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 | 李睿
审校 | 重楼
在过去的Web应用信息系统开发中,用户认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功能模块。用户认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和登录认证。在以往的开发方法中,用户认证功能模块实现的常见方式是使用电子邮件和短信进行验证。很多用户的电脑都安装了摄像头,采用摄像头可以充分利用人脸识别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用户认证。而使用FaceIO的JavaScript库在Web应用程序项目中可以实现用户身份验证。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第三方人工智能服务接口开发Web应用项目的用户登录模块。Web应用程序项目的源代码已上传到GitHub,并基于MIT协议。没有任何限制。
本项目是一个简单完整的Web微服务系统。本项目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法,使用不同的项目文件路径。
这个Web项目的源代码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是一个完整的Web应用程序信息系统。前端开发使用React,后端开发使用Java和SpringBoot,数据库使用MySQL。第三方AI业务接口使用FaceIO。FaceIO提供了一个在线JavaScript库,可以在前端代码中直接引用。前端引用FaceIO库之后,添加少量代码即可轻松实现人脸认证,在与后端集成后,即可实现完整的用户认证。前端界面使用CoreUI免费模板。
FaceIO的使用并不局限于浏览器。它可以在任何浏览器上运行,包括IE、Chrome、Firefox和Safari。而且,所有人工智能业务处理都是在FaceIO的服务器上完成的,所以FaceIO需要能够访问用户当前浏览器上的摄像头。
如何在前端React框架中使用FaceIO库
步骤1:安装和配置Node.js环境
从Node.js官方网站下载对应版本的Node.js压缩包。这里使用的版本是V18.0.0。如果用户想运行发布的这个开源网络项目,最好也使用V18.0.0。由于Node.js版本的迭代速度相对较快,如果使用其他版本,这一开源Web项目中使用的本地JavaScript库可能不兼容,可能无法运行。
在下载Node.js压缩包之后,将压缩包解压到英文目录下。因为使用IntelliJ IDEA开发前端React,所以需要在IntelliJ IDEA中配置Node.js和NPM,并指定Node.js的安装目录。
在Intelli J IDEA中配置Node.js和NPM后,用户可以通过IntelliJ IDEA工具创建ReactApp项目。
步骤2:在FaceIO中申请公共ID
FaceIO提供了一个在线JavaScript库。如果想使用FaceIO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则需要为其APP申请一个公共ID。在登录之前,首先注册一个帐户,然后根据项目创建一个应用程序以获得公共ID。这个公共ID需要写在ReactApp项目的代码中。在申请公共ID时,FaceIO将为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免费的公共ID版本,并对使用次数进行限制。
步骤3:在React应用程序项目中使用FaceIO
外部JavaScript库地址由FaceIO提供。
在引入fio.js之后,定义常量就可以使用了。代码如下所示:
fioab497是应用注册后的公共ID。用户需要替换应用程序的公共ID。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面代码React的钩子函数useEffect()中,有一行代码//eslint-disable-next-line。如果用户已经在开发环境中安装了eslint插件,则需要添加这行代码。如果没有这行代码,eslint检测将认为存在错误。错误提示如下:
在开发环境中,Web项目将无法运行。因此,需要添加这一行注释代码来让eslint跳过下一行代码的检测。
FaceIO提供了人脸注册函数enroll()。代码的使用方式如下:
在上面的代码中,函数enroll()以JSON字符串格式输入数据,并传递给FaceIO的人工智能接口。UserInfo是FaceIO人脸验证后返回的数据对象。handllogin()是一个用户定义的函数,用于在接收到FaceIO返回的数据对象后与后端通信。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开发情况,设置其他自定义函数来处理FaceIO返回的数据对象。
在函数enroll()输入的JSON字符串格式数据中,还可以添加自定义JSON字符串数据。代码如下所示:
payload是FaceIO可以返回的数据节点。在“有效负载”中,可以添加需要返回的JSON格式数据,并根据开发需求定制数据内容。
调用函数enroll()后,浏览器将显示FaceIO提供的人机交互用户界面,并在浏览器提示符下启动摄像头。需要点击“是”。FaceIO提供的用户界面会自动在当前摄像头前确认用户的脸两次,并要求当前用户确认两次PIN码的设置。输入的PIN码将用于面部认证。
FaceIO提供了人脸认证函数authenticate()。代码的使用方式如下:
在调用authenticate()函数之后,浏览器将显示FaceIO提供的人机交互用户界面,启动摄像头,并要求当前登录用户输入人脸注册时设置的PIN码。
