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限流策略的原理与实现

网络 网络管理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阈值和限流策略,避免对真实用户请求的过度限制。限流系统只是保障系统稳定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限流策略,既要保障系统稳定,又要保证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益。

引言

限流策略主要用来控制在高并发、大流量的场景中对服务接口请求的速率。

比如双十一秒杀、抢购、抢票、抢单等场景。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接口能够扛住的QPS为1k,这时有1w个请求进来,经过限流模块,会先放1k个请求,其余的请求会阻塞一段时间。不简单粗暴地返回404,让客户端重试,同时又能起到流量削峰的作用。

在业务迭代开发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限流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限流算法可以有效地帮助系统控制请求的流量,防止系统因为流量过大而崩溃。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限流机制,系统可能会因为请求过多而导致响应变慢,甚至瘫痪。此外,限流算法还可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恶意爬虫等不良行为的侵害,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我们将基于限流策略,讨论常见的限流算法的实现方式,以及如何从0到1设计一套可用的限流实现方案。

1. 简介

设计一套限流算法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 流量统计:记录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的流量数,为后续限流判断提供依据。
  • 限流判断:判断当前的流量是否可以正常通过。
  • 流量控制:对于已被限流的请求,需要进行的特殊处理。

2. 流量统计

流量统计主要有两种方式:固定窗口统计和滑动窗口统计。

2.1 固定窗口统计

固定窗口统计是将时间划分为固定长度的时间窗口,并在每个时间窗口内统计通过系统的请求数量。例如,下图中将时间划分为1秒的时间窗口,统计每秒通过系统的请求数量。在固定窗口统计中,每个时间窗口的计数器都会在窗口结束时清零,重新开始统计下一个窗口的请求数量。

图片

这种统计方式简单易懂,实现简单,但是在流量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突发流量问题,导致限流不准确。如下图所示,假设限流设置为1秒内通过qps数为2,由于在1s的时候统计窗口清零,对于500ms-1000ms这个区间内通过的2条请求没有记忆,1000ms-1500ms这个区间内的请求能正常通过,但实际上在500ms-1500ms这个区间的请求数已经是3了,超过设定的2的限流值,在极限情况下,固定窗口的真实流量可能达到限流值的2倍。

图片

由于固定窗口实现简单,在对限流准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经常有使用到,以下是Apinto网关用固定窗口进行限流的实际场景应用。

//固定窗口结构体
type rateTimer struct {
        // 已请求数量
        requestCount     int64
        // 限制数量
        limitCount        int64
        timerType int
        expire    time.Duration
        startTime time.Time
}


// 检查是否超过了限制
func (r *rateTimer) check() bool {
        if time.Now().Sub(r.startTime) > r.expire {
                r.reset()
                return true
        }
        c := atomic.LoadInt64(&r.requestCount)
        localCount := c + 1
        r.add()
        if localCount > r.limitCount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2.2 滑动窗口统计

滑动窗口统计是一种流量统计方式。它将时间划分为固定长度的时间窗口,但每个时间窗口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是根据当前时间动态滑动的。在每个时间窗口内,统计通过系统的请求数量,并根据窗口的滑动来更新统计数据。

图片

在滑动窗口统计中主要涉及两个概念:

  • 统计周期:其中统计周期即为采样周期,比如设定1s最多通过2次请求,这里的1s则是统计周期。
  • 窗口大小: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最小统计单元,比如下图,1s时间划分成4个小窗口,每个窗口负责的采样大小即为250ms,窗口越小,一个统计周期内窗口数量越多,则统计越精准(由于最后一个小窗口总是处于未完成统计的状态,实际的统计周期总比设定的统计周期要小)。

图片

滑动窗口中小窗口数据结构设计上需要包含窗口统计的“开始时间”以及在需要“被统计的元素”的基本信息(这里主要是当前窗口通过的请求数),小窗口设计数据结构如下BucketWrap所示。

//小窗口的设计
type BucketWrap struct {
   // BucketStart represents start timestamp of this statistic bucket wrapper.
   BucketStart uint64
   // Value represents the actual data structure of the metrics (e.g. MetricBucket).
   Value atomic.Value
}


type AtomicBucketWrapArray struct {
   // The base address for real data array
   base unsafe.Pointer // 窗口数组首元素地址
   // The length of slice(array), it can not be modified.
   length int // 窗口数组的长度
   data   []*BucketWrap //窗口数组
}

