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在Linux中,伙伴系统(buddy system)是以页为单位管理和分配内存。但是现实的需求却以字节为单位,假如我们需要申请20Bytes,总不能分配一页吧!那岂不是严重浪费内存。那么该如何分配呢?slab分配器就应运而生了,专为小内存分配而生。slab分配器分配内存以Byte为单位。但是slab分配器并没有脱离伙伴系统,而是基于伙伴系统分配的大内存进一步细分成小内存分配。
前段时间学习了下slab分配器工作原理。因为自己本身是做手机的,发现现在好像都在使用slub分配器,想想还是再研究一下slub的工作原理。之前看了代码,感觉挺多数据结构和成员的。成员的意思是什么?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知道你是否感觉云里雾里。既然代码阅读起来晦涩难懂,如果有精美的配图,不知是否有助于阁下理解slub的来龙去脉呢?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文章图多,图多,图多。我们只说原理,尽量不看代码。因为所有代码中包含的内容我都会用图来说明。你感兴趣绝对有助于你看代码。
注:文章代码分析基于linux-4.15.0-rc3。
2. slub数据结构
slub的数据结构相对于slab来说要简单很多。并且对外接口和slab兼容。所以说,从slab的系统更换到slub,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2.1. kmem_cache
现在假如从伙伴系统分配一页内存供slub分配器管理。对于slub分配器来说,就是将这段连续内存平均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object(对象)进行管理。可是我们总得知道每一个object的size吧!管理的内存页数也是需要知道的吧!不然怎么知道如何分配呢!因此需要一个数据结构管理。那就是structkmem_cache。kmem_cache数据结构描述如下:
struct kmem_cache {
#ifdef CONFIG_SLUB_CPU_PARTIAL
#endif
- cpu_slab:一个per cpu变量,对于每个cpu来说,相当于一个本地内存缓存池。当分配内存的时候优先从本地cpu分配内存以保证cache的命中率。
- flags:object分配掩码,例如经常使用的SLAB_HWCACHE_ALIGN标志位,代表创建的kmem_cache管理的object按照硬件cache 对齐,一切都是为了速度。
- min_partial:限制struct kmem_cache_node中的partial链表slab的数量。虽说是mini_partial,但是代码的本意告诉我这个变量是kmem_cache_node中partial链表最大slab数量,如果大于这个mini_partial的值,那么多余的slab就会被释放。
- size:分配的object size
- object_size:实际的object size,就是创建kmem_cache时候传递进来的参数。和size的关系就是,size是各种地址对齐之后的大小。因此,size要大于等于object_size。
- offset:slub分配在管理object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既然每个object在没有分配之前不在乎每个object中存储的内容,那么完全可以在每个object中存储下一个object内存首地址,就形成了一个单链表。很巧妙的设计。那么这个地址数据存储在object什么位置呢?offset就是存储下个object地址数据相对于这个object首地址的偏移。
- cpu_partial:per cpu partial中所有slab的free object的数量的最大值,超过这个值就会将所有的slab转移到kmem_cache_node的partial链表。
- oo:低16位代表一个slab中所有object的数量(oo &((1 << 16) - 1)),高16位代表一个slab管理的page数量((2^(oo 16)) pages)。
- max:看了代码好像就是等于oo。
- min:当按照oo大小分配内存的时候出现内存不足就会考虑min大小方式分配。min只需要可以容纳一个object即可。
- allocflags:从伙伴系统分配内存掩码。
- inuse:object_size按照word对齐之后的大小。
- align:字节对齐大小。
- name:sysfs文件系统显示使用。
- list:系统有一个slab_caches链表,所有的slab都会挂入此链表。
- node:slab节点。在NUMA系统中,每个node都有一个struct kmem_cache_node数据结构。
2.2. kmem_cache_cpu
struct kmem_cache_cpu是对本地内存缓存池的描述,每一个cpu对应一个结构体。其数据结构如下:
struct kmem_cache_cpu {
- freelist:指向下一个可用的object。
- tid:一个神奇的数字,主要用来同步作用的。
- page:slab内存的page指针。
- partial:本地slab partial链表。主要是一些部分使用object的slab。
2.3. kmem_cache_node
slab节点使用structkmem_cache_node结构体描述。对于slub分配器来说,成员很少,远比slab分配器简洁。
struct kmem_cache_node {
- list_lock:自旋锁,保护数据。
- nr_partial:slab节点中slab的数量。
- partial:slab节点的slab partial链表,和structkmem_cache_cpu的partial链表功能类似。
2.4. slub接口
了解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再来看看slub提供的API。如果你了解slub,我想这几个接口你是再熟悉不过了。
struct kmem_cache *kmem_cache_create(const char *name,
1)kmem_cache_create是创建kmem_cache数据结构,参数描述如下:
2)kmem_cache_destroy作用和kmem_cache_create相反,就是销毁创建的kmem_cache。
3)kmem_cache_alloc是从cachep参数指定的kmem_cache管理的内存缓存池中分配一个对象,其中flags是分配掩码,GFP_KERNEL是不是很熟悉的掩码?
