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网络,各打各的算盘

网络 网络管理
在眼花缭乱的企业发布和洋洋洒洒的政府文件中,我发觉算力基础设施应该怎么搞,“算力网络”该怎么建,似乎产业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国家发改委,各方的想法出入还是挺大的。

近年来,数字化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尤其是去年以来,AI的兴起带动了产业对算力需求的大爆发,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话题。

一方面是需求侧对算力供给提出了更多要求,智能算力的重要组件GPU被卡着脖子;另一方面国家的双碳战略要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强调算力建设不能简单粗暴。于是“东数西算”“算力网络”这些新名字新概念频频出现,数字化产业出现了巨大的商机。

在眼花缭乱的企业发布和洋洋洒洒的政府文件中,我发觉算力基础设施应该怎么搞,“算力网络”该怎么建,似乎产业界并没有达成共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国家发改委,各方的想法出入还是挺大的。

【电信运营商的算力网络】

我最早看到“算力网络”这个名字,是在中国移动那里。

杨杰在中国电信工作时,就一直坚持推进“云网融合”战略,把天翼云做成了电信运营商里最亮眼的云业务。

2019年调任中国移动董事长之后,最初的业务方向还是以5G为核心,借助在无线通信领域形成的强大优势进行数字化能力的拓展。

自2021年的下半年起,发展方向逐渐调整为“连接+算力+能力”的组合,“算力网络”频频出现在中国移动的文档中。

据报道,中国移动首次与算力一同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19年10月召开的ITU SG13全会上。当时中国移动主导的“算力感知网络的需求及应用场景”立项获得全会通过,成为算力感知网络首个国际标准项目。而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2021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出的《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早在2019年11月,联通就发布过《中国联通算力网络白皮书》,只不过那个时候业界对算力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相对弱势的联通声音比较小,并没有在产业界引起太大反响。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ICT产业的不断进化,2G时代开始如日中天的电信运营商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云计算兴起之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在这一领域纷纷落败,曾经是业界标杆的美国运营商放弃了公有云业务,欧洲的ICT企业更无力和美国的云计算公司竞争,只有中国的三家运营商还在产业界的嘲笑中以及互联网公司的压力下苦苦支撑。

为维持云业务的生存,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普遍采用“云+网”的组合模式,试图利用自身在网络方面的优势,把连接类的业务与云业务相结合,形成企业客户数字化基础能力底座。这样的能力组合对于ToC的数字化以及互联网原生企业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传统行业,尤其规模较大、横跨多地的客户,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如今发展算力基础设施的呼声颇高,电信运营商认为这是新的发展机遇:

电信运营商具有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的能力,而且自身就拥有大量的机房局点资源,通过改造和扩充,使基础设施不仅提供连接和云计算能力,还可以提供客户需要的算力和存力;再结合覆盖全国的传输网络,提供优质、可靠、足量的算网一体化服务。

如果再往前进一步,那就要通过对算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智能化能力编排,持续优化连接和算力的组合模式,提升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因此,电信运营商雄心勃勃地认为,立足于现有的能力基础和资源优势,把算力网络作为崛起的重要抓手,未来可以重新夺回数字化产业的主导权,再创辉煌。

所以在电信运营商的眼中,算力网络是为应用提供数据和算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其本质还是网络。这张网能把连接转化为数据,为客户调用算力和存力,为数字化应用的开发与运营奠定基础。

【互联网云公司的算力网络】

如今互联网公司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风光无两了,ToC业务见顶、资本运作受阻、技术和产业创新都遇到了瓶颈,再加上国内外形势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相对于疫情之前,如今的互联网公司着实低调了很多。

近段时间,互联网公司的公有云业务发展遇到了一定挫折:发展速度下滑,客户规模触顶,流失的客户中有的是被别的云平台挖走,有的转投私有云。由于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状况难以为继,资金不足以支持全方位的扩张,边缘化拓展性的业务收缩,降本增效的乌云笼罩在员工的头上,维系庞大的体系稳定运行并非易事,风险频出。

云业务怎么走下去?如果只是在IaaS层面竞争,同质化竞争将非常惨烈。面对家大业大皮糙肉厚的电信运营商,当初那套“补贴换市场,形成垄断后再盈利”的模式根本行不通。而且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关注效率,虽然能在重点事件上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办大事,但遇到电信运营商这种营销渠道广覆盖,层层下沉到基层的运营模式,长期看并不占优势。

所以互联网公司做云业务,就要立足于技术优势,以及在市场上灵活走位的能力,和巨无霸展开差异化竞争。

互联网公司并不喜欢统一标准,因为在IT和互联网圈,基于自身的利益推行事实标准是最有利的。谁先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技术能力,后来者要想合作对接,就只能采取跟随策略,遵从前者制定的标准。这样不仅领跑者更容易持续领先,而且加大了合作伙伴进行平台迁移的成本:在A平台上做的开发,迁移到B平台需要额外的成本,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多花一份钱呢。

基于事实标准发展业务,需要强大的产业生态支持,如果没有人陪你玩,做出的标准无人响应,那钱就白花了。所以在企业相对弱势和渺小的时候,并不适合这种高举高打的套路,IT和互联网领域里常见的现象是强者恒强:你的实力越强,商机越多,合作伙伴越积极,生态圈子就越接近成功。

单从成本角度看,客户和应用开发者是希望云平台提供能力是统一标准的。如果所有云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能力都是一样的,竞争的同质化程度高,那客户和开发者就会在与平台的博弈中占据主动,迫使平台陷入价格竞争。

IT产业的开放性极强,技术领先取得的优势很难长时间保持,冥思苦想出来的新东西,可能很快被竞争对手察觉和模仿。失去溢价能力的云,还会剩啥油水?

