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用户洞察双引擎
"真正的增长源于深度用户认知。"Lecinski强调,在信息粉尘化时代,企业需建立"定量+定性"的双轨洞察系统。头部企业如阿里巴巴已部署实时数据中台,结合季度性用户画像追踪与沉浸式田野调查。某母婴品牌通过入户观察发现,90后父母选购奶粉时,社交媒体"成分党"测评的影响力已超越传统广告,据此调整内容策略后转化率提升37%。
对于B2B领域,某大型厂商的做法值得借鉴:除常规的采购决策链调研外,设立"场景实验室"深度追踪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场景中的真实应用痛点,将客户现场反馈直接导入产品迭代。
二、全渠道协同的破局之道
在全渠道成为标配的今天,78%的中国消费者期待跨平台无缝体验。Lecinski指出破局关键在"智能中枢+柔性触点"的组合:通过云原生CDP整合微信、抖音、线下POS等多源数据,借助AI引擎实现动态旅程编排。波司登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路径——其智慧零售系统能识别抖音种草用户,在线下门店推送专属优惠,跨渠道转化效率提升2.6倍。
三、AI营销的四个价值象限
面对AI技术热潮,Lecinski提出决策矩阵:横轴区分效率工具(创意生成、数据分析)与增长引擎(智能推荐、预测建模),纵轴划分对内应用(流程优化)与对外服务(个性化体验)。某美妆集团通过内部AI助手将新品开发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5天,同时对外推出虚拟试妆顾问,促成客单价提升28%。
四、解码Alpha世代消费密码
2025年首批Alpha世代将满15岁,这个在疫情中度过童年、日均触网8小时的群体,呈现出三大特征:游戏化社交(米哈游《原神》日均3小时在线)、早熟品牌认知(10岁KOL带货现象)、价值观消费(62%关注碳中和产品)。泡泡玛特推出的数字藏品社交平台,正是抓住其"虚拟陪伴"需求,实现Z世代向Alpha世代的用户迁移。
五、从SEO到GEO的范式迁移
随着生成式搜索占比突破35%,内容策略亟需革新。Lecinski建议:在保持TDK优化等传统SEO手段基础上,增设问答知识库模块。某家电品牌在官网植入2000+场景化QA内容后,在智能音箱端的品牌提及率提升41%。同时要警惕"算法依赖症"——核心策略仍应围绕用户真实需求,而非机械迎合AI偏好。
在这场变革中,没有企业能置身事外。正如Lecinski所言:"2025年的赢家,将是那些把AI转化为商业直觉、将数据沉淀为用户同理心的组织。"当技术狂潮退去,唯有深度连接"人"的本质需求,才能穿越周期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