同时,一个统计周期是由多个小窗口顺序组合而成,设计上为了避免内存空间使用上的浪费,采用原子时间轮的方式来将小窗口进行收尾相连,以循环队列的方式进行编排,数据结构是AtomicBucketWrapArray,示意图如下。

图片

当前时间对应的窗口可以通过计算时间戳取模得到。如果请求在当前窗口内,则记录请求,更新窗口内的请求次数。如果当前时间已经超过了当前窗口,就开始一个新的采样周期,即重置窗口开始时间和请求计数。

比如此刻的时间戳是300ms,计算当前时刻的下标是(300/200)%8=1,当前窗口的开始时间是200ms;通过计算出来的窗口的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一致,则记录请求。如果时间划拨到了下一个采样周期,比如此刻时间是1801ms,计算的下标是(1801/200)%8=1,开始时间是1800ms,由于窗口记录的开始时间是200ms,则表示当前窗口的数据超采样周期了,将下标为1的窗口开始时间重置为1800ms,并对重置窗口记录,作为新的采样周期进行统计计数。

// 计算开始时间
func calculateStartTime(now uint64, bucketLengthInMs uint32) uint64 {
   return now - (now % uint64(bucketLengthInMs))
}
// 窗口下标位置
func (la *LeapArray) calculateTimeIdx(now uint64) int {
    timeId := now / uint64(la.bucketLengthInMs)
    return int(timeId) % la.array.length
}

图片

要获取滑动窗口采样周期内通过的请求数,主要方式是将原子时间轮进行遍历,将符合条件的采样窗口中请求数进行累加统计。

// 匹配符合条件的窗口
func (la *LeapArray) ValuesConditional(now uint64, predicate base.TimePredicate) []*BucketWrap {
   if now <= 0 {
      return make([]*BucketWrap, 0)
   }
   ret := make([]*BucketWrap, 0, la.array.length)
   for i := 0; i < la.array.length; i++ {
      ww := la.array.get(i)
      if ww == nil || la.isBucketDeprecated(now, ww) || !predicate(atomic.LoadUint64(&ww.BucketStart)) {
         continue
      }
      ret = append(ret, ww)
   }
   return ret
}

3. 限流判断

通过上述采样窗口的设计,我们可以获取任何一个采样周期内通过的请求数。通过流量统计,我们可以得到当前时间窗口内的请求量和相关数据,将其与限流规则进行比较,以判断当前请求是否满足通过条件。如果请求满足通过条件,则可以直接通过,否则需要进行限流措施。

常用的限流判断方式是令牌桶算法。该算法基于令牌桶的概念,即以固定的速率向令牌桶中添加令牌。每次请求需要从令牌桶中获取一个令牌才能被处理。如果令牌桶中没有足够的令牌,则请求将被暂时阻塞或拒绝,直到令牌桶中有足够的令牌可以被获取。

图片

限流判断的核心在于计算当前时刻允许通过的令牌数,即token的计算策略。主要的计算策略包括固定阈值、预热以及内存自适应三种。

3.1 固定阈值(Threshold)

这种token计算策略比较简单,它的意思是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允许通过的请求数是固定的。只需要比较统计周期内统计的通过请求数和阈值,就能判断当前请求是否需要被限流。

func (d *DirectTrafficShapingCalculator) CalculateAllowedTokens(uint32, int32) float64 {
   return d.threshold
}

然而,固定阈值的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流量突增的情况下,通过的请求数会一瞬间达到阈值,容易对下游系统造成较大压力,简单来说,过刚易折,因此,另一种提前预热的策略应运而生。

3.2 预热(WarmUp)

基于固定阈值的token计算方案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流量突增的情况下,通过的请求数会一瞬间达到阈值,容易对下游系统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期望流量能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再达到阈值,这样能给下游系统一定的缓冲时间。

下图展示了预热(冷启动)过程中允许通过请求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该方案的主要设计要求包括:

  • 当流量较低时,不进行限流。(下图1->3)
  • 当流量达到冷启动阈值时,触发系统的冷启动策略。(下图3)
  •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后,允许通过的请求数达到设定的阈值,并保持不变。(下图2)
  • 当流量下降后再次突增时,同样需要再次触发冷启动策略。

图片

为了满足设计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预热算法,其中启动阈值的设计非常关键。为此,我们引入了一个冷却因子的概念(coldFactor),它控制着触发冷启动的先决条件。具体来说,触发冷启动所需的请求量为 Threshold/coldFactor,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冷却因子越小,启动预热的阈值就越高。例如,当冷却因子为2时,需要达到阈值的一半才会开始启动预热。