4)kmem_cache_free是kmem_cache_alloc的反操作
slab分配器提供的接口该如何使用呢?其实很简单,总结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kmem_cache_create创建一个kmem_cache数据结构。
- 使用kmem_cache_alloc接口分配内存,kmem_cache_free接口释放内存。
- release第一步创建的kmem_cache数据结构。
再来一段demo示例代码就更好了。
- 首先使用kmem_cache_create创建名称为kmem_cache_16的kmem_cache,该kmem_cache主要是描述如何管理一堆对象,其实就是slab的布局。每个对象都是16字节,并且分配的对象地址按照8字节对齐,也就是说从kmem_cache_16中分配的对象大小全是16字节。不管你要申请多少,反正就是16Bytes。当然,kmem_cache_create仅仅是创建了一个描述slab缓存池布局的数据结构,并没有从伙伴系统申请内存,具体的申请内存操作是在kmeme_cache_alloc中完成的。
- kmeme_cache_alloc从kmem_cache_16分配一个对象。
- 内存使用结束记得kmem_cache_free释放。
- 如果不需要这个kmem_cache的话,就可以调用kmem_cache_destroy进行销毁吧。在释放kmem_cache之前要保证从该kmem_cache中分配的对象全部释放了,否则无法释放kmem_cache。
3. slub数据结构之间关系
什么是slab缓存池呢?我的解释是使用struct kmem_cache结构描述的一段内存就称作一个slab缓存池。一个slab缓存池就像是一箱牛奶,一箱牛奶中有很多瓶牛奶,每瓶牛奶就是一个object。分配内存的时候,就相当于从牛奶箱中拿一瓶。总有拿完的一天。当箱子空的时候,你就需要去超市再买一箱回来。超市就相当于partial链表,超市存储着很多箱牛奶。如果超市也卖完了,自然就要从厂家进货,然后出售给你。厂家就相当于伙伴系统。
说了这么多终于要抛出辛辛苦苦画的美图了。
好了,后面说的大部分内容请看这张图。足以表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了。看懂了这张图,就可以理清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了。
3.1. slub管理object方法
在图片的左上角就是一个slub缓存池中object的分布以及数据结构和kmem_cache之间的关系。首先一个slab缓存池包含的页数是由oo决定的。oo拆分为两部分,低16位代表一个slab缓存池中object的数量,高16位代表包含的页数。使用kmem_cache_create()接口创建kmem_cache的时候需要指出obj的size和对齐align。也就是传入的参数。kmem_cache_create()主要是就是填充kmem_cache结构体成员。既然从伙伴系统得到(2^(oo>> 16)) pages大小内存,按照size大小进行平分。一般来说都不会整除,因此剩下的就是图中灰色所示。由于每一个object的大小至少8字节,当然可以用来存储下一个object的首地址。就像图中所示的,形成单链表。图中所示下个obj地址存放的位置位于每个obj首地址处,在内核中称作指针内置式。同时,下个obj地址存放的位置和obj首地址之间的偏移存储在kmem_cache的offset成员。两外一种方式是指针外置式,即下个obj的首地址存储的位置位于obj尾部,也就是在obj尾部再分配sizeof(void*)字节大小的内存。对于外置式则offset就等于kmem_cache的inuse成员。
3.2. per cpu freelist
针对每一个cpu都会分配一个struct kmem_cacche_cpu的结构体。可以称作是本地缓存池。当内存申请的时候,优先从本地cpu缓存池申请。在分配初期,本地缓存池为空,自然要从伙伴系统分配一定页数的内存。内核会为每一个物理页帧创建一个struct page的结构体。kmem_cacche_cpu中page就会指向正在使用的slab的页帧。freelist成员指向第一个可用内存obj首地址。处于正在使用的slab的struct page结构体中的freelist会置成NULL,因为没有其他地方使用。struct page结构体中inuse代表已经使用的obj数量。这地方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刚从伙伴系统分配的slab的 inuse在分配初期就置成obj的总数,在分配obj的时候并不会改变。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既然表示已经使用obj的数量,为什么一直是obj的总数呢?你想想,slab中的对象总有分配完的时候,那个时候就直接脱离kmem_cache_cpu了。此时的inuse不就名副其实了嘛!对于full slab就像图的右下角,就像无人看管的孩子,没有任何链表来管理。
3.3. per cpu partial
当图中右下角full slab释放obj的时候,首先就会将slab挂入per cpu partial链表管理。通过struct page中next成员形成单链表。per cpu partial链表指向的第一个page中会存放一些特殊的数据。例如:pobjects存储着per cpu partial链表中所有slab可供分配obj的总数,如图所示。当然还有一个图中没有体现的pages成员存储per cpu partial链表中所有slab内存的页数。pobjects到底有什么用呢?我们从fullslab中释放一个obj就添加到per cpu partial链表,总不能无限制的添加吧!因此,每次添加的时候都会判断当前的pobjects是否大于kmem_cache的cpu_partial成员,如果大于,那么就会将此时per cpu partial链表中所有的slab移送到kmem_cache_node的partial链表,然后再将刚刚释放obj的slab插入到per cpu partial链表。如果不大于,则更新pobjects和pages成员,并将slab插入到per cpu partial链表。
3.4. per node partial
