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行各业,其变革性潜力堪比19世纪的工业革命。同时随着AI的广泛应用,企业对数据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据IDC报告显示,全球数据空间将从2019年的45ZB增长到2025年的175ZB。这种由AI驱动的数据爆炸式增长,使得数据不仅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石,更成为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产。然而,如此庞大的数据规模也对数据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靠的数据备份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基础。
西部数据公司于近日公布了一项由Researchscape开展的全球调研,揭示了当前全球及中国消费者在数据备份方面的意愿和面临的挑战。调研结果显示,全球有87%的受访者表示正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来备份个人数据。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9%,其中手动备份的比例为42%,位居全球第一。这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数据备份的普及率较高,尤其在中国,用户对数据保护的意识更为强烈。全球受访者进行数据备份的三大主要动机分别为:担心丢失重要文件(83%)、释放设备存储空间(67%)和防范网络威胁(42%)。此外,19%的受访者表示是听从他人建议才开始备份。
西部数据公司中国、日本及亚太区销售与市场营销副总裁Stefan Mandl表示:“越来越多的用户认识到数据保护的重要性,这令人欣喜。世界备份日正是这样一个一年一度的良机,提醒着人们对数据进行备份,并为尚未意识到备份重要性的群体普及相关知识,以呼吁人们加强对最重要的数据资产的保护。毕竟,仅仅是一次微小的事故,就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永久丢失。事实上,63%的全球受访者已然经历过因设备故障、意外删除或网络攻击造成的数据丢失。”
尽管数据备份意愿较高,但调研也揭示了阻碍数据备份的挑战。在未实施数据备份的受访者中,存储空间不足是中国受访者进行数据备份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43%。全球范围内,36%的人认为不需要备份数据,30%受制于存储空间不足,29%认为备份过程耗时过长,23%不清楚如何备份。值得关注的是,调研还显示,如果有更加自动、简便的数据备份手段,70%的中国受访者会更频繁地备份数据,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3%。这些数据清晰地指出了当前数据备份面临的挑战,存储空间不足和操作复杂仍然是阻碍用户进行备份的主要障碍,尤其在中国,对更大容量和更便捷备份方案的需求更为显著。
对于企业而言,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AI广泛应用的今天。数据连续性对于AI项目的成功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数据流的中断会影响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因此,在异地建立冗余的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对于防止数据丢失至关重要。在AI时代,企业数据备份不仅关乎灾难恢复,更关乎AI运营所需数据的持续可用性和完整性。
为了构建坚固的数据备份体系,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是采用3-2-1备份原则,即三份数据副本,分别存储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并将其中一份副本存储于异地(如云端)。这一策略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框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类型的硬件故障、人为错误和自然灾害。拥有三份数据副本可以确保即使在发生一次或两次故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恢复数据。将副本存储在两种不同的介质上,例如本地硬盘和磁带,可以防止因单一介质类型出现普遍性问题而导致的数据丢失。而将其中一份副本存储于异地,例如云端或异地数据中心,则可以在发生火灾、洪水等灾难性事件时保护数据的安全。
西部数据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简单易用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不仅能够帮助其简化备份流程,更能够满足当下持续增长的存储需求。例如,面向NAS,西部数据于近期全新推出了26TB WD Red™ Pro HDD ,存储容量的显著提升为中大型企业和创意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可扩展且耐用的存储解决方案。借助西部数据独有的 NASware™ 技术,该产品可匹配 NAS 系统的工作负载,应对在 24×7 全天候多用户商业和企业级 NAS 环境中的高强度工作负载,从而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此外,西部数据WD Red™ Plus HDD的最高容量也达到了14TB,能够满足家庭、超级用户以及中小型企业NAS环境中的工作负载。
在AI时代,主动、全面的数据备份措施对于企业的持续增长和成功至关重要。选择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构建完善的备份体系,将成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西部数据提供的全面的企业级存储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挑战,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