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开发
观察者模式在许多场景下都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性能问题、循环依赖和执行顺序等方面的考虑。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在对象之间建立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将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一、使用场景

观察者模式在许多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当存在对象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并且需要实时通知和更新时,观察者模式非常适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使用场景:

  • 消息发布/订阅系统:观察者模式可以用于构建消息发布/订阅系统,其中消息发布者充当主题(被观察者),而订阅者则充当观察者。当发布者发布新消息时,所有订阅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执行相应操作。
  • 用户界面组件:在图形用户界面 (GUI) 开发中,观察者模式常被用于处理用户界面组件之间的交互。当一个组件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他依赖该组件的组件将自动更新以反映新的状态。
  • 股票市场监控:在金融领域,观察者模式可用于实现股票市场监控系统。各个投资者可以作为观察者订阅感兴趣的股票,在股票价格变动时即时收到通知。
  • 事件驱动系统:观察者模式也常用于事件驱动系统中,如图形用户界面框架、游戏引擎等。当特定事件发生时,触发相应的回调函数并通知所有注册的观察者。

以上仅是观察者模式的一些典型使用场景,实际上,只要存在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需要实现解耦和灵活性,观察者模式都可以考虑作为一种设计方案。

二、实现方式

观察者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核心角色:

  • 主题(Subject):也称为被观察者或可观察者,它是具有状态的对象,并维护着一个观察者列表。主题提供了添加、删除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
  • 观察者(Observer):观察者是接收主题通知的对象。观察者需要实现一个更新方法,当收到主题的通知时,调用该方法进行更新操作。
  • 具体主题(Concrete Subject):具体主题是主题的具体实现类。它维护着观察者列表,并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观察者。
  • 具体观察者(Concrete Observer):具体观察者是观察者的具体实现类。它实现了更新方法,定义了在收到主题通知时需要执行的具体操作。

下面是观察者模式的经典实现方式:

(1) 定义观察者接口:创建一个名为 Observer 的接口,包含一个用于接收通知的方法,例如 update()。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
}

(2) 定义主题接口:创建一个名为 Subject 的接口,包含用于管理观察者的方法,如 registerObserver()、removeObserver() 和 notifyObservers()。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notifyObservers();
}

(3) 实现具体主题:创建一个具体类实现 Subject 接口,实现注册、移除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在状态变化时调用 notifyObservers() 方法通知所有观察者。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final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private int state;

    public void setState(int state) {
        this.state = state;
        notifyObservers();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
        }
    }
}

(4) 实现具体观察者:创建一个具体类实现 Observer 接口,实现接收通知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方法。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ubject subject;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Subject subject) {
        this.name = name;
        this.subject =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name+" received notification");
    }
}

(5) 使用观察者模式:在实际代码中,我们可以创建具体的主题和观察者对象,并进行注册和触发状态变化。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ConcreteObserver observer1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1", subject);
        ConcreteObserver 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2", subject);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setState(10);
        // Output:
        // Observer 1 received notification
        // Observer 2 received notification

        subject.remove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setState(20);
        // Output:
        // Observer 2 received notification
    }
}

1.Java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观察者模式在Java语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JDK的 java.util 包中,提供 Observable 类以及 Observer 接口,它们构成了Java语言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使用 Observable 类以及 Observer 接口,优化之后的代码为:

// 具体观察者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
        // 设置每一个观察者的名字
        this.name = name;
    }

    /**
     * 当变化之后,就会自动触发该方法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
        if (arg instanceof Integer) {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 " 观察到 state 更改为:" + arg);
        }
    }
}
// 被观察者,继承 Observable 表示可以被观察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Observable {
    private int state;

    public ConcreteSubject(int state) {
        this.setState(state);
    }

    public int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public void setState(int state) {
        // 设置变化点
        super.setChanged();
        // 状态变化,通知观察者
        super.notifyObservers(state);
        this.state = stat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ate:" + this.state;
    }
}
public class TestObserv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被观察者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0);
        // 创建观察者
        ConcreteObserver ConcreteObserverA = new ConcreteObserver("观察者 A");
        ConcreteObserver ConcreteObserverB = new ConcreteObserver("观察者 B");
        ConcreteObserver ConcreteObserverC = new ConcreteObserver("观察者 C");
        // 添加可观察对象
        subject.addObserver(ConcreteObserverA);
        subject.addObserver(ConcreteObserverB);
        subject.addObserver(ConcreteObserverC);

