估计连OpenAI也没想到,GPT-4o原生图像出道即顶流!
过去一天,全网被吉卜力风格的AI图片淹没,甚至有网友戏称AGI,就是All Ghibli Image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网红表情包、名人恶搞、经典名场面,甚至是每个人生活照, 全没逃过「吉卜力化」。
由于太过火爆,奥特曼直言,GPU快被烤化了,不得不限制生图速率。
免费用户的体验延期一周,每天可生成3次图片
更令人惊喜的是,OpenAI凌晨又双叒更新了GPT-4o,并发布了13页技术报告。
图片
技术报告:https://cdn.openai.com/11998be9-5319-4302-bfbf-1167e093f1fb/Native_Image_Generation_System_Card.pdf
新模型冲进LMSYS排行榜第二,一举超越Grok 3以及自家的GPT 4.5,更新亮点如下:
- 更擅长遵循详细的指令,尤其是包含多个请求的提示
- 提高了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和编程问题的能力
- 直觉和创造力大幅提升
- 更少的表情符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GPT-4o这波火热程度难以想象,曾经稳坐AI图像王座的Midjourney、FLUX,如今也几乎被人们遗忘在角落。
甚至,AI生图超进化,对于创意工作者、动画设计师来说,也是另一个巨大的冲击。
毕竟,动动嘴皮子一键就完成的创作,谁还愿意为人力买单?
老牌AI生图模型,被拍在沙滩上
Midjourney的CEO,似乎已经急了。
有人透露,他正在Midjourney的账号上表示:GPT-4o的图像生成速度慢、效果差,OpenAI只是为了筹集资金,而且是在以有害的方式参与竞争。
总之,GPT-4o只是玩梗强大,并非创意工具,一周后就会无人讨论。
图片
有人分析说,或许是因为GPT-4o实在太强大,让他失去理智了。
毕竟4o在许多普通人都关心的事情上都非常出色,要知道,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关心美学,而是会更要求一致性。
图片
的确,Midjourney的独特卖点,在于美学性和在线图像编辑器,但在许多创意工作中,这些用例仍然比较有限。
总之,吉卜力风如今确实像海啸一样席卷了所有AI生图应用。而Midjourney这样的老牌生图模型,其实已经沉寂许久,扩散模型如今似乎已经饱和了。
据称,下周一Midjourney带着最新V7版要杀回来了
爆了!当GPT-4o原生图像邂逅吉卜力风格,全网玩疯
而现在,不论是家庭合照、个人头像,还是经典影视作品、社会标志事件,或者更多有梗的Meme照片,都被吉卜力风格重写。
就连奥特曼也将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换成了「吉卜力风格」。
图片
另一边,他还不忘挑衅谷歌,「我的整个时间线都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图片」!
图片
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也对此做了宣传。
图片
5000亿星际之门官宣照、老黄显卡发布会、马斯克指尖把玩餐具等经典名场面,全部吉卜力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们纷纷晒出了个人生活照,以及自家的猫主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各种经典表情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影视中画面,也被吉卜力化了,比如哈利波特、奥本海默、泰坦尼克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甚至还有《基地》的海报。
图片
整个ComfyUI工作流程,都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文本提示。
只要打开GPT-4o,简单说一句「把我们变成Roblox/GTA-3/Minecraft/ 吉卜力工作室角色」,就能立马得到满意的图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然,虽然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是吉卜力风格,但GPT-4o可以做的并不仅限于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还可以完成JoJo风格、One Piece风格、鬼灭之刃风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且,反向吉卜力也是很厉害的。
图片
图片
《千与千寻》中汤婆婆、千寻和无脸男共桌的一幕。
千寻和白龙,高清还原,而且与上图中人物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图片
为什么是吉卜力?「模型即产品」的隐喻和个体「视觉表达权」
可以确定的是,吉卜力工作室,这个因《千与千寻》和《龙猫》等经典动画电影而享誉全球的名字,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
