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进策略:先发展通用能力还是先满足业务需求?

开发 前端
低代码平台的演进过程一般可以分为MVP阶段、成熟期和超越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核心目标各有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挑战和战略选择。

今天我们来探讨低代码平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策略,尤其是在成熟期时的关键抉择:先发展通用能力,还是先满足业务需求?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低代码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影响着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长期竞争力。

一、低代码平台的三个发展阶段

低代码平台的演进过程一般可以分为MVP阶段成熟期超越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和核心目标各有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挑战和战略选择。

1.1 MVP阶段(最小可行性产品)

MVP阶段的目标非常简单:快速试错、快速迭代。通常这个阶段时间较短,大约在3到6个月之间,目的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推出一个具备核心功能、能满足早期用户需求的原型系统。

MVP阶段的特点:

  • 核心功能优先:只关注满足基本需求,避免过多的功能扩展。
  • 快速闭环:快速推出并测试,收集用户反馈,尽早发现问题并改进。
  • 技术欠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性能问题、扩展性等)会被“先放一放”,以便集中精力做最核心的开发。

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快速推出产品,积累用户,验证市场需求,并获得宝贵的用户反馈。性能优化、可扩展性、通用性等问题则往往会被推到之后的阶段解决。

1.2 成熟期

成熟期是低代码平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意味着平台已经进入了市场并获得了早期用户,业务需求开始逐渐增多并变得具体。在这个阶段,平台不仅要解决MVP阶段积累下来的技术债务(如性能问题),还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业务需求。

成熟期的特点:

  • 承接和解决技术债务:从MVP阶段积累的技术欠债(如性能问题、功能扩展等)必须要得到解决。
  • 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大,平台必须处理更多不同的业务场景,这就需要开发更具通用性和灵活性的功能模块。
  • 开发焦点选择:这个阶段的关键问题就是选择是先发展通用能力(长期发展)还是直接满足眼前的业务需求(快速响应)。

1.3 超越期

超越期是低代码平台的最终发展阶段,此时平台不仅满足了业务需求,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平台优化,进一步超越了传统的Pro Code开发模式。平台的能力已达到能够在多个业务场景中提供解决方案,并且在一些未覆盖的场景下,可以通过高低代码混合模式应对不同需求。

超越期的特点:

  • 全面超越传统开发:平台的效率、能力和功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传统Pro Code模式。
  • 高低代码混合:在一些特殊需求场景下,平台能够通过回退到Pro Code模式,灵活应对更复杂的业务需求。
  • 精细化的场景优化:通过业务场景梳理和优化,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开发能力,全面提升业务开发的效率。

二、成熟期的演进抉择:通用能力VS业务需求

在低代码平台的成熟期,最具挑战性的决策往往是先发展通用能力还是先满足眼前的业务需求。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平台的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之间的平衡。

2.1 先发展通用能力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 面向未来的灵活性:发展通用能力可以确保平台在未来能够支持更广泛的业务场景,避免了在短期内将资源投入到特定业务需求上的过度依赖。
  • 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强大的通用能力意味着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业务场景和用户,拥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 长远可持续发展:通用能力的提升为平台的持续迭代提供了更强的底层支持,能够适应市场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挑战:

  • 需求与市场不匹配:过度关注通用能力开发可能会导致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错过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时机。
  • 资源分配问题:通用能力的开发通常需要更长的开发周期和更多的资源投入,这对平台团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 技术复杂性增加:开发高质量的通用能力涉及到大量的抽象和通用设计,这可能会导致技术实现的复杂度增加。

2.2 先满足业务需求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 快速响应市场: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开发,能够确保平台在短期内获得实际用户的认可,快速占领市场。
  • 贴近用户痛点: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具体问题,能够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平台的用户满意度。
  • 高效的资源利用:专注于当前最迫切的业务需求,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迅速推进项目的进展。

挑战:

  • 技术债务累积:过于关注业务需求,可能导致技术债务的积累,平台的可扩展性和长期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 短期主义的风险:如果长期注重眼前的需求,可能会错过长期战略目标,导致平台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资源配置不合理:过多地集中精力满足某一业务场景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业务场景的兼容性和普适性。

2.3 案例分析:中国国内低代码平台的发展策略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国国内低代码平台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它们在不同阶段的演进策略和技术实现。

2.3.1 云堆低代码平台

云堆(CloudStack)是一款国产低代码平台,主要面向企业级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开发组件和服务,能够支持企业级应用的快速构建和交付。云堆平台的初期开发重点是在满足业务需求,例如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内部管理系统、CRM、ERP等业务系统。

在成熟期,云堆逐渐认识到,通用能力对于未来扩展和长远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力于开发更加灵活的通用组件,如数据模型设计、流程管理、报表功能等。通过提供更加通用的工具和能力,云堆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各种不同的业务应用,而不仅仅是一些特定的行业解决方案。

2.3.2 轻舟低代码平台

轻舟是一款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低代码平台,特点是使用简单、快速搭建原型。轻舟平台的成熟期战略更多地集中于先满足业务需求。例如,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轻舟迅速推出了适用于电商、教育、金融等多个行业的业务模板,帮助企业快速部署。

在发展过程中,轻舟遇到了如何平衡短期需求和长期能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它快速响应了大量业务需求,但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轻舟团队开始逐步加大对通用能力的投入,优化平台的底层架构,增强模块化和插件化能力,以便支持更多的业务场景。

2.3.3 蚂蚁金服低代码平台

蚂蚁金服的低代码平台是国内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尤其在成熟期阶段,蚂蚁金服更加注重通用能力的建设。通过底层架构的持续优化,蚂蚁金服的低代码平台支持企业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中进行灵活配置和开发。它的核心优势是通过强大的通用能力,能够帮助企业在不同的行业中找到最合适的应用解决方案。

蚂蚁金服平台不仅有着强大的通用组件库,而且还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提升了开发效率,确保在面对各种业务需求时,依然能保持较高的开发效率和灵活性。

三、总结:如何选择?

在低代码平台的成熟期,选择先发展通用能力还是先满足业务需求,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最重要的是平台团队要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能力以及市场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 如果平台当前的市场需求非常迫切,且短期内需要通过快速满足业务需求来扩大用户基数,先满足业务需求可能是更合适

的选择。

  • 如果平台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且希望在长期内保持竞争力,先发展通用能力则能为平台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通过平衡短期与长期目标,低代码平台能够在不同发展阶段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赢。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架构师秋天
相关推荐

2015-09-16 14:09:05

中国计算机报

2022-03-01 09:42:25

数据保护Veeam

2024-08-20 08:19:43

2015-09-22 13:45:30

2019-11-04 18:52:04

Gartner数字化分析

2021-07-26 13:29:37

布线技术

2014-04-11 11:03:27

Ross Mauri主机业务发展

2024-07-17 16:55:22

2021-05-26 11:31:01

数字化

2023-03-10 09:58:04

数据库Gartner

2010-02-26 07:27:38

Power7ibm

2010-10-19 11:42:40

SAP业务分析

2019-09-26 09:53:34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

2015-04-02 16:20:56

媒体云华为

2012-04-17 09:21:12

企业IT运维服务

2021-05-25 05:51:55

云抽象IT需求公共云

2023-10-17 16:17:48

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一致性

2013-05-17 11:16:53

2024-03-19 17:03:08

紫光云紫鸾5.0

2017-05-10 15:19:10

大数据小数据多样性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