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第一次听说 SPI 是阅读《软件框架设计的艺术》,以后陆续在 JDBC 和 SpringBoot 中发现了以这种形式组织代码的方式,本文给出为什么要区分 SPI 和 API 的一个思考过程。
从面向接口编程说起
图片
我们在“调用方”和“实现方”之间引入了“接口”,上图没有给出“接口”应该位于哪个“包”中,从纯粹的可能性上考虑,我们有三种选择:
- “接口”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 “接口”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 “接口”位于独立的“包”中。
下面让我们依次分析这三种可能性,如果现实中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不如我们就为其起个名字以方便交流。
“接口”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图片
我们将“仓储接口”放置于“领域层”这个“包”中,实现放在一个独立的“包”中,我们看DDD大师的实现都是这样子,现在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么做。
“领域层”的“领域服务”会依赖“仓储接口”,“仓储接口”也会依赖“聚合根”,这两者都是除了“实现依赖”之外的依赖关系,如果将“接口”放到“仓储实现”中就丧失了面向接口编程的意义(编译也不会通过),如果放到“独立层”中呢?会编译不通过,出现双向依赖了。
对于类似这种情况下接口,我们将其称为“SPI”,全称为: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PI”的规则如下:
- 概念上更依赖调用方。
- 组织上位于调用方所在的包中。
- 实现位于独立的包中。
- 常见的例子是:插件模式的插件。
“接口”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对于类似这种情况下的接口,我们将其称作为“API”,“API”的规则如下:
- 概念上更接近实现方。
- 组织上位于实现方所在的包中。
- 实现和接口在一个包中。
“接口”位于独立的“包”中
需要注意的事项
SPI 和 API 也不一定是接口,我这里都是指狭义的具体的接口。
场景图
图片
每一次思考都伴随着收获,也离不开和朋友们的交流,天更蓝了。
SPI 接口
- 定义:SPI 是一种服务提供者接口,它允许在运行时加载不同的服务实现。
- 使用场景:
模块化设计:当系统需要高度模块化,且希望将核心功能与具体实现分离时。
可插拔架构:需要支持多种服务实现,并且可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替换或增加新的服务实现。
服务发现: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或服务注册表动态发现和加载服务。
微服务架构:在微服务架构中,SPI 可用于服务间的动态交互和集成。
- 优点:
- 提供了一种机制来在运行时选择和加载服务实现,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支持服务的热插拔,无需重启系统即可更换服务实现。
API 接口
- 定义:API 是一组预定义的函数、协议和工具,用于构建软件应用,它定义了软件组件之间交互的契约。
- 使用场景:
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当需要设计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时。
库和框架:提供给开发者使用的库或框架的公共接口。
第三方集成:需要与第三方系统或服务进行集成。
内部组件通信:在大型系统中,不同组件或模块之间的交互。
- 优点:
- 为开发者提供了清晰的接口文档和规范,易于理解和使用。
- 有助于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 API 变更需要遵循版本控制和兼容性规则。
- 促进了代码的重用和模块化。
如何选择?
选择使用 SPI 还是 API 的考虑因素:
- 扩展性:如果需要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扩展功能,SPI 更合适。
- 交互性:API 更适合定义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稳定交互接口。
- 动态性:SPI 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发现和加载服务,而 API 通常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
- 安全性和稳定性:API 由于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通常更受青睐。SPI 虽然灵活,但可能引入运行时错误。
- 版本控制和兼容性:API 变更需要考虑版本控制和向后兼容性,而 SPI 可以通过服务版本协商来处理兼容性问题。
架构是“取舍”,而非“银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