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ACM杰出会员正式出炉了!
今年,ACM共评选出56位杰出会员(Distinguished Member),表彰他们在计算机领域的影响力。
所有2024年入选者都是这个著名学术团体的注册会员,他们因在技术成就方面的突出表现,以及对专业社区的志愿服务而被同行选中。
作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学会,ACM拥有超11万名会员。
而全世界能够获得「杰出会员」称号的,不超过全体会员10%的精英人士,评选标准基于他们的专业经验和在计算机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要获得提名,候选人必须在该领域拥有至少15年的专业经验,在过去10年中有5年是ACM专业会员身份,并且必须在该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或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杰出会员还应该担任年轻专业人士的导师和榜样。
今年的入选者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的顶尖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
他们在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移动网络、软件以及其他众多领域都做出了贡献。
ACM主席Yannis Ioannidis表示:
每年我们都期待从我们全球11万名会员中选出新一届的ACM杰出会员。ACM的口号是「推进计算机科学和专业的发展」。为实现我们的使命,我们完全依赖志愿者们的工作——从组织技术会议到编辑研究期刊和管理专业发展活动。
同时,这些努力为计算机专业人士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杰出会员计划不仅表彰创新,还强调了成为富有活力的技术社区一份子的价值。
接下来,一起看看今年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的风采吧。
华人学者
Zhipeng Cai
所属机构:佐治亚州立大学
获选原因:在无线网络中的数据采集、收集、计算和发布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Zhipeng Cai博士曾在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
现任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宾逊商学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系兼职教授,并担任INSPIRE中心主任。
Rong Chen(陈榕)
所属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获选原因:在提高分布式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Rong Chen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ACM/IEEE/CCF会员。
他曾分别于2004年、2007年和2011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并行与分布式系统。
Yunan Chen
所属机构: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获选原因:在健康技术的社会-技术设计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Yunan Chen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I)唐纳德·布伦信息和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信息学教授。
她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人机交互(HCI)、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工作(CSCW)和健康信息学的交叉点。
她主要研究健康信息如何在临床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环境中产生、管理、共享和利用,以推动更好的医疗保健。
Gao Cong
所属机构:南洋理工大学
获选原因:在空间数据管理和时空数据挖掘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Gao Cong是南洋理工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CCDS)教授。
他曾于2004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前曾于天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空间数据管理(空间+X数据系统),数据库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时空数据挖掘与智慧城市和推荐系统。
Song Fu
所属机构:北德克萨斯大学
获选原因:在互联自动驾驶车辆和边缘计算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Song Fu是北德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可靠计算系统实验室的负责人,IEEE高级会员。
他是韦恩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计算、分布式和云计算系统、智能系统、边缘计算、机器学习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
Zi Helen Huang
所属机构:昆士兰大学
获选原因:在多媒体计算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Zi Helen Huang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信息科技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教授,ARC Future Fellow。
她曾于2007年获得昆士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前曾获得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士学位。
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多媒体搜索、机器学习、社交媒体数据分析与推荐系统。
Tao Ju(居涛)
所属机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获选原因:在稳健网格处理、重心坐标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几何计算方面做出的贡献。
Tao Ju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
他于2005年获得莱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此前曾于清华大学获得学士学位。
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建模、网格处理以及形状理解。此外,他还致力于生物医学应用,特别是用于分析生物医学图像和体数据的几何算法。
Zhouchen Lin(林宙辰)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
获选原因: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Zhouchen Lin是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信息科学中心教授,国家杰青、IAPR/IEEE Fellow。
他拥有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南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数值优化、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林宙辰教授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曾多次担任国际顶级会议的领域主席,如CVPR、ICCV、NeurIPS、AAAI、IJCAI等,并且是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Qiong Luo
所属机构:香港科技大学
获选原因:在数据密集型系统及其在现代计算机上的应用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Qiong Luo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并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担任数据科学与分析(DSA)的教授。
她拥有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以及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学士学位。
她的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系统、并行与分布式系统、数据密集型应用,以及现代硬件上的数据管理。
Xiapu Luo
所属机构:香港理工大学
获选原因: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安全保障,以及Android系统及其应用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Xiapu Luo是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及教授。
他拥有武汉大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导师为Rocky K.C. Chang教授)。随后,他在佐治亚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导师为Wenke Lee教授。
Chunyi Peng
所属机构:普渡大学
获选原因:在基于设备的移动网络分析,以及声光移动感知技术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Chunyi Peng是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副教授。她曾获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获得硕士和学士学位。
她目前的研究兴趣涉及移动网络、系统和安全等广泛领域,最近重点关注5G接入技术的革新、面向网络的人工智能、5G/物联网安全以及移动边缘计算(主要针对自主无人机、车辆和机器人)。
Gang (Gary) Tan
所属机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获选原因:在软件安全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Gang Tan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
他曾获得了清华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并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计算机安全、形式方法和编程语言。
Yu Wang(汪玉)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
获选原因:在人工智能加速器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论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汪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
他长期从事智能芯片、高能效电路与系统研究。
Chuan Wu(吴川)
所属机构:香港大学
获选原因:在云计算在线资源分配和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优化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Chuan Wu是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数据科学学院的教授。
她曾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的博士学位,以及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硕士和学士学位。
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云计算、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分布式学习算法,以及面向老年人护理的智能技术。
Xin Xia
所属机构:华为
获选原因:在实证软件工程和面向软件工程的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Xin Xia是华为公司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的首席专家。
他曾于2014年6月获得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科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Yingfei Xiong(熊英飞)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
获选原因:在程序修复和程序合成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Yingfei Xiong是北大计算机科学学院的青年人才计划副教授。
他于2004年获得电子科技大学的工学学士学位,在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两年,并于2009年从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软件工程和编程语言,特别是软件调试和双向转换。
Shouhuai Xu
所属机构:科罗拉多斯普里斯校区
获选原因:在网络安全领域,特别是网络韧性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Shouhuai Xu目前是Gallogly网络安全讲席教授。
他曾获得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网络安全建模和分析。
Dawei Yin
所属机构:百度
获选原因:在高级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Dawei Yin是百度的高级工程总监。他正在管理百度的搜索科学团队,领导百度在网页搜索、检索增强生成、智能代理、视频搜索、图像搜索、新闻搜索等方面的科学工作。
Minlan Yu
所属机构:哈佛大学
获选原因:在开发提升数据中心网络效率和性能的系统与算法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Minlan Yu是哈佛大学SEAS(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麦肯锡教授。
她的研究兴趣包括数据网络、分布式系统、企业和数据中心网络、网络虚拟化以及软件定义网络。
Lingming Zhang(张令明)
所属机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获选原因:在软件质量保证及其与机器学习协同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张令明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系副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软件工程和编程语言,以及它们与机器学习的协同。
最近,他的团队在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软件测试、修复和合成方面建立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技术(包括TitanFuzz、AlphaRepair、ChatRepair和Agentless),在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他的团队还发布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开源代码语言模型(包括StarCoder2和Magicoder),全球下载量超过100万次。
Min Zhang(张敏)
所属机构:清华大学
获选原因:在信息检索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担任「ACM信息系统学报」主编所作出的杰出服务。
张敏教授是国家高层次计划人才,计算机系人工智能所副所长。
她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获得了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和博士学位。
Yinqian Zhang(张殷乾)
所属机构:南方科技大学
获选原因:在云计算和机密计算的侧信道安全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张殷乾是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同时也是南方科技大学RITAS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和TeeCert实验室的主任。
他曾获得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博士学位,导师是Michael K. Reiter教授。
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计算机系统安全方面,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机密计算和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性及其应用。
完整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