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疯狂打转背后的故事:一篇文章教你理解自旋锁!

开发 前端
自旋锁其实就是一种“死磕到底”的锁,适用于那种“等一下就能用”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比如公共健身器材的排队,等电梯,等等。理解了“自旋”其实就是一种“忙等”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面试中的各种多线程问题。

前言

想象一下,你去上班,发现电梯坏了。站在电梯口等着,心里想着“它马上就会好吧?”。于是,你开始重复按着电梯按钮,一分钟又一分钟地等着,心里甚至有点烦躁。这种状态就像“自旋”一样——你站在原地,做着重复的动作,不走开,等着电梯修好。

在计算机世界里,“自旋”指的就是这种不断重复、原地等待的状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自旋锁”是什么,为啥要用它,它又是怎么工作的。

一、自旋是什么?

在多线程编程中,如果多个线程要访问同一个资源,就必须协调好,不能一起上去“抢”。为了避免数据混乱,我们常用锁机制来管理这些资源,而“自旋锁”就是其中一种特殊的锁。

那么,什么是“自旋”呢?

自旋的本质,就是一个“等”的动作。某个线程在等待资源解锁时,不去睡眠、不去做别的任务,而是持续检查——“资源解锁了吗?解锁了吗?”。这种重复检查、原地等待的动作,就是“自旋”。当资源解锁时,它可以立刻进入使用,而不用浪费时间重新“醒过来”。

二、形象化理解:小区公共健身器材

想象你住的小区,有一套公共健身器材,比如单杠。周末你想去玩单杠,但到了发现前面有人在用。你很想尽快上去,但也不想离开,万一人家马上玩完了呢?于是,你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上场。

这时,有两种选择:

  • 选项A: 站在旁边等,眼睛紧盯着单杠,直到前面那人下来,立马冲上去!这就是“自旋锁”的方式。
  • 选项B: 先去跑个圈、做点别的,等回来再看前面的人走没走,这种叫“休眠锁”,类似于互斥锁。

在选项A中,你会一直“自旋”等待着机会,但这种方式只有在“前面那个人快要结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一直站着等,既浪费时间又累。所以,自旋锁适用于等待时间短、资源即将释放的场景。

三、 自旋锁和互斥锁的区别是什么?

自旋锁和互斥锁(Mutex)都能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访问共享资源,但它们的区别在于:

  • 互斥锁:如果线程没有拿到锁,它会进入休眠状态,等锁释放后再唤醒,可能会产生一些“调度开销”。
  • 自旋锁:如果线程没有拿到锁,它不会休眠,而是“原地自旋”等待锁的释放,减少了调度的开销。

因此,自旋锁 特别适合那种“等待时间很短”的情况,比如一段代码块执行非常快,线程只需稍微等一下就能拿到锁,这时自旋锁就能显著减少开销。

四、先了解自旋锁的基本接口

在 Linux 的pthread库中,我们可以用pthread_spin_init来初始化一个自旋锁,用pthread_spin_lock和pthread_spin_unlock来上锁和解锁。

注意,自旋锁与互斥锁不同,自旋锁不允许等待的线程进入“休眠”,而是不断检查锁是否可用。

pthread_spinlock_t spin;
pthread_spin_init(&spin, 0);  // 初始化自旋锁

pthread_spin_lock(&spin);     // 自旋等待获取锁
// 访问共享资源
pthread_spin_unlock(&spin);   // 释放锁

pthread_spin_destroy(&spin);  // 销毁自旋锁

五、实际代码示例

在 Linux 内核或多线程编程中,自旋锁是一种重要的同步机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旋锁代码示例,用于模拟多线程的共享资源访问: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io.h>

int shared_data = 0;
pthread_spinlock_t spinlock;

void* increment_data(void* arg) {
    pthread_spin_lock(&spinlock);  // 加锁,开始“自旋”
    shared_data++;
    printf("Thread %d: shared_data = %d\n", *(int*)arg, shared_data);
    pthread_spin_unlock(&spinlock);  // 解锁,停止“自旋”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hreads[5];
    pthread_spin_init(&spinlock, 0);  // 初始化自旋锁

    int thread_ids[5] = {0, 1, 2, 3, 4};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create(&threads[i], NULL, increment_data, &thread_ids[i]);
    }

    for (int i = 0; i < 5; i++) {
        pthread_join(threads[i], NULL);
    }

    pthread_spin_destroy(&spinlock);  // 销毁自旋锁
    return 0;
}

在上面的代码中,每个线程都尝试去访问shared_data这个共享变量。通过自旋锁机制,线程会一直“等”到其他线程释放锁,确保每次只有一个线程可以修改shared_data,避免了数据混乱。

六、 自旋锁的应用场景:什么时候用自旋锁?