图片

在预热过程中间,需要设计一些变量来控制令牌桶的运作。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变量:

  • storeToken:代表令牌桶中当前的令牌数。该变量与允许通过的请求数量成负相关,即storeToken越小,允许通过的请求越多,直到达到指定的阈值。
  • maxToken:代表令牌桶的最大容量,在预热启动时,storeToken的值为maxToken。
  • warningToken:代表令牌桶的预警数量,在预热结束时,storeToken的值为warningToken。
  • aboveToken:代表距离预热结束还剩余的令牌数量,即storeToken与warningToken的差值。这个变量用于辅助计算当前允许通过的请求数量。
  • slope:代表斜率,用来计算生成每个令牌所需的时间间隔。
warningToken := uint64((float64(rule.WarmUpPeriodSec) * rule.Threshold) / float64(rule.WarmUpColdFactor-1))


maxToken := warningToken + uint64(2*float64(rule.WarmUpPeriodSec)*rule.Threshold/float64(1.0+rule.WarmUpColdFactor))


slope := float64(rule.WarmUpColdFactor-1.0) / rule.Threshold / float64(maxToken-warningToken)




//允许通过过请求数计算,当restToken=warningToken预热过程结束
if restToken >= int64(c.warningToken) {
    aboveToken := restToken - int64(c.warningToken)
    warningQps := math.Nextafter(1.0/(float64(aboveToken)*c.slope+1.0/c.threshold), math.MaxFloat64)
    return warningQps
} else {
    return c.threshold
}

图片

以下是生产令牌的条件:

  • 达到 warningToken 阈值:即预热阶段结束并到达指定阈值。
  • 通过的请求数passQps 低于Threshold/coldFactor:未满足预热条件,正常生产令牌。

综上来说,在遇见突发流量的预热过程中会停止令牌的生成,此过程会不断消耗令牌,直到桶里的令牌数到达warningToken,结束预热,重新生产令牌。

oldValue := atomic.LoadInt64(&c.storedTokens)
if oldValue < int64(c.warningToken) {
           newValue = int64(float64(oldValue) + (float64(currentTime)-float64(atomic.LoadUint64(&c.lastFilledTime)))*c.threshold/1000.0)
} else if oldValue > int64(c.warningToken) {
    if passQps < float64(uint32(c.threshold)/c.coldFactor) {
        newValue = int64(float64(oldValue) + float64(currentTime-atomic.LoadUint64(&c.lastFilledTime))*c.threshold/1000.0)
    }
}

预热过程(上图从右往左看):

  • 当流量通过较少时,令牌桶不断填充新的令牌,因为未达到预热阈值(threshold/coldFactor)且消耗的令牌数少于分配的令牌数,令牌桶中的 storeToken 逐渐填满,接近于 maxToken后保持稳定。
  • 当流量突然增加时,达到预热阈值,此时令牌桶停止生成新令牌,但由于不断有请求通过,令牌桶中的令牌不断消耗,导致 storeToken 从右上角的 maxToken 向左下角的 warningToken 移动。
  • 经过预设的预热时间,令牌桶容量达到 warningToken 预警数量,此时 aboveToken 为 0,预热结束,允许的通过请求数达到最大阈值,此时生产的令牌与消耗的令牌相等,令牌桶中令牌数保持稳定。

对于预热我们做了一个仿真,以下是仿真的过程,在 Threshold 设定为 10,codeFactor 设定为 3 的情况下,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 第一阶段:流量突增,正常冷启动过程,此时storeToken从最大值往warningToken移动,允许通过的流量逐步上升到指定的阈值10
  • 第二阶段:限流阶段,超过阈值10的请求都被限流
  • 第三阶段:请求量下降到2,在Threshold/coldFactor(3.33)以下,正常为storeToken分配令牌,storeToken主键补充到maxToken后停止增加,此时请求都正常通过
  • 第四阶段:流量再次突增,重复冷启动的过程直到达到请求阈值
  • 第五阶段:限流阶段
  • 第六阶段:请求量下降到4,小于阈值且大于Threshold/coldFactor(3.33),此时storeToken在小于warningToken时候正常分配令牌,在大于warningToken的时候停止分配令牌,但会按实际的请求量消耗令牌,从而使得storeToen在warningToken附近左右横跳。

通过仿真可以发现,在面对突发流量时,真实允许通过的请求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预热才能到达指定阈值。并且随着真实请求量的变化,预热过程可以来回进行,符合预热设计的预期。

