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联网平台而言,基础是搭建IOT数据底座平台。IOT数据底座是指用于支撑物联网应用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基础设施。它通常由分布式存储系统、时序数据库集群和存储管理组件组成。
- 分布式存储系统:用于集中存储持久化的数据和日志,数据采用三副本方式存放,对上层应用透明。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
- 时序数据库集群: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时序数据,如设备产生的实时数据等。集群采用三节点的复制集模式,存储和管理集群元数据,以保证元数据的高可靠性。
- 存储管理组件:这部分组件用于配置和管理整个IOT数据底座,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容灾等功能。
在面对AIoT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中,IOT数据底座需要应对每天数GB甚至数TB的时序数据,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压缩技术,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压力。例如,GaussDB(for Influx)对数据采用列式存储,相同类型的数据被集中存储,更有利于数据压缩。在压缩算法上,相比原生的InfluxDB,重点针对Float、String、Timestamp这三种数据类型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对于企业而言,IOT数据底座是工业互联网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如何保障数据的高可靠性就显得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 可靠的传输协议:选择可靠性较高的传输协议,如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或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 数据冗余检测:通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校验码或者采用纠错编码等技术,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 数据丢失处理:当数据传输中发生丢失情况时,可以采用数据缓存、重传或者容错机制等策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冗余备份和故障转移策略:为了检测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可以使用冗余备份和故障转移策略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定期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和修复,以保证存储的数据不受损坏。
对于IOT数据底座的进阶功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数据平台下一站:未来,作为中台的底座,数据中台将从数据智能到智能数据,“湖仓一体”满足架构灵活升级、“智能数仓”解决超大规模下的数据管理难题、“智能查询”极大降低数据分析门槛、AI的云原生化/规模化/标准化与普惠化让其成为大数据的终极出口,不断加速大数据与AI一体化的融合。
- 智能无线连接与软硬一体高可用网络服务:使流量资源一键接入,行业方案一秒定制,无线设备一键上云,智能运维一步排障;高性能异构边缘框架3.0:提供百KB级动态可裁剪推理引擎,覆盖ARM、MIPS、 x86等主流CPU架构,支持11+异构硬件平台;设备应用框架:融端入云,简化低资源设备应用开发;物联网资产安全管理:从设备资产到数据资产,数据可信上云、上链,全链路安全防护。
- IoT数字孪生引擎提供毫秒级实时交互,十万级点位建模,高精准的分析能力。
案例介绍
阿里云IoT携手博泰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合作。博泰作为车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与阿里云IoT合作构建了基于IOT数据底座的智能座舱系统。
该系统将阿里云IoT的IOT数据底座与博泰的智能座舱方案结合,实现了车辆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这些数据包括车辆运行状态、驾驶员行为、乘客信息等,通过阿里云IoT的IOT数据底座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应用开发和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在这个案例中,阿里云IoT的IOT数据底座提供了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基于IOT数据底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博泰的智能座舱方案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和个性化的功能和服务,提高了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多种设备和平台的接入,包括车载设备、手机、平板等,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共享和服务。这种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