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国产数据库厂商肯定都很羡慕Oracle的售后服务体系,不仅有强大的知识库和原厂服务团队,还有更为强大的第三方服务体系。第三方服务大大减轻了原厂服务的压力,让Oracle变得更好用,使用成本也更低。因此现在国产数据库厂商都在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强大的,水平远高于竞争对手的第三方服务体系。
现在很多国产数据库厂商在构建第三方服务体系时,也在学习oracle的经验。大多数国产数据库服务厂商学习oracle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证,另外一方面是寻找第三方合作伙伴。
但是这两方面学的都不太到位。先说考证,oracle在开始考证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产品文档,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完善了oracle大学培训体系,然后才开始进行收费的培训和考试。而目前的绝大多数国产数据库厂商的考证的培训课程十分粗糙,学习材料也十分简陋。oracle数据库的考证可以让学员通过系统学习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各种技术,包括架构原理,技术特点,功能特点,运维和优化方面的要点。而国产数据库厂商的考证仅仅是让学员了解了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教材的深度和实用性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国产数据库目前采用的考证这种模式,只是学了一个皮毛并没有学到他的精髓。
在构建第三方服务生态方面,国产数据库的做法是找一些目前在做系统集成,服务外包或者数据库服务的企业,列出一些门槛,比如多少技术人员,多少拿到产品技术认证的工程师等等。通过认证的企业入选合作伙伴计划,并签订合作协议,在协议中为这些企业做保底,让客户放心选择这些企业。当用户需要买数据库服务的时候,数据库厂商会优先推荐这些合作伙伴给客户。这种做法似乎很科学,但是能够成功吗?
我不大看好这种模式,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TOB销售服务模式。传统的系统集成商往往采用这种模式来开展业务。这种模式把合作伙伴当成低端的服务供应商提供给客户,而自己作为高端服务供应商作为兜底。
数据库服务是一种与传统tob业务完全不同的业务,需要有大量的高水平的第三方服务人员为数据库厂商提供高端的支持服务。目前的数据库厂商所提供的这种第三方合作伙伴往往不具备高端服务能力,也很难从中产生数据库高手。因此用户从这些数据库厂商的合作伙伴那里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服务,最终压力还是会释放到原厂身上。
不同于当年oracle在中国数据库市场的发展历程。国产数据库虽然诞生于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但是随着信创政策的不断优化,国产数据库厂商获得了相当肥沃的用户土壤。Oracle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中国信息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整个完整的过程。初期的时候,用户群体并不多,用户需求也不复杂,因此oracle在中国发展其数据库产业的时候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同时也逐渐培养了一大批原厂的高水平工程师。与此同时,第三方服务生态也良性发展,出现了一批甚至比oracle原厂水平更高的技术高手。这些技术高手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为oracle提供了优质的第三方服务,而且逐渐发展壮大,成立了一些规模相当庞大的服务公司。这些公司构建了完善的三线服务体系为oracle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目前在国产数据库原厂认证下的数据库服务公司往往起源于一些系统集成商或者软件与服务外包商。他们在数据库服务领域最初的阶段是属于玩票性质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而且对数据库服务业务的依赖程度也不高。因此企业内的资源倾斜也严重不足,导致服务团队能力普遍一般。他们往往习惯于提供质量不高,但是数量庞大的服务外包而无法提供数据库服务这样的高端的技术支持服务。
这样的一些服务厂商占据了宝贵的市场资源,会使真正以数据库服务为核心业务,技术力量强大的专业数据库服务团队无法壮大,无法获得足够的订单,从而影响真正的数据库服务生态的构建。
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目前国产数据库的第三方服务企业缺乏保障数据库原厂高速发展的服务能力无法达到当年oracle服务生态的水准。
目前的现状来看似乎印证了我的判断。目前国产数据库的培训体系没有真正培训出数据库服务方面的高手。第三方服务生态的技术力量也没有得到快速发展,没有出现一批围绕着国产数据库做服务并且赚到钱的企业。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对目前国产数据库构建服务生态体系的一些做法表示困惑,也表示担忧,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我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