图片

3.3 内存自适应

这是一种根据机器使用内存的多少来动态调节token数量的计算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在内存使用较少的情况下,允许通过的请求数量越高;而在内存使用较多的情况下,允许通过的请求数量将会降低。该方式会根据设定的阈值范围,随着内存使用量的增加而线性调整。

{
   Resource:               resName,
   TokenCalculateStrategy: flow.MemoryAdaptive,
   ControlBehavior:        flow.Reject,
   StatIntervalInMs:       1000,
   LowMemUsageThreshold:   1000, // 低水位限流阈值
   HighMemUsageThreshold:  100,  // 高水位限流阈值
   MemLowWaterMarkBytes:  1024,  // 低水位内存字节
   MemHighWaterMarkBytes: 2048,  // 高水位内存字节
}

在上述配置中,下图显示了内存实际使用量与允许通过请求量的变化关系。然而,在实际线上情况下,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请求量增长导致CPU增加,而不是因为内存使用量突然增加而需要进行限流,因此这种限流方式使用较少,或者可以采用类似的思路来实现基于cpu的自适应方式的限流方式的开发。

图片

4. 流量控制

根据限流判断的结果,对于需要进行流量控制的请求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拒绝请求,返回 HTTP 状态码 429;另一种是阻塞请求,控制请求速率,并在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续请求操作。常用的算法是漏桶算法。

漏桶算法是一种流量整形算法,可用于平滑网络流量、限制数据传输速率。其基本原理是,将数据以恒定的速率流入一个固定大小的漏桶中。当漏桶已满时,多余的数据将溢出并被丢弃。每次请求时,先从漏桶中获取令牌。若令牌不足,则请求被拒绝。

具体来说,漏桶算法会维护一个固定大小的漏桶,并以固定的速率流出数据。每当一个请求到达时,漏桶中的容量会相应减少请求数据量。如果此时容量不足,则请求被拒绝;否则,容量不变,请求被允许通过。

图片

具体实现上来看,桶的大小由缓冲时间间隔与每个排队请求的时间片大小决定,假设时间间隔是1s,每个请求的排队时长是200ms,整个桶大小为5,可以缓冲5个请求作为排队的请求序列,通过sleep后执行的方式进行后续请求,超出的请求会直接被拒绝。

图片

漏桶单元测试:设定桶的允许的时间间隔是2s,每个请求的排队时间200ms,15个请求进入之后的每个请求的状态值与等待触发执行的时间如下所示:

图片

至此,我们完成了一整套的限流系统的设计过程,过程中针对计数器、令牌桶、漏桶原理等主要应用场景和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了阐述。

5. 应用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限流被广泛应用于秒杀、活动抽奖、网关等场景。网关服务,通常用于进行流量的转发和预处理。限流也是这套网关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配置滑动窗口形式的阈值和预热等较为常用的限流算法,能够有效地为接入的系统提供限流能力的支持。

6. 总结

上述过程中,本文从实际业务场景出发,从流量统计,限流判断,流量控制三方面讨论了如何设计一整套功能完备的限流系统,并结合源码分析,模拟仿真等手段阐述了限流系统各个环节在限流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实际业务场景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阈值和限流策略,避免对真实用户请求的过度限制。限流系统只是保障系统稳定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限流策略,既要保障系统稳定,又要保证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益。限流系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和流量变化。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架构精进之路
相关推荐

2022-12-21 08:40:05

限流器分布式限流

2020-01-02 09:57:09

Redis订阅发布

2023-02-24 15:24:14

MySQL数据库管理分库分表

2020-12-08 20:20:15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2020-08-27 07:34:50

Zookeeper数据结构

2021-08-01 08:05:39

Linux信号原理

2024-02-01 11:57:31

this指针代码C++

2023-09-07 07:17:01

KubernetesCRI标准

2023-04-26 15:43:24

容器编排容器编排工具

2023-11-20 08:18:49

Netty服务器

2020-12-24 18:48:36

二维码二进制条形码

2022-06-06 12:25:51

逻辑炸弹恶意代码

2022-02-25 07:34:36

MQTT协议RabbitMQ

2023-11-06 08:16:19

APM系统运维

2022-06-08 08:11:56

威胁建模网络安全网络攻击

2022-11-11 19:09:13

架构

2020-12-29 07:32:59

Redis 列表数据

2023-12-26 07:33:45

Redis持久化COW

2022-10-28 13:48:24

Notebook数据开发机器学习

2023-11-21 09:41:00

缓存策略存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