借助GPT-4o的强大功能,用户可以将任何图像上传,并请求AI用吉卜力风格再创作。
这一便捷的操作,完美的出图效果,无疑加速了这场网络潮流的蔓延。
不止奥特曼加入了这场狂欢,甚至很多品牌也在「跟风」,比如食品配送APP Zomato就对此配文「ChatGPT cooked」。
图片
吉卜力本身的魅力和粉丝基础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吉卜力工作室及其作品所拥有的持久魅力和深厚的粉丝基础。
吉卜力创造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无数粉丝。
图片
这些作品往往散发着宁静和怀旧的气息,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对于许多人来说,吉卜力的电影不仅仅是动画片,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童年记忆的象征。
「模型即产品」
其次,GPT-4o原生图像生成功能的便捷性和易用性是这场潮流得以迅速蔓延的关键因素。
OpenAI允许用户直接在ChatGPT界面中上传图片,并简单地输入指令,例如「将这张照片转换成吉卜力动画风格」,模型便能快速生成相应的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零门槛的方式,让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用户也能轻松参与其中,将自己喜爱的照片变成梦幻般的吉卜力风格。
这项功能直接集成在GPT-4o模型中,无需跳转到其他应用或使用复杂的工具,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门槛。
这一现象再一次让人们想起关于AI智能体和「模型即产品」路线之争的讨论。
有些用户感叹,GPT-4o这项能力让他之前所学的Stable Diffusion的工作流程沦为废纸。
也许OpenAI这一步是对的,相比各种复杂的Agent流程,「模型即产品」更靠近人们对未来社会科幻般的憧憬。
「吉卜力热」的爆火也许对大模型公司的内卷是一场启示,专注于模型底层能力或许是正确的道路。
个体的「视觉表达权」
随着「吉卜力热」进入人们视野的另一个词语叫做「视觉表达权」。
这也是AI赋能普通人的一种表现。
比如网友将《星际穿越》用吉卜力风格进行再创造。
图片
《指环王:护戒使者》吉卜力风格切片,足以让人震撼。
网友@PJaccetturo选取了原来的102个切片镜头,肝了9个小时,将其变成吉卜力风格的画面。
图片
用不了多久,电影就会以这种风格,自动动画化。
图片
老爷子痛批AI作画,4o一夜统治艺术圈
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昨日感慨道:今天,就是创意产业随着「计算能力扩展」的日子。
很快,好莱坞在预算时将不再考虑手工劳动的小时数,而是考虑运行和推理的计算小时数。AI时代的艺术家们通过提示创作原始灵感,然后让AI填补其余部分。
图片
稍微有些讽刺的是,宫崎骏本人对于AI作画其实深恶痛绝。
2016年,在观看了一场关于AI创作动画的内部演示后,他严肃地表示,「如果你们想做这种令人作呕的东西,这是你们的自由,但我绝不会和它扯上任何关系」。
图片
他措辞犀利地评价说,「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
图片
结果,连这一批判性的场面,也被做出了吉卜力表情包。
图片
虽然那场几乎10年前演示的动画效果确实很糟糕,和如今的AI生成效果相去甚远。
他感到AI创作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甚至感觉世界末日快要到了,因为人类已经失去了创作的自信。
另一个观点是,Ilya在2023年说过,如果你怀有「只有人类创作才算数」的信念,那么你恐怕要在新时代里吃苦头了。
图片
要知道,宫崎骏和团队为一部电影动画,付出惊人努力是难以想象的。
每部作品通常包含6万至7万帧画面,而这些画面全部由动画师一笔一画手绘完成,再用水彩精心上色。
没有电脑特效,没有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每一帧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如下这段出自《起风了》4秒的镜头,便耗费了一位动画师15个月的时间。
技术在进步,AI在发展,或许今天网友们自发创作的「吉卜力风格」作品会改变宫崎骏10年前的看法。
当然即使今天依然有人希望未来仍然按照「老的方式」做事,不借助AI进行创作,完全依靠手绘。
或许这正是AI时代创作生态的写照——传统与新生并存、抵触与拥抱交织。
有人怀念过去的笔触,有人拥抱未来的算法。
但无论立场如何,「吉卜力风格」被网友们玩疯说明了一个趋势:每个人渴望「创作的权力」。
这场由AI点燃的「吉卜力」之梦,或许仅仅只是开始。
图片
参考链接:
https://x.com/sama/status/1904921537884676398
https://x.com/Mascobot/status/190495947949577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