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机构的IT基础设施,作为承载信息系统运行的核心底座,正在面临来自数字化转型和信创转型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金融行业整体信息化成熟度较高,加之行业监管严格,如何引入先进的专有云架构,并且满足金融业务对性能与可靠性的要求,是众多金融机构的IT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波云诡谲的国际局势中,构建国产基础软件自主可控的需求日趋紧迫,金融行业的信创建设在顶层设计和行业发展的双轮驱动下,进入了全面推广和核心系统适配改造阶段。
日前,在2022恒生金融技术大会上,恒生电子推出了新一代数字金融基础设施Light专有云,旨在助力金融机构在信创环境下更好地完成云原生转型。会后,恒生电子技术平台总部副部长许欣芃接受了51CTO记者的采访。
共识: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许欣芃提到,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从宏观战略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等指导文件为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要满足业务快速创新的需求,必须寻找一条可扩展、可复制、能最大化发挥云价值的路径。云原生技术的出现与演进正好契合这一需要。
从行业趋势看,数字化是金融行业格局变化的核心变量。在金融机构内部,重复功能建设、烟囱架构林立、创新模式革新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整个行业来说,传统的经纪、资管、零售业务为谋发展都在尝试转型,互联网新技术的普及落地带来了变革的可能,加之监管趋严的压力驱动,加速数字化进程刻不容缓。
从技术应用看,随着业务流程的打通,办公线上化比例的增加,金融行业的IT建设也逐渐从工具化向平台化转变,以此来更好地应对服务化和持续交付的问题。未来,如何做到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如何借助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决策效率,进而实现数据化、智能化,都是可预见的演化趋势。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行业趋向还是技术推演来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都已经成为刚需,是其迈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
挑战:转型进程中面临的四大问题
如果说数字化转型这条路是不可逆的,那么在持续推进转型的过程中,到底还要面临哪些挑战呢?对此,许欣芃提到了四个方面:
1、业务方面:传统 IT 架构无法满足弹性扩展、安全稳定的业务需求,需要从单体架构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转型,最终迈向云原生架构。
2、基础资源层面:基础环境不统一复杂多样,管理复杂;底层适配成本高,特殊硬件/信创等环境种类多,适配操作复杂繁琐。
3、应用层面:搭建微服务体系需要进行复杂的手动部署安装及配置工作;产品交付上缺少现场的制品版本管理,环境管理等手段,极度依赖实施人员能力,成本高;传统开发、运维模式效率低;组件管理分散,特别是开源组件缺乏统一的安全管控,和业务系统关联关系混乱不清晰。
4、灾备层面:传统灾备模式成本高、实施难、运维复杂,无法满足数据安全、业务连续性的监管要求,需要建立“两地三中心、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灾备模式。
总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对金融机构的IT基础设施在业务、基础资源、应用、灾备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云原生技术正是应对这些难题的有效方案。
要义:实现云原生架构升级,为开发和运维人员扫除障碍
不过许欣芃也指出,虽然微服务和云原生架构确实能解决业务层面的问题,更灵活地响应用户需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对开发和运维人员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友好的选择。因为开发和运维并不像业务那么标准化。
“资本市场的业务标准化来源于监管机构制定的诸多规则,所以能开展的业务范围或流程都是很标准的。唯一个性化的部分可能就是To C的咨询理财服务,但也离不开稳定底座的支撑。但对开发和运维来说,每家公司都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
“每家公司的技术人员的能力参差不齐;管理规章制度层次不齐;工作人员对这件事的理解也参差不齐。这三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许欣芃认为,尽管云原生技术本身已经很成熟了,但在一些金融机构依然面临难以推进的问题,症结就在于此。
如果说打造专有云平台将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那么恒生电子基于自身立场观察到的是,“我们认为微服务可能解决了业务层面的问题,但是,专有云是要解决金融机构的运维和开发人员如何保证自己的IT架构持续稳定运行的问题。”
解法:打造金融行业云原生整体解决方案
针对金融行业垂直场景,恒生电子整合自身的技术和实践经验,推出了金融行业云原生整体解决方案“Light专有云”,旨在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套完整的全栈云平台及服务,解决在应用、资源管理以及灾备等层面的挑战,实现金融级云原生架构升级。