        System.out.println(subject);
        // Output:
        // state:0
        subject.setState(1);
        // Output:
        // 观察者 C 观察到 state 更改为:1
        // 观察者 B 观察到 state 更改为:1
        // 观察者 A 观察到 state 更改为:1
        System.out.println(subject);
        // Output:
        // state:1

    }
}

2.Guava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Guava 中使用 Event Bus 来实现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com.google.common.eventbus.EventBus 提供了以下主要方法:

  • register(Object listener):将一个对象注册为事件的监听器。
  • unregister(Object listener):从事件总线中注销一个监听器。
  • post(Object event):发布一个事件到事件总线,以便通知所有注册的监听器。
  • getSubscribers(Class<?> eventClass):返回订阅指定事件类型的所有监听器的集合。

这些方法提供了事件的注册、注销、发布和获取监听器等功能,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使用 EventBus 进行事件驱动编程。

@Getter
@All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MyEvent {
    private String message;
}
@Slf4j
public class EventSubscriber {
    @Subscribe
    public void handleEvent(MyEvent event) {
        String message = event.getMessage();
        // Handle the event logic
        log.info("Received event: " + message);
    }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EventBus eventBus = new EventBus();
        EventSubscriber subscriber = new EventSubscriber();
        eventBus.register(subscriber);

        // Publish an event
        eventBus.post(new MyEvent("Hello, World!"));
        // Output:
        // Received event: Hello, World!   
    }

3.Spring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Spring 中可以使用 Spring Event 来实现观察者模式。

在Spring Event中,有一些核心的概念和组件,包括ApplicationEvent、ApplicationListener、ApplicationContext和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

(1)ApplicationEvent(应用事件):

  • ApplicationEvent是Spring Event框架中的基础类,它是所有事件类的父类。
  • 通过继承ApplicationEvent,并定义自己的事件类,可以创建特定类型的事件对象。
  • 事件对象通常包含与事件相关的信息,例如状态变化、操作完成等。

(2) ApplicationListener(应用监听器):

  • ApplicationListener是Spring Event框架中的接口,用于监听并处理特定类型的事件。
  • 通过实现ApplicationListener接口,并指定感兴趣的事件类型,可以创建具体的监听器。
  • 监听器可以定义在任何Spring Bean中,当所监听的事件被发布时,监听器会自动接收到该事件,并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

(3) ApplicationContext(应用上下文):

  • ApplicationContext是Spring框架的核心容器,它负责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和依赖关系。
  • 在Spring Event中,ApplicationContext是事件的发布者和订阅者的容器。
  • 通过获取ApplicationContext实例,可以获取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来发布事件,也可以注册ApplicationListener来监听事件。

(4) 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事件广播器):

  • 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是Spring Event框架中的组件,用于将事件广播给各个监听器。
  • 它负责管理事件和监听器之间的关系,并将事件传递给对应的监听器进行处理。
  • Spring框架提供了几种实现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的类,如Simple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和Async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用于支持不同的事件分发策略。

通过使用这些关键概念和组件,可以在 Spring 应用程序中实现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事件发布者(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可以发布特定类型的事件,而订阅者(ApplicationListener)可以监听和处理已发布的事件。ApplicationContext作为容器,负责管理事件和监听器,并使用ApplicationEventMulticaster来实现事件的广播和分发。

下面是使用 Spring Event 实现观察者模式的例子:

/**
 * <p>
 * 基础事件发布类
 * </p>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Event<T> extends ApplicationEvent {

    /**
     * 该类型事件携带的信息
     */
    private T eventData;

    /**
     *
     * @param source 最初触发该事件的对象
     * @param eventData 该类型事件携带的信息
     */
    public BaseEvent(Object source, T eventData) {
        super(source);
        this.eventData = eventData;
    }

    public T getEventData() {
        return eventData;
    }
}

这里定义了一个基础事件发布抽象类,所有的事件发布类都可以继承此类。

@Data
@Builder
@AllArgsConstructor
@NoArgsConstructor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eger user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
public class UserEvent  extends BaseEvent<User>{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8145130999696021526L;

    public UserEvent(Object source, User user) {
        super(source,user);
    }

}
@Slf4j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Listener {
    /*
     * @Async加了就是异步监听,没加就是同步(启动类要开启@EnableAsync注解)
     * 可以使用@Order定义监听者顺序,默认是按代码书写顺序
     * 如果返回类型不为void,则会被当成一个新的事件,再次发布
     * @EventListener注解在EventListenerMethodProcessor类被扫描
     * 可以使用SpEL表达式来设置监听器生效的条件
     * 监听器可以看做普通方法,如果监听器抛出异常,在publishEvent里处理即可
     */