所以,互联网公司只能从技术和服务方面入手,不断在PaaS层打造平台的差异化优势,为应用开发者和数字化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引导合作伙伴在使用同质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调用平台能力。对平台提供的差异化能力依赖性越强,合作伙伴离网转投其他平台的概率越低,把产业生态做起来,云平台就能夺回竞争的主导权。

如今,“算力网络”给互联网公司提供了拓展云业务的新机会:借助打造数字化基础设施的产业发展机遇,实现云资源池的分布式建设和联网,通过资源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调用降低成本,利用自身的技术能力持续优化全网运营管理,对外形成可随用户需求灵活调整的云计算能力输出。

所以对于互联网云公司来说,算力网络是支撑数字化应用的分布式云计算底座。他是云计算平台的升级版,通过能力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组合降低云服务的供给成本,进而提升云业务的使用规模。

【发改委心中的算力网络】

发改委的全称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负责制定和发布产业政策的重要政府部门,对于算力网络的理解与设想隐藏在各种文件中,往往需要深入分析才能解读出来。

2021年5月,发改委会同网信办、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门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其中首次提到“东数西算”工程。当时这一文件的重点是算力枢纽建设,涉及网络的内容只有重点工作里的“互联互通”一项。

此后的两年多里,有关文件大都聚焦在算力枢纽的建设,直到去年底发布《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算力网”这个名字闪亮登场。

不难看出,发改委现在是把历史的成功经验、跨行业的实践案例应用到了数字化领域。此前做过南水北调,西电东输,如今做东数西算,驾轻就熟。

而且,信息产业的领导和专家在介绍算力的时候,经常将算力比作电力,把算力基础设施往公用事业上靠,认为将来的算力输出就像水电一样,做到即开即用。所以把电力和水力的调度管理模式复制到东数西算,将电力改革方案移植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从发改委的视角看,顺理成章。

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电力市场体系,把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实现发电、送电和售电分离。那么,发展算力是否可以将算力的供给和传送进行分离?前者是“算力枢纽节点”,后者是“算力网”,再利用“东数西算”来平衡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冲突,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全国一体化的算力基础设施。

按照发改委文件中的设想,算力基础设施应该是解耦的。

第一层解耦,是算力枢纽中心与算力网的解耦。参考电力改革方案,一部分企业和单位负责通用算力、智能算力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另一部分企业负责实现高带宽、低时延,支持异构和跨域传输的算力网建设和运营。

这与电信运营商的想法有冲突。

第二层解耦,是推进算力供给的标准化,降低应用开发者和客户使用算力过程中的迁移成本。由产业专家牵头制定算力并网标准,促进算力服务的标准化、普惠化,提升算力资源的易用性;加强多元化算力互联互通和统一服务,促进算力供给、调度、使用及结算智能化,提升中小企业算力使用便利度以及用户使用各类算力的易用性。

这与互联网公司的想法不一致。

那么如果传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供应商不配合,会不会导致规划落空呢?我们在发改委的文件中看到了如下内容:

“支持培育专业化算网运营商,加强算力与网络在运行、管理及维护的全环节运营管理,探索统一度量、统一计费、统一交易、统一结算的标准体系和算网协同运营机制,打造供给高效化、调度机制化、运营智能化的算力服务新生态。”

“探索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原型技术实验场,加强算力网技术标准研制,支持产学研各方开展算力网共性技术研发及试验推广。探索新型研发模式,集聚高端技术力量,组建国家级算力网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开展分布式算力并行调度、异构算力调度等关键技术“揭榜挂帅”,培育算力产业生态。发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作用,推动算力调度、算力结算等领域标准规范制定及推广。”

产业蛋糕这么大,你不想做,有的是人愿意干呢,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所以对于发改委来说,算力网络虽是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但结构是松耦合的,最终要实现在低碳环保的约束下发展数字化,以及利用价廉物美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数字化的目标。

【结语】

出台产业政策,超前性地打造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再以低价格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拉动产业发展,这是中国发展产业经济的重要经验。大规模的高铁建设为沿线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爆发,都是成功案例。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建设“东数西算”为特征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将有效降低数字化所需要的算力成本,为数字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创造条件。

那么退一步说,如果东数西算没有达成想象中的目标,最差也不过就是基础设施的效能不佳,没能将算力成本大幅降下来。即便如此,如果在应用侧能够创造出较大的价值,数字化照样会蓬勃兴起,做大的蛋糕仍然会让参与的玩家收获满满。

只是在现阶段,看清楚路线图之后,局外人可以静观其变,等待几年之后的结果;但身在其中者,必须做出抉择。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尚儒客栈
相关推荐

2010-08-16 13:45:11

企业级操作系统云计算与虚拟化

2022-08-05 20:17:44

算力网络计算与网络

2022-06-27 09:58:58

云网关SDN技术庭用户面

2022-08-12 08:03:59

算力网络算力网络

2024-09-27 13:00:05

智算中心人工智能云计算

2023-11-04 20:09:13

算力网络RDMA

2023-12-18 08:36:50

算力网络

2022-07-21 14:55:24

算力

2023-09-24 19:17:57

负载均衡网络

2022-02-08 07:52:17

算力数字化转型信息基础设施

2022-03-18 17:34:32

新华三

2022-05-24 16:10:51

元宇宙

2022-06-08 09:33:08

运营商算力网络东数西算

2023-11-15 18:55:27

2023-07-28 13:02:18

算力网络网络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