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美国人又搞了一个垄断的生态系统

开发 前端
英伟达开发了世界上性能最强的GPU,又有着CUDA这个宽广的护城河,照理说,国内厂商是没啥办法的,不用也得用。

去年AIGC大火,程序员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最上层,而忽略了提供算力的最底层:GPU。

不过这也正常,就像很少人直接针对CPU编程一样,直接针对GPU编程的人也不多。

但是了解一下GPU编程,绝对大有好处。

今天先聊聊GPU编程,然后再聊聊一个CUDA这个新的生态系统,对编程细节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

对了,文末还有免费送书的福利。

CPU vs GPU

图片图片

CPU的设计目标是“尽可能地降低延时”

(1) 强大的ALU(算术逻辑单元),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运算。

(2) 巨大的Cache:加快指令和数据的存取速度

(3) 复杂的逻辑控制:当程序员有多个分支,它可以通过分支预测来降低延时。

GPU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实现大吞吐量”

(1) ALU 简单,但是超级多

(2) Cache很小

(3) 逻辑控制简单。

如果把GPU的单个核心比作小学生,那一个CPU的核心就是老教授。

如果要做微积分,几千个小学生也比如上老教授。

但是,如果只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几千个小学生同时做(并行计算),那效率肯定要比老教授高。

老教授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是碾压小学生的,但是对于没有那么复杂的任务,还是顶不住人多。

把串行改成并行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展示一下:

int a[] = {1,2,3,4,5,6,8,9,10};
int b[] = {11,12,13,14,15,16,17,18,19,20};
int c[10];




int main() {
    int N = 10;  // Number of elements
    for (int i = 0; i < N; i++) {
        c[i] = a[i] + b[i];
    }
    return 0;
}

这段简单的代码大家都能看懂,CPU在执行时会做一个循环,然后把两个数组对应的元素进行相加,结果存到数组c中。

由于是顺序处理的,如果数组非常大,就会比较耗时。

如何把它改成并行计算呢?

数组中有10个元素,我们可以创建10个线程,把每个线程扔到一个GPU核心中去运行。

图片图片

程序员该怎么写代码,来表达这个想法呢?

CUDA

英伟达的CUDA是一个并行计算平台,可以让程序员可以通过C、C++等语言在GPU上并行执行代码。

图片图片

在CUDA中,把CPU所在的部分叫做Host,GPU称为Device,它们之间通过总线相连。

图片图片

对于之前的例子,CUDA代码是这样的:

__global__ void vectorAdd(int* a, int* b, int* c){
    int i = threadIdx.x;
    c[i] = a[i] + b[i];
    return;
}

估计大部分小伙伴都能猜出来这段代码的含义。

a,b分别是两个要想加的数组,c用来保存结果。

__global__应该是个指示符,表示这段代码是个“内核函数”,要被放到GPU上来执行。

threadIdx是个什么东西?

似乎是个线程的索引,找到这个线程的index以后,取出a,b中index对应的值,加起来放到c中。例如index是0,那就取出a[0],b[0]加起来,放到c[0]中,这就实现了我们之前的想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a,b,c不是Host的内存,而是Device(GPU)的内存,所以我们得把原始的数据复制到GPU中。

1. 先在GPU中分配内存

int* cudaA = 0;
int* cudaB = 0;
int* cudaC = 0;
// 使用cudaMalloc在GPU中分配内存
cudaMalloc(&cudaA,sizeof(a));
cudaMalloc(&cudaB,sizeof(b));
cudaMalloc(&cudaC,sizeof(c));

2.然后把原始数据从Host复制到Device(即GPU)中

//注意第4个参数,是从Host 到 Device
cudaMemcpy(cudaA, a, sizeof(a), cudaMemcpyHostToDevice);
cudaMemcpy(cudaB, b, sizeof(b), cudaMemcpyHostToDevice);

3. 调用内核函数

vectorAdd <<<1, sizeof(a) / sizeof(a[0])>>> (cudaA, cudaB, cudaC);

调用vectorAdd的时候,被<<< >>>包围起来的部分是配置参数,这里指定了一组10个线程(数组长度为10)。

这10个线程会被放到10个GPU核心中去执行,他们的索引是从0到9。

所以在vectorAdd函数中可以通过threadIdx.x引用到当前线程的索引,例如9 , 那就知道当前线程要做的事情:把a[9]和b[9]加起来,放到c[9]中。

这样10个GPU核心就是同时执行10次加法,速度飞快。

4. 把结果复制回Host

// 注意第4个参数,是从Device 到 Host
cudaMemcpy(c, cudaC, sizeof(c), cudaMemcpyDeviceToHost);

小伙伴们肯定已经意识到了,这里边有个核心的概念:Thread(线程),每个线程都会被映射到一个GPU核心去执行。

图片图片

多个Thread可以组成一个块(Block),被映射到多个核心

图片图片

多个Block又形成一个Grid,被映射到整个CPU

图片图片

在启动内核函数的时候,需要指定配置参数,它的格式是:

kenerl_function<<<grid_size,block_size>>>

就是告诉CUDA,这次运行的grid的size和block的size,在我们的例子中vectorAdd<<<1,10>>>表示的意思是:Grid中只有一个block,这个block中有10个Thread。