自旋锁的特点,就是“急”,不愿意浪费时间等待。它适合那些等待时间短、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常见的场景有这些:

  1. 小任务:比如你只是要读取或修改一个小变量,操作很快完成,没必要让线程进入休眠再醒来,这种情况下自旋锁很合适。它能让线程马上完成任务,释放锁,保持流程流畅。
  2. 多核系统:在多核系统里,自旋锁更有优势,因为一个核在“忙等”时,其他核还能正常工作。这样线程不被阻塞,能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3. 操作系统内核的关键任务: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很多任务要求速度快、等待时间短,自旋锁的特性就很适用。自旋锁能确保关键资源在被短时间锁定时,不产生过多的调度开销。

总之,自旋锁 适合那些“等一小会儿就能用到”的情况,如果任务很简单、耗时很短,用它就能提高效率。但如果任务复杂、需要长时间锁定资源,还是换成别的锁更靠谱(比如互斥锁)。

七、自旋锁的陷阱:CPU高占用

自旋锁的主要风险是会导致 CPU 高占用。假设一个线程长时间持有锁,其他线程就会一直自旋等待,浪费 CPU。

解决方法:设置最大等待次数

可以给自旋锁设置一个“最多等几次”的限制。比如,如果等了5次还没拿到锁,那就放弃,不再继续浪费CPU。这种方式在 Linux 的 pthread_spin_trylock 实现中经常被使用。

简单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带限制的自旋锁示例:

int try_spinlock_with_limit(pthread_spinlock_t *lock, int max_attempts) {
    int attempt = 0;
    while (attempt < max_attempts) {
        if (pthread_spin_trylock(lock) == 0) {  // 成功拿到锁
            return 0;
        }
        attempt++;
    }
    return -1;  // 达到最大次数,放弃
}

这里每次加锁最多等 5 次,没拿到锁就直接放弃。这样可以避免CPU一直空耗在等待上,提升效率。

八、自旋锁的优缺点

优点

  1. 快速响应:自旋锁不涉及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在资源会快速释放的情况下,自旋等待更节省时间。
  2. 适合多核处理:在多核系统中,一个核的线程“自旋”等待时,另一个核的线程可以继续工作,实现更好的并行性。

缺点

  1. CPU占用高:自旋锁的线程不会释放CPU资源,所以等待时间长时会浪费CPU。
  2. 只能短期等待:如果锁被长期占用,自旋锁会导致资源浪费,还不如直接睡眠。这个时候使用互斥锁可能会更好。

九、C++ 如何实现自旋锁?

在 C/C++ 编程中, 只有 Linuxpthread 库提供了自旋锁相关接口,而在 C++ 标准库中,并没有直接提供自旋锁(spinlock)的接口。不过,你可以使用 std::atomic_flag 来实现一个简单的自旋锁,因为 std::atomic_flag 是一个轻量级的原子布尔标志,非常适合构建自旋锁。

下面是一个使用 std::atomic_flag 实现自旋锁的示例:

#include <atomic>
#include <thread>

class SpinLock {
private:
    std::atomic_flag flag = ATOMIC_FLAG_INIT;

public:
    void lock() {
        while (flag.test_and_set(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 自旋等待,直到获得锁
        }
    }

    void unlock() {
        flag.clear(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

使用方法:

SpinLock spinlock;

void critical_section() {
    spinlock.lock();
    // 临界区代码
    spinlock.unlock();
}

说明:

  • 自旋锁的实现:lock() 方法中使用了 test_and_set,它会不断尝试将 flag 设置为 true,直到成功获取锁。如果锁已经被其他线程占用,它会进入自旋等待状态,持续尝试获取锁。
  • 释放锁:unlock() 方法通过 clear 将 flag 设为 false,释放锁,使其他线程可以进入临界区。

十、总结

自旋锁其实就是一种“死磕到底”的锁,适用于那种“等一下就能用”的情况。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场景,比如公共健身器材的排队,等电梯,等等。理解了“自旋”其实就是一种“忙等”方式,才能更好地应对面试中的各种多线程问题。

希望这篇文章让你对“自旋锁”有了更全面、清晰的理解。下次面试时,再遇到这个面试题,你一定能从容应答,既讲清原理,又能结合实际应用,轻松拿下!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跟着小康学编程
相关推荐

2017-09-05 08:52:37

Git程序员命令

2022-10-08 15:07:06

ChatOps运维

2019-07-15 07:58:10

前端开发技术

2021-07-13 11:37:47

cpu架构Linux

2020-03-31 08:37:31

递归单链表反转

2021-03-08 09:15:46

日志Filebeat运维

2024-05-17 10:05:06

Java机制应用

2020-10-09 08:15:11

JsBridge

2020-12-29 05:35:43

FlinkSQL排序

2021-04-07 13:28:21

函数程序员异步

2022-02-21 09:44:45

Git开源分布式

2021-04-09 08:40:51

网络保险网络安全网络风险

2019-04-17 15:16:00

Sparkshuffle算法

2021-06-30 00:20:12

Hangfire.NET平台

2023-05-12 08:19:12

Netty程序框架

2024-06-25 08:18:55

2018-05-31 09:44:01

微服务架构数据

2011-07-12 13:35:04

程序员

2021-03-09 14:04:01

JavaScriptCookie数据

2021-05-18 08:30:42

JavaScript 前端JavaScript时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