根据FaceIO返回的数据,自定义函数handleLogin()被传递到后端。后端接收数据,分析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前端。前端执行后续业务逻辑。如果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端将向前端返回令牌数据。在前端确认登录成功后,页面跳转到Dashboard完成整个用户身份验证过程。
前端接收到令牌数据后,将令牌数据保存在用户当前浏览器的会话存储中。在会话存储中自定义了一个名为“Authorization”的项来存储令牌数据。保存令牌数据的函数代码如下:
获取Token数据的函数代码如下:
已经在系统中设置了自动加载令牌数据。在后续的业务处理中,当访问后端API时,令牌数据将自动放置在请求头的授权中。代码如下所示:
如何在后端完成用户认证
在Web项目中,使用SpringBoot作为后台,开发语言为Java 1.8。在Spring框架中,创建一个处理用户登录身份验证的控制层类。这个LoginController类也是一个用于处理用户登录身份验证的API接口。代码如下:
在上面的代码中,@RequestMapping("/login")表示整个LoginController类的API路径。
@PostMapping("/signUp")表示用户注册的API路径,接收POST数据请求,使用函数signUp()处理用户注册。完整的API路径是/login/signUp。
@PostMapping("/signIn")表示用户身份验证的API路径。它接收POST数据请求。函数signIn()用于处理用户身份验证。完整的API路径是/login/signIn。
在函数signUp()或signIn()中,解析前端React传递的JSON格式数据。从JSON数据中提取nodefacialId的值。FacialId是FaceIO成功验证用户时返回的唯一标识符。该ID是唯一的。在这个Web项目中,通过“facialId”判断用户,并通过facialId识别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Web项目中,JSON格式的数据从前端传输到后端是明文的,没有进行数据加密。如果使用它,可以添加安全函数来加密JSON格式的数据。前端加密完成后,消息从前端传输到后端。在后端解密后,将解析JSON格式数据。加密方法有很多种。在此推荐RSA算法。RSA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解密算法。在后端,也就是在用户访问Web时,服务器端生成一对RSA密钥,包括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提供给前端。前端使用公钥对JSON格式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传输到后端。后端根据私钥对其进行解密。在解密之后,解析JSON格式数据。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facialId”的值不被轻易拦截。
在后端,在用户被facialId成功识别之后。使用JWT方法保存当前登录用户的信息。JWT Utils类中的函数getToken(AppUser用户)获取当前用户的令牌。使用facialId的值作为签名密钥。代码如下所示:
在后端获取当前登录用户的令牌后,将令牌数据返回给前端。
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后端将在每个后续API请求中接收用于用户身份验证的Token数据。已经创建了一个拦截器类JWTInterceptor,用于在每个API请求之前验证令牌数据。代码如下所示:
除了在前端提供易于使用的功能之外,FaceIO还提供了REST API,允许从后端管理应用程序。每个FaceIO应用程序都会自动分配一个API密钥,可以从FaceIO控制台的应用程序管理器中检索这一密钥。API键允许用户从专用的后端环境以编程方式管理应用程序,可以使用SpringBoot的RestTemplate轻松实现它。因为这一项目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所以没有在这方面使用它。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访问FaceIO其余API的在线文档。
如何设计数据库
在这个Web项目中,数据库使用MySQL。为了配合人脸识别,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用户表。创建表SQL语句:
数据表中的字段facal_id用于存储FaceIO返回的唯一用户ID。这是一个简单的用户数据表。没有用户密码字段或用户手机字段。该用户数据表仅使用字段“facal_id”完成登录用户的认证和识别。
用户在FaceIO完成注册后,FaceIO返回的JSON字符串数据中包含“details”节点,即FaceIO人工智能识别的当前用户的年龄和性别。将它存储在用户数据表中的“年龄”和“性别”字段中,这是目前的开发方法。
当然,也可以保留以前的用户认证的开发方法,同时仍然保留登录密码和SMS认证。在原有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FaceIO的人脸认证方法。在原有的用户数据表中,添加字段facal_id绑定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
原文标题:Using the JavaScript library of FaceIO to implement user authentication in a web application project,作者:jianxiang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