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个重大的新闻,那就是苹果宣布放弃造车。
听到这消息,你说吃惊吗?确实有点,但是吧,又有点在情理之内,毕竟苹果宣布造车以来,到现在啥都没看见,就连布局比苹果晚的小米,今年都要量产汽车了,如果苹果还造不出来的话,也就意味着错过了造车的最佳时机了。
1、苹果取消造车
据知情人士透露,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和负责这项工作的副总裁凯文・林奇共同做出了这一决定。这两位高管告诉员工,该项目将开始逐渐减少,许多从事汽车研发的员工将被调整至人工智能部门。
这些员工将专注于可生成的人工智能项目,这是该公司越来越重要的优先事项。苹果汽车团队还有数百名硬件工程师和汽车设计师,他们也有可能申请其他苹果团队的工作。
公司将会裁员,但目前还不清楚裁员人数。
2、All in AI
取消造车之后,全力 All in AI 。
这个策略不能说对不对,最起码看起来比造车有前途啊。
为什么取消造车呢?苹果肯定意识到了造车的前景不如 AI 前景大。而且,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太内卷了,看看开年之后,比亚迪等很多车企开启的降价策略,价格下调幅度很大。其他车企也纷纷跟进。
就目前这个降价趋势来看,我不知道小米的雷军雷总看完是什么感受?
就这个形势,你说军哥难受不难受,说不难受肯定是假的。
说起来,造车的供应链复杂度可比手机复杂。
如果做不到对供应链的控制,就无法削减成本,估计这也是苹果为什么放弃造车的原因之一。
毕竟,苹果作为高科技公司,向来毛利润都很高,高达 40% - 50% 。造汽车的话,毛利润肯定低于 20% ,那这就属于费力不讨好。
而且汽车的更换周期至少都得 5 年起,用户买了一辆车,可能七八年都没换,怎么挣钱?就靠保养费吗?
很多人说智能汽车就是四个轮子的手机,国内很多车企都在打造汽车软件生态。
我感觉这个生态是个伪命题,首先,大家开车的时候,是专注的,最多听个歌,看个地图。还能玩什么?这个软件生态里能挣钱的地方可不多。你不能说在用户开着车地图导航的过程中,给用户弹广告吧?
那你想一想,AI 可不一样啊。
尤其是生成式 AI 诞生以来,是面向 2C 的,面向大众的,市场前景可比较大。AI 生态做好了,以后汽车也能用。
既然汽车布局晚了,利润又不高,那还不如 all in AI 呢。
3、AI 手机
从去年开始,手机又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就是 AI 手机。
在我们现在的手机当中对接一些大模型,或者内置 AI 大模型,想一想如何让智能手机变得更智能。如何让用户使用手机进一步提高效率,会成为重点。
手机硬件的军备竞赛可能快到头了,可是软件方面的卷却永无止境。
一个月前,Find X7 发布会上展示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人机交互演示,已经揭示 2024 年机圈新的卷向标----AI。
AI 不能帮你把 0 变成 1,但是它能快速把一团乱麻织成一条漂亮的围巾。AI 的应用方向令人目不暇接,比如文案润色,比如望文生图,比如图案消除,但我觉得最为实用的是《通话摘要》这个功能。这个功能让一加 12 和一加 Ace3 可以瞬间切换身份,从彪悍的西装暴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心思缜密的超级秘书。
我感觉以苹果的能力,AI 生态打造好之后,对于自己的手机加成也非常有效,会更进一步。
所以,AI 生态可比汽车有前途了。
4、李想回应:苹果决策正确
李想说:
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人工智能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时间点也合适。
第一,做成了 toC 的人工智能,苹果会成为一家 10 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输了,苹果会成为一家 1 万亿美金的企业。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苹果的必争之战。
第二、做成了汽车,大获成功,苹果会增加 2 万亿美金的市值,但是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手机延展的人工智能是比特,汽车的人工智能是原子,人工智能横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
人工智能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人才、数据、算力。
图片
5、最后
苹果这种壮士断腕的决策确实值得钦佩,苹果对汽车的研究投入了近十年,花费也得有几十亿美金,说放弃就放弃。
苹果再次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人不应该保持偶像包袱,要敢于卸下包袱,才能够做出伟大变革的创新,也才能够抓住这个时代的红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