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行为分析,这是我见过最实用的指南!

大数据 数据分析
很多同学会说:直接问业务不就好了。问题是,四个情况里,除了情况三是很明确的有KPI压力以外,其他三个情况都很含糊,最后口头表达的需求就是:“做个用户行为分析看看”。

“我们有很多用户数据,可到底该怎么分析呢?”很多人有类似疑问。如果只简单统计有多少活跃用户,多少付费用户,又看出不这些数字有什么价值。今天系统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较长,同学们记得先点个赞,后边慢慢看哦。

一、用户行为是什么

一个用户ID,在企业内部系统产生的,可记录的动作,都可以称为:用户行为。完整的用户行为,包括6要素:

  1. 时间:何时发生
  2. 地点:在XX渠道/平台/系统发生
  3. 人物:谁发生的
  4. 起因:第一个动作
  5. 经过:所有动作组成的链路
  6. 结果:行为带来的结果

这些要素,在不同平台上表现方式不同(如下图):

图片图片

在不同系统平台,收集用户行为的方式也不同。常见的有三类:

1、后台记录:用户注册表单、服务请求表单、交易订单等

2、埋点记录:用户在APP、小程序、H5浏览记录

3、业务人员反馈:通过销售、客服、售后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

这就是为啥用户行为的指标很多,不容易看出结论。用户的行为可以有千百万种,只有先了解:业务为什么需要用户行为数据,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有用

二、不同业务的需求

业务方关注用户行为,有四种情况

情况一:一无所知,看看再说。

常见的,比如:

  • 新官上任,不清楚情况
  • 新业务线,没做过复盘
  • 新年伊始,要做各种新计划

这种情况下,数据宜粗不宜细,宜全不宜精。先给一个整体概貌,让领导/业务同事找找感觉,之后有具体议题了,再深入分析(如下图)。不然一上来鸡毛蒜皮一堆东西,很有可能把人看晕,感慨“这一大堆到底说了啥?”

图片图片

情况二:心有所指,关注结果。

这种情况,一般是:观察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点、内容发布的效果。业务方目标很明确:看看这东西做得咋样。常见的,比如:

  • 内容板块:用户点击、参与讨论、转发动作
  • 功能点:用户使用数量、使用频次、使用时长
  • 商品:用户浏览、购买、重复购买、一次性大额购买

此时就不能铺开了说,而是聚焦业务关注的功能点(如下图)

图片图片

注意!用户行为多不等于业绩好。比如电商业务,运营兴致勃勃地上个一浇水种树领优惠的活动,企图拉一拉活跃人数,结果发现用户都玩游戏去了,都在等优惠,反而下单的人在减少!

此时,可以用矩阵法、前后对比法、行为关系分析等方法,具体看这个行为对业绩的影响(如下图)。

图片图片

情况三:业绩压力,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一般是:评价核心流程的表现好坏。比如新用户注册,大型活动参与,交易流程,关键问题投诉等等。这时候分析目标非常具体:

  • 注册转化率要搞高!
  • 活动参与率要搞多!
  • 成交比例要做高!
  • 关键投诉坚决扑灭!

这种目标清晰的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说是最简单轻松了。核心思路就是以下四个模块

图片图片

注意!很多同学看数据,喜欢直接看最细的细节,试图从每一个用户动作中发现问题。这样很容易被茫茫多数据淹没。对核心流程评估,应先关注整体效果(比如整体流量+整体转化率)有了判断,再看细节

还有一点,就是要结合补救措施,看用户数据。用户行为是各种因素影响结果,在企业实际中,不可能像实验室一样每个项目都做控制变量研究,即使提前做过ABtest,真正上线时也会因为天时地利有各种差异。面对复杂问题,不一定要纠结:这个到底是用户不喜欢文案还是不喜欢产品,而是:我们还能做什么挽回。

图片图片

补救措施分析,比孤零零喊“这个流程不行啦!”要有价值得多。短期内,可能业务补救措施就2,3种,分析哪一种有可能见效,能直接促成业务行动,让数据分析见效

情况四:情况不明,疑神疑鬼。

这种情况,一般是某个业务做得不行,业务方又没有明确假设的时候。就想着:“能不能深入挖掘下用户行为?找找原因?”至于挖啥、挖出来啥原因,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这是最难搞的情况。因为分析目标完全不清楚。这里有两个基本思路:

思路一:业务方先圈出来自己的目标客户,然后看目标客户在干啥

思路二:先找出一个行为的重度客户,然后问业务方:这是你们想要的不

总之,从极端情况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比如积分兑换,业务方只是觉得这个业务不行,哪里不行又说不上来。此时可以如下图,分两个思路看数据(如下图)

图片图片

如果发现高价值用户明显偏好某些礼品兑换,则可以对应设计吸引高价值用户礼品方案。如果发现重度用户明显存在薅羊毛嫌疑,则可以对应修改奖励规则。总之,只要用户群体行为差异足够大,就能产生策略。

四、小结

从上边四大情况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同样的数据,面对不同情况,可以有不同展现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工作中,认真理解业务需求。

很多同学会说:直接问业务不就好了。问题是,四个情况里,除了情况三是很明确的有KPI压力以外,其他三个情况都很含糊,最后口头表达的需求就是:“做个用户行为分析看看”。

这就要求做数据的同学们,自己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以上四种情况是层层递进的,其逻辑关系如下图,同学们可以剥洋葱般的引导业务,找到真正关心的问题,从而做出有价值的分析。

图片图片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接地气的陈老师
相关推荐

2023-06-26 00:19:13

2023-06-12 11:53:08

数据活跃率流失率

2024-12-03 12:05:57

2024-03-26 00:54:42

预测模型数据

2023-09-04 11:32:28

数据诊断模型

2020-08-11 10:40:31

装饰者模式Java组件

2018-03-19 07:50:34

编程知乎框架

2019-04-08 20:20:37

2018-04-17 13:15:26

Python模块

2017-09-08 09:55:00

程序员IT

2018-06-29 15:29:13

Tensorflow代码谷歌

2022-09-28 11:34:27

用户行为数据业务

2022-02-14 15:03:50

MySQL程序员面试

2018-05-15 15:27:06

IT行业培训语言

2020-03-02 10:40:18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2016-10-21 14:17:13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行为分析

2013-09-05 09:33:25

大数据卢东明SAP

2023-09-01 14:02:25

用户分析攻略

2012-03-29 09:09:59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