Grid和Block都可以是1维,2维,3维的,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

CUDA生态

前面介绍的是CUDA的冰山一角,希望小伙伴们对CUDA,对GPU编程有个初步认识。

大家也肯定意识到了上面很多cuda开头的各种函数,上层的应用一旦开始使用它们,基本上就和英伟达的CUDA生态绑定了。

图片图片

在CUDA发展过程中,一个斯坦福的博士生起到了关键作用。

1999年,Nvidia发布了一块叫GeForce的显卡,它的图形处理性能非常出色,非常适合《雷神之锤》游戏。

这时候,斯坦福博士Ian Buck出场了,他疯狂地将32块GeForce显卡连接在一起,再加上8台投影仪,实现了8K分辨率的《雷神之锤》。

玩归玩,他还研究了一下GeForce显卡自带的一个非常原始的编程工具,随后在DARPA的资助下,实现了在GPU上进行通用并行编程。

随后他便加入了英伟达,负责英伟达超级计算包(就是CUDA)的开发。

英伟达的黄教主认为超级计算在未来必将平民化,英伟达要通过CUDA成为领先者。

CUDA的软硬件开发耗资巨大,当2006年正式推出的时候,科技界反应冷淡,认为英伟达瞄准了一个小众的市场,数十亿美元投资有可能打水漂。

英伟达为了推销CUDA,在金融、石油勘探、分子生物等方面孜孜不倦地寻找客户,但都没有起色。

CUDA发展艰难,没有关键应用,缺少重要客户支持。

2008年底,英伟达的股票下跌了70%。

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Hinton团队仅用4个GTX580显卡,利用CUDA技术进行训练出的神经网络,获得了ImageNet比赛的第一名!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彻底被引爆了。

黄仁勋的“赌注”成功了,他在一封邮件中说道:....我们不在是一家GPU公司了,我们是一家AI公司.....

英伟达开始和Google,Facebook等公司合作,推广开源AI框架TensorFlow、PyTorch,当然,它们都构建在CUDA之上。

图片图片

CUDA彻底统治了AI市场,随后CUDA又发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爆火,英伟达的GPU供不应求,被抢爆了,GPU和CUDA一起攻城掠地,无人可挡。

经过17年的发展,继Windows+Intel , Android + ARM之后,又一个庞大的生态形成了。

这个生态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牢牢占据了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之处,CUDA的设计基本就是英伟达硬件形态的抽象。

如果其他GPU厂商想兼容CUDA,就得跟随英伟达的硬件路线,亦步亦趋,相当难受。

如果想重建一套新的生态和API,就会遇到那个老大难问题:软件生态。

英伟达开发了世界上性能最强的GPU,又有着CUDA这个宽广的护城河,照理说,国内厂商是没啥办法的,不用也得用。

但是美国政府送上了神助攻,继A100及H100,连中国专供的“阉割版”A800和H800也不让卖了,禁令甚至波及到了消费级的4090。

原来大家都用英伟达,根本看不上国内产品,现在好了,不得不选国内GPU,比如华为昇腾。

虽然性能差一些,编程接口难用一些,但有总比没有强。

去年11月,百度已经下令将“文心一言”使用的芯片,改向华为芯片,并且为200台服务器购买了1600颗华为昇腾910B AI芯片。

360也表示,采购了华为1,000片左右的AI芯片,和华为合作将AI框架移植到华为昇腾910B的AI芯片。

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反馈、改善,国产的人工智能芯片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么发展下去,国内肯定会建立起自己的GPU生态,也会有自己的CUDA。

责任编辑:武晓燕 来源: 码农翻身
相关推荐

2012-10-23 14:01:21

Yibo 客户端已经停

2020-06-28 08:21:11

物联网生态技术

2011-12-09 11:02:52

NoSQL

2024-04-07 00:00:01

TypeScript语言REST

2019-01-13 15:00:52

区块链生态系统

2009-12-25 14:49:55

2021-11-23 20:54:34

AI 生态系统

2012-04-25 10:52:30

生态系统AppleGoogle

2011-05-19 15:15:39

Oracle生态系统

2022-01-06 18:21:00

Hadoop生态系统

2015-04-01 11:23:23

2010-05-12 11:16:00

SAP

2013-11-04 16:57:21

Hadoop大数据Hadoop生态系统

2022-05-19 10:15:01

生态系统IT创新CIO

2021-08-09 23:53:50

排序中国

2010-06-03 18:59:59

未来网络MX 3D路由器Juniper

2020-06-02 21:02:48

物联网硬件威胁物联网安全

2023-10-11 15:11:08

智能建筑人工智能

2022-02-25 11:09:16

区块链技术生态系统

2017-08-02 13:08:30

物联网生态系统边缘计算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