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Meta和IBM牵头,总计50余家科技公司、高校和机构共同成立了——AI联盟(AI Alliance)。
在联盟的成员里,有不少老牌科技公司:AMD,英特尔,戴尔,甲骨文,索尼,以及在AI浪潮之后崛起的初创公司:Hugging Face,Stability AI。
成员中的高校主要来自美国,包括了很多计算机领域的知名院校,比如UC伯克利,耶鲁,康奈尔,UIUC,纽约大学等,也有不少在美国之外声誉很高的大学:帝国理工,苏黎世联邦理工,东京大学,希伯来大学等高校。
组织成员甚至还包括了像NASA这样的政府机构。
根据Meta官方的说法,联盟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持开放创新(Open Inovation)和开放科学(Open Science)」。
IBM高级副总裁兼IBM研究院院长Darío Gil表示:「如果你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将由两个、三个或五个机构决定,那你就错了。」
「我希望它(联盟)能让人们更加清晰和自信,相信开放创新的世界是一个值得投入的世界。」
根据AI联盟官方的数据,这50多个机构汇集了每年超过80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研究机构的学生超过40万人,公司员工超过100万人。
从联盟组织发起人的官方表态就能明显看出,联盟成立的目的就是大力推进AI领域的开源,希望将所有愿意参与到AI开源的组织和机构聚合到一起,形成对抗AI闭源巨头的合力。
联盟成立的首要工作,是将发布一个用于评价人工智能安全性和模型验证的基准测试工具。
开源AI「复仇者联盟」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从技术路径上也分裂成「开放」理念持不同观点的两大阵营。
人工智能开源的倡导者表示,开源促进了创新,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透明度,而反对者则认为,开源这些强大的技术会使它们容易被滥用。
很多OpenAI的批评者认为,所谓「开放」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那么开放,而且这个词已经更多地成为营销方式,而不是对于技术的客观描述。
当OpenAI在大模型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之后,它就慢慢的从最初的形态——追求开放人工智能的非盈利组织,转变成为了估值900亿的闭源AI企业。
而「AI联盟」的使命听起来与OpenAI的最初使命很相似——行业和学术界联手创造开放、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联盟牵头企业之一IBM人工智能研究副总裁Sriram Raghavan就明确表示:
该联盟的动机实际上是将一批机构和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他们真正相信开放式创新、开放式讨论、开放式技术、开放平台、甚至是以开放方定义安全性的、开放的基准测试方式、交换数据的方式,坚信开源实际上就是推进技术并广泛提供利益的正确方式。
但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一下「AI联盟」的名单中缺失了哪些AI行业中知名的高校和企业,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大部分最领先的机构和组织都没有在名单之上。
近10年来对AI技术贡献最大的公司谷歌,最近一年AI赛道上最为激进的传统巨头微软,掌握所有AI公司命脉的英伟达,目前AI行业中最知名的初创独角兽,OpenAI,Anthropic等都没有加入联盟。
计算机和AI领域最知名的几所高校,也没不是联盟的创始成员:斯坦福,麻省理工,CMU。
而且,像Hinton,Benjio等AI技术的泰斗级人物,都来自于加拿大的机构,而整个联盟的创始成员中却没有任何一个来自加拿大的机构。
除了英伟达之外,大部分没有加入「AI联盟」的公司,某种程度上都在开发行业领先的闭源模型。
——所以,这个「AI联盟」多少有点像一些稍显弱势的组织集结起来进行反抗的「复仇者联盟」。
可以说,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闭源」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领先。在商业竞争之中,为了守住自己的领先优势,将技术封闭起来也许是最为方便的手段。
而当「AI联盟」成功地将这些开源的支持者连接到一起之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组织,也许在不久之后,「开源和闭源」之间的实力对比,就会慢慢发生变化。
Meta、IBM共同牵头
Meta和IBM被认为在AI联盟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BM表示,自8月以来就一直与Meta合作,筹划建立这个联盟——「将那些没有像OpenAI一样成为众人瞩目的组织,聚集在一起」。
IBM高级副总裁兼IBM研究院院长Darío Gil表示,「坦率地说,我们对过去一年关于人工智能的整体辩论有点不满意,这些讨论并没有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自一年前OpenAI的ChatGPT推出以来,生成式AI已经超越了技术叙事的范畴。
OpenAI及其竞争对手(如Anthropic和Cohere),在开发高级AI模型方面在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推出过「深蓝」的祖师级公司,IBM在当今的AI发展上却不太顺利,之前的Watson系统并未取得成功,随后又推出了全新的平台——Watsonx。
IBM表示,人工智能联盟将与Apache基金会和Linux基金会等开源基金会合作,加强和启动开源软件项目,但其使命和范围比这些基金会更广泛。
与IBM一样,Meta自己的AI模型也处于落后位置,不过由于开源了Llama系列的大模型而受到开源社区的追捧。
「复仇者联盟」的许多成员都是拥有自己的AI产品的公司,对于其中的许多成员来说,企业的技术水平支撑着收入的增长。
根据研究公司预测,今年全球企业仅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上的支出将接近160亿美元,到2027年将达到1430亿美元。
在2023年到2027年的四年中,生成式AI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是全球IT支出的近13倍。
除了「开源」带来的声势和支持以外,大公司之间的联合还可以带来另一个好处。
自11月下旬OpenAI发生剧变以来,企业开始考虑拥有更多的AI产品供应商,以降低与单一供应商合作的风险。
而人工智能联盟的成立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减轻在供应商方面的风险——「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更加分布式的方法,但更具弹性,因为没有一个机构可以破坏开放引擎的成功」。
不过,这完全取决于他们执行得如何,人工智能联盟将需要一个由集成的人工智能硬件、软件和其他工具组成的解决方案。
AI联盟将重点关注六个领域,包括监管和安全,而作为近期举措,联盟将发布一个用于人工智能安全和模型验证的基准测试工具。
联合对抗英伟达?
GPU卖疯了的英伟达,毫无疑问是当前芯片制造商领域的主导者。
谁能想到相互斗争了几十年的英特尔和AMD,有一天会走到一起联手对抗英伟达呢?
英伟达的护城河是其软件生态系统,包括适配当下的AI计算和科学计算、包括开发者社区、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广泛的合作关系(如亚马逊云科技,谷歌,微软,甲骨文,戴尔,HPE和联想)。
分析师表示,拥有AMD、英特尔和Cerebras等成员的人工智能联盟,将帮助联盟内部的芯片制造商,和硬件加速器软件提供商,与英伟达抗衡,慢慢培养自己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IDC性能密集型计算研究副总裁Peter Rutten说,「AMD、Cerebras、IBM 和英特尔都与英伟达竞争,但由于英伟达的软件实力,它们都过得很艰难。因此,该联盟提议开发一个开源软件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与专有的CUDA生态系统一样丰富。」
去年10月,AMD宣布计划收购开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软件提供商 Nod.ai,以提升自己在AI方面的能力,加强与英伟达的竞争。
今年AMD也宣布了自己最新的AI芯片,并与英伟达的H100进行比较。
而IBM也在今年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NorthPole,这是一种全新结构的高能效芯片,在图像分类或音频转录等方面,效率是 GPU 的 35 倍。
——话说回来,联盟里不仅有AMD、英特尔和IBM,还有其他多家硬件厂商,他们能把意见统一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