对于Light专有云的建设目标,许欣芃进行了这样的比喻。“如果说Light专有云是温室,那么金融机构所有的业务应用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无论外面是暴雨、暴雪还是暴晒,都不会影响温室里的花朵正常成长。所以,Light专有云的目的很简单,它希望金融机构在统一的IT基础设施下,能够把不管是哪家开发商的应用以及自研应用,都可以很好地移植到温室环境下茁壮成长,保证业务的稳定、可靠和高可用运行。”
Light专有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许欣芃介绍:
首先,在信创背景下,大量不同芯片的使用、异构的服务器,会给传统的管理带来较高的复杂度。Light专有云通过统一的云管平台,接管所有硬件,提供“一云多芯”混合云管能力,有效解决客户信创逐步替代、业务系统混合部署的问题。
其次,大量中间件分散在各自业务系统,无法统一管理,加之重复度高,每套应用部署一套中间件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针对这一痛点,Light专有云提供统一的中间件组件市场以及集中服务化管理平台,通过定义统一的组件标准以及版本和接入规范,从组件的上架、申请、使用以及部署、开通、下架全过程形成统一的在线治理。
再者,针对开源组件安全漏洞,Light专有云集合了统一的开源治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主要从制品库层面分析到底用到了哪些中间件,在平台上管理每个制品库的依赖关系,实现全栈风险监测。当安全漏洞出现的时候,可以基于应用关联关系,快速确认风险组件影响的业务系统以及应用范围。
此外,Light专有云还集合了其他的平台能力,如一体化全链路观测平台,故障注入平台,一体化运维平台,研发效能平台等。
信创:于恒生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
在信创改造的推进过程中,每一层技术栈面临多种产品选型,无法对整体性能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到成本效益,需要对异构信创产品进行适配,对开放性及兼容性有较高要求。
面对信创带来的挑战,许欣芃直言:信创是挑战,亦是机遇。
“(对恒生来说)信创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重新定义底层基础设施,允许我结合业务需要,定制出金融行业专属的基础设施。目前我们自己储备了高性能LDP团队,也研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LightOS、分布式数据库LightDB。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结合业务系统自上而下为用户提供一致性体验。”
针对信创需求,Light专有云提供一体化方案,自上而下对中间件、数据库、云平台、操作系统等进行整体优化调优,同时自下而上开放兼容,业务层和中间件层,做了适配层,确保各种信创基础设施的兼容适配,降低客户信创负担。据许欣芃介绍,恒生电子日前还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信创专项小组。
要从上到下做全兼容的适配,是极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说,挑战在于管理,而不是技术。那么多版本、那么多中间件、那么多服务器,怎么做管理,这个事情就特别有意思了。对客户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开发多难,而是稳定性,软硬件系统配合,性能如何,能不能在行业占优。”
之所以要推出云原生平台,核心目的也是为了降低用户的运维复杂度。许欣芃指出,“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头部券商,还是中长尾机构,他们运维人员的能力还是偏传统运维。具有云原生运维能力的技术人员非常稀缺。因此在运维侧,我们希望给客户的信创建设降低一点复杂度和难度,这也是我们做Light专有云的初衷。”
当然,对于头部机构和中长尾机构,基于他们自身情况的不同,恒生电子提供的玩法也不一样。
许欣芃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对头部券商来说,因为他们自身的技术体系、技术成熟度已经比较到位了。恒生电子提供的往往是Light专有云组件部分的输出,而不是整个解决方案。
“头部客户的玩法就是给他们补恒生擅长的组件。相较于其他头部的云厂商,我们和金融行业的天然契合度更高。恒生的组件更能适配他们的业务场景。其他大厂的组件可能相对来说,和金融业务的特性磨合得没有那么好,后期改造会更累。”
对中长尾机构的话,恒生目前输出更多的是服务模式。“因为中长尾机构一般来说,只想尽快完成自身的个性化开发,他们不关心底层平台如何,实现业务目标才是关键。所以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服务间接口的打通、服务间界面的快速整合。”基于这一诉求,“我们会帮他做咨询。搞清楚要实现业务场景要把哪些系统搞定,我们把这个平台搭好,你直接用就可以,招这样的外包就可以。同时,我们也可以外包人帮他做,这就是和中长尾的玩法。”
写在最后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潜能释放、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等成为金融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以科技驱动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在数字化与信创双轮驱动之下,下一代技术架构范式正在形成。
“吾道不孤,必有邻。”在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恒生电子基于自身的技术底蕴和行业实践,正在携手合作伙伴深入金融业务场景,以更契合实际需求的方案,服务更多金融客户实现数字化和信创的平稳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