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掌握三个技巧,编写专业的Python If语句

开发 前端
all()方法更简洁、更易读,尤其是在处理多个条件时。条件整齐地列在一个结构中,清晰表明目的是检查所有条件是否都为True。

一、比较:使用if all(...)与带有多个and运算符的if

在Python中编写条件语句时,常常需要检查多个条件。两种常见的方法如下。

  • 使用带有多个and运算符的if语句。
  • 使用带有列表或生成器表达式的if all(...)。

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比较。

1.1 使用带有多个and运算符的if语句

condition1 = x > 0
condition2 = y < 10
condition3 = z == 5

if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print("All conditions are met!")

解释:

  • 每个条件单独评估,然后使用and运算符组合。
  • 如果任何条件为False,则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False。

缺点:

  • 可读性:随着条件数量的增加,可读性也会降低。表达式可能变得冗长,难以快速浏览。
  • 冗余:需要在每个条件之间重复and运算符,这可能使代码显得混乱。

1.2 使用if all(...)

if all([x > 0, y < 10, z == 5]):
    print("All conditions are met!")

解释:

  • all()函数接收一个可迭代对象(例如一个列表),如果可迭代对象中的所有元素均为True,则返回True。
  • 如果任何条件为False,all()返回False,if代码块中的代码将不会执行。

优点:

  • 可读性:all()方法更简洁、更易读,尤其是在处理多个条件时。条件整齐地列在一个结构中,清晰表明目的是检查所有条件是否都为True。
  • 可扩展性:如果需要添加更多条件,只需扩展列表或生成器表达式,而无需更改if语句的结构。
  • 清晰性:使用all()可以更明确地表达检查“所有”条件的意图,从而使代码具备自文档化特性。

比较示例:

考虑一个有更多条件的情况。

# 使用多个and运算符
if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and condition4 and condition5:
    print("All conditions are met!")

# 使用all(...)
if all([condition1, condition2, condition3, condition4, condition5]):
    print("All conditions are met!")
  • 使用and:表达式可能很快就变得难以直观解析,尤其是当条件本身比较复杂或跨越多行时。
  • 使用all():条件被整齐地分组在一个列表中,使得检查所有条件是否为真变得一目了然。

二、比较:使用if any(...)与带有多个or条件的if

当需要检查多个条件中是否至少有一个为真时,两种常见的方法如下。

  • 使用多个or运算符的if语句。
  • 使用带有列表或生成器表达式的if any(...)。

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比较。

2.1 使用带有多个or运算符的if语句

condition1 = x > 0
condition2 = y < 10
condition3 = z == 5

if condition1 or condition2 or condition3:
    print("At least one condition is met!")

解释:

  • 每个条件单独评估,然后使用or运算符组合。
  • 如果任何条件为True,则if块内的代码将执行。

缺点:

  • 可读性:随着条件数量的增加,可读性也会降低。表达式可能变得冗长,难以快速理解。
  • 冗余:需要在每个条件之间重复使用or运算符,这可能使代码显得杂乱,难以维护。

2.2 使用if any(...)

if any([x > 0, y < 10, z == 5]):
    print("At least one condition is met!")

解释:

  • any()函数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例如一个列表),如果可迭代对象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为True,则返回True。
  • 如果所有条件都为False,any()返回False,if块内的代码将不会执行。

优点:

  • 可读性:any()方法更简洁、更易读,尤其是在处理多个条件时。条件整齐地列在一个结构中,明确表示检查是否有任何条件为True。
  • 可扩展性:添加更多条件非常简单,只需扩展列表或生成器表达式,而无需改变if语句的结构。
  • 清晰性:使用any()可以更明确地表达检查“任何”条件的意图,使代码更具自解释性。

比较示例:

考虑一个有更多条件的情况。

# 使用多个or运算符
if condition1 or condition2 or condition3 or condition4 or condition5:
    print("At least one condition is met!")

# 使用any(...)
if any([condition1, condition2, condition3, condition4, condition5]):
    print("At least one condition is met!")
  • 使用or:表达式可能变得笨重,尤其是在条件数量增加或条件本身复杂时,直观解析变得更加困难。
  • 使用any():条件整齐地分组在一个列表中,使得代码能够立即清楚地检查是否有任何条件为真。

三、将all(...)和any(...)与Python生成器结合使用

3.1 使用生成器表达式的all()示例

假设你想检查数字列表中的所有元素是否都是正数。

numbers = [1, 2, 3, 4, 5]

# 使用带有生成器表达式的all() 
if all(n > 0 for n in numbers):
    print("All numbers are positive.")
else:
    print("Not all numbers are positive.")

解释:

  • 生成器表达式(n > 0 for n in numbers)创建了一个迭代器,为每个正数产生True。
  • all()将评估生成器生成的每个值,直到找到False。如果所有值都是True,则返回True。

3.2 使用生成器表达式的any()示例

现在,假设你想检查数字列表中是否至少有一个偶数。

numbers = [1, 3, 5, 7, 8]

# 使用带有生成器表达式的any()
if any(n % 2 == 0 for n in numbers):
    print("There's at least one even number.")
else:
    print("There are no even numbers.")

解释:

  • 生成器表达式(n % 2 == 0 for n in numbers)为每个偶数生成True。
  • any()评估生成器的值,并在找到第一个True值时返回True。

3.3 为什么使用生成器?

  • 效率:生成器不需要一次性存储所有值的内存。它们会按需生成值,尤其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更节省内存。
  • 延迟评估:条件以惰性方式评估,这意味着如果all()找到False或any()找到True,它们会停止进一步评估,从而节省时间。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Python学研大本营
相关推荐

2024-03-21 09:51:22

Python爬虫浏览网站

2019-12-23 16:42:44

JavaScript前端开发

2021-06-07 09:51:22

原型模式序列化

2009-11-17 14:50:50

Oracle调优

2021-01-11 09:33:37

Maven数目项目

2023-10-12 11:48:18

SkyWalking工具

2019-05-08 14:02:52

MySQL索引查询优化数据库

2023-09-29 18:36:57

IDEA编程IDE

2019-07-24 15:29:55

JavaScript开发 技巧

2009-11-05 10:55:22

Visual Stud

2017-01-10 09:07:53

tcpdumpGET请求

2022-08-04 13:27:35

Pythonopenpyxl

2023-10-12 09:31:27

SkyWalking微服务

2021-01-13 09:23:23

优先队列React二叉堆

2017-09-27 11:00:50

LinuxBash使用技巧

2020-12-17 10:00:16

Python协程线程

2021-01-29 11:25:57

Python爬山算法函数优化

2021-03-12 09:45:00

Python关联规则算法

2018-01-08 16:19:04

微信程序轮播图

2021-12-17 07:47:37

IT风险框架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