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的创始人为何要投资极氪?
今天,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旗下的极氪完成 7.5 亿美元 A 轮融资(约 51 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 130 亿美元(约 887 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 Mobileye 创始人 Amnon Shashua 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
在去年 12 月 7 日,极氪已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了“可能进行 IPO”的注册声明草拟本。预计在今年 2 季度,极氪就会成为吉利集团旗下的第十家上市公司。
按 130 亿美元的估值来计算,在上市之后,仅仅交付了 8 万辆车的极氪能排进全球车企市值的前 30 名,超过了雷诺,仅次于日产。
不过,跟美国同行相比,极氪的估值并不高。交付了 2 万辆的 Rivian 目前市值 174 亿美元,交付不到 5000 辆的 Lucid 目前市值168亿美元。
对于资本层面的事情,我们不好过多解读。但是在极氪A轮融资的投资者当中,Amnon Shashua 教授的出现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Mobileye创始人为何投资极氪?
在极氪 A 轮融资的 5 位投资者当中,3 家基金产业基金属于常规配置,宁德时代的参投也不让人意外。
极氪和宁德时代有良好的合作关系,麒麟电池的首发搭载车型就是极氪 009。同时,宁德时代也非常热衷于投资车企,与车企相互绑定以获得稳定的客户。
Mobileye 的创始人 Shashua 教授以个人的名义参投极氪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Mobileye的创始人Ammon Shashua教授
在品牌发布之初,极氪选定了 Mobileye 作为自动驾驶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
Mobileye 是 ADAS 领域最成功的公司。
但是 Mobileye 一直采用封闭的黑盒方案,不对车企开放算法和数据,加之 Mobileye 在算力上无法跟上英伟达、高通的步伐,导致越来越多的车企在“自研”的风潮之下抛弃了 Mobileye,令后者迅速从“明日之星”变成了“明日黄花”。
在此背景之下,Mobileye 痛定思痛,决定将商业模式由封闭转为开放,推出了软件开发工具包 EyeQ Kit。但是车企并不买账,仅有极氪宣布与 Mobileye 合作,在 Open EyeQ 框架下共同开发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按照规划,极氪与 Mobileye 将实现极氪专有软件技术与 Mobileye True Redundancy 传感解决方案、责任敏感安全系统(RSS)等技术的高效融合。
在 2024 年,双方将联手推出全球首款具备 L4 级别智能驾驶能力的消费级智能驾驶电动汽车。
极氪是Mobileye全新合作模式的样板,但是 Mobileye 却不是极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唯一选择。
去年 9 月,英伟达正式发布了算力高达 2000 TOPS 的 Thor 芯片,首发搭载车型就是将在 2025 年上市的极氪新车型。
2 个月之后,极氪发布了 L4 级无人驾驶概念车 M-Vision,其自动驾驶合作方是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Waymo。
显然,极氪与 Mobileye 的合作并不顺利。极氪首款车型极氪 001 的驾驶辅助功能缺失严重,到今年 2 月 21 日才会通过 OTA 推送 BSD 盲区预警功能,而那时距离极氪 001 发布已有近 2 年的时间了。
极氪的智能驾驶研发缓慢,2月21日才推送BSD盲区预警功能
Mobileye 的创始人 Shashua 教授在此时参股极氪,说明双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还将继续合作下去。
未来极氪大概率会有 2 套智能驾驶方案(类似理想汽车的 AD Pro与 AD Max)。低配方案与 Mobileye 合作,具备在 L2+ 级驾驶辅助功能;高配方案与英伟达合作,具备 L4 级自动驾驶的“能力”。
至于极氪与 Waymo 的合作,规模不会很大,仅限于极氪向 Waymo 提供 Robotaxi 车型平台,应该不会有 Waymo 自动驾驶技术在极氪车型上落地的情况。
这样看来,Shashua 教授参与极氪的 A 轮融资,本质并不是投资,而是向极氪交了一张投名状。但如果极氪的智能驾驶再这么拖下去,怕是投名状也不管用了。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智能车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