    //@Async
    @Order(1)
    @EventListener(condition = "#userEvent.getEventData().getUserName().equals('小明')")
    public String lister1(UserEvent userEvent){
        User user =userEvent.getEventData();
        log.info(user.toString());
        return "小米";
    }

    @Async
    @Order(2)
    @EventListener
    public void lister3(UserEvent userEvent){
        log.info("监听者2");
    }
    @Async
    @Order(3)
    @EventListener
    public void lister2(String name){
        log.info("我叫:"+name);
    }
    
}
@Slf4j
@SpringBootTest
@RunWith(SpringRunner.class)
public class ObserveTest {
    @Resource
    private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
    @Test
    public void test() {
        applicationEventPublisher.publishEvent(new UserEvent(this, new User(1, "小明")));
        // Output:
        // User(userId=1, userName=小明)
        // 我叫:小米
        // 监听者2
    }

}

IDEA 中可以直接跳转到对应的监听器。

相比于 Guava Event Bus,Spring Event 在实现观察者模式时具有以下优点:

  • 集成性:Spring Event 是 Spring 框架的一部分,可以与其他 Spring 组件(如 Spring Boot、Spring MVC 等)无缝集成。这使得在一个应用程序中使用 Spring Event 变得更加方便和统一。
  • 注解驱动:Spring Event 支持使用注解来声明事件监听器和发布事件。通过使用 @EventListener 注解,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定义事件监听器方法,并且不需要显式注册和注销监听器。

三、优缺点

观察者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 解耦性:观察者模式能够将主题和观察者之间的耦合度降到最低。主题与观察者之间都是松散耦合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和修改,而不会相互影响。
  • 灵活性:通过使用观察者模式,可以动态地添加、删除和通知观察者,使系统更加灵活。无需修改主题或观察者的代码,就可以实现新的观察者加入和旧观察者离开的功能。
  • 一对多关系:观察者模式支持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一个主题可以有多个观察者。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消息的传递和广播,当主题状态更新时,所有观察者都能得到通知。

虽然观察者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 可能引起性能问题:如果观察者较多或通知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每个观察者都需要接收通知并执行相应操作,当观察者较多时,可能会增加处理时间和系统负载。
  • 可能引起循环依赖:由于观察者之间可以相互注册,如果设计不当,可能会导致循环依赖的问题。这样会导致触发通知的死循环,造成系统崩溃或异常。
  • 顺序不确定性:在观察者模式中,观察者的执行顺序是不确定的。如果观察者之间有依赖关系,可能会产生意外的结果。

综上所述,观察者模式在许多场景下都非常有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性能问题、循环依赖和执行顺序等方面的考虑。

责任编辑:赵宁宁 来源: Java随想录
相关推荐

2020-10-26 08:45:39

观察者模式

2024-02-19 13:11:38

门面模式系统

2024-02-26 11:52:38

代理模式设计

2024-01-29 12:22:07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2013-11-26 17:09:57

Android设计模式

2021-07-08 11:28:43

观察者模式设计

2024-02-23 12:11:53

装饰器模式对象

2024-01-30 13:15:00

设计模式责任链

2024-02-21 12:24:33

模板设计模式框架

2023-05-22 13:27:17

2024-02-04 12:04:17

2024-02-27 11:59:12

享元模式对象

2022-01-29 22:12:35

前端模式观察者

2024-02-22 12:13:49

适配器模式代码

2024-02-20 12:09:32

模式工厂方法接口

2015-11-25 11:10:45

Javascript设计观察

2021-09-06 10:04:47

观察者模式应用

2009-03-30 09:39:04

观察者思想换位设计模式

2024-06-04 13:11:52

Python行为设计模式开发

2022-05-05 16:47:24

Docker网络空间容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