per node partia链表类似per cpu partial,区别是node中的slab是所有cpu共享的,而per cpu是每个cpu独占的。假如现在的slab布局如上图所示。假如现在如红色箭头指向的obj将会释放,那么就是一个empty slab,此时判断kmem_cache_node的nr_partial是否大于kmem_cache的min_partial,如果大于则会释放该slab的内存。
4. slub分配内存原理
当调用kmem_cache_alloc()分配内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正在使用slab分配,也可以从percpu partial分配,同样还可以从pernode partial分配,那么分配的顺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
首先从cpu 本地缓存池分配,如果freelist不存在,就会转向per cpu partial分配,如果per cpu partial也没有可用对象,继续查看per node partial,如果很不幸也不没有可用对象的话,就只能从伙伴系统分配一个slab了,并挂入per cpu freelist。我们详细看一下这几种情况。
- kmem_cache刚刚建立,还没有任何对象可供分配,此时只能从伙伴系统分配一个slab,如下图所示。
- 如果正在使用的slab有free obj,那么就直接分配即可,这种是最简单快捷的。如下图所示。
- 随着正在使用的slab中obj的一个个分配出去,最终会无obj可分配,此时per cpupartial链表中有可用slab用于分配,那么就会从percpu partial链表中取下一个slab用于分配obj。如下图所示。
- 随着正在使用的slab中obj的一个个分配出去,最终会无obj可分配,此时per cpupartial链表也为空,此时发现per node partial链表中有可用slab用于分配,那么就会从per node partial链表中取下一个slab用于分配obj。如下图所示。
5. slub释放内存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kmem_cache_free()接口释放申请的obj对象。释放对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如果释放的obj就是属于正在使用cpu上的slab,那么直接释放即可,非常简单;如果不是的话,首先判断所属slub是不是full状态,因为full slab是没妈的孩子,释放之后就变成partial empty,急需要找个链表领养啊!这个妈就是per cpu partial链表。如果per cpu partial链表管理的所有slab的free object数量超过kmem_cache的cpu_partial成员的话,就需要将per cpu partial链表管理的所有slab移动到per node partial链表管理;如果不是full slab的话,继续判断释放当前obj后的slab是否是empty slab,如果是empty slab,那么在满足kmem_cache_node的nr_partial大于kmem_cache的min_partial的情况下,则会释放该slab的内存。其他情况就直接释放即可。
- 假设下图左边的情况下释放obj,如果满足kmem_cache_node的nr_partial大于kmem_cache的min_partial的话,释放情况如下图所示。
- 假设下图左边的情况下释放obj,如果不满足kmem_cache_node的nr_partial大于kmem_cache的min_partial的话,释放情况如下图所示。
- 假设下图从full slab释放obj的话,如果满足per cpu partial管理的所有slab的free object数量大于kmem_cache的cpu_partial成员的话的话,将per cpu partial链表管理的所有slab移动到per node partial链表管理,释放情况如下图所示。
- 假设下图从full slab释放obj的话,如果不满足per cpu partial管理的所有slab的free object数量大于kmem_cache的cpu_partial成员的话的话,释放情况如下图所示。
6. kmalloc
好了,说了这么多,估计你会感觉slab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如果作为一个驱动开发者,是不是感觉自己写的driver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些接口呢?其实我们经常使用,只不过隐藏在kmalloc的面具之下。
kmalloc的内存分配就是基于slab分配器,在系统启动初期调用create_kmalloc_caches()创建多个管理不同大小对象的kmem_cache,例如:8B、16B、32B、64B、…、64MB等大小。kmem_cache的名称以及大小使用structkmalloc_info_struct管理。所有管理不同大小对象的kmem_cache的名称如下:
const struct kmalloc_info_struct kmalloc_info[] __initconst = {
经过create_kmalloc_caches()函数之后,系统通过create_kmalloc_cache()创建以上不同size的kmem_cache,并将这些kmem_cache存储在kmalloc_caches全局变量中以备后续kmalloc分配内存。现在假如通过kmalloc(17, GFP_KERNEL)申请内存,系统会从名称“kmalloc-32”管理的slab缓存池中分配一个对象。即使浪费了15Byte。
我们来看看kmalloc的实现方式。
- __builtin_constant_p是gcc工具用来判断参数是否是一个常数,毕竟有些操作对于常数来说是可以优化的。
- 通过kmalloc_index函数查找符合满足分配大小的最小kmem_cache。
- 将index作为下表从kmalloc_caches数组中找到符合的kmem_cache,并从slab缓存池中分配对象。
我们再看一下kmalloc_index的实现。
作者简介:
宋牧春,linux内核爱好者,2017年6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大学。现就职于一家手机研发公司,任职BSP驱动工程师,主要负责TP驱动bringup和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