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打工人来说,这个冬天有点冷。
近几个月,硅谷上空被“大规模裁员”的阴云笼罩。最近,亚马逊也被卷进了这股寒流中。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的裁员计划最快在本周启动,可能波及3%的企业员工以及不到1%的全球员工,总人数达10000人。
尽管具体情况仍未明朗,但有迹象表明,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包括语音助手Alexa在内的设备部门,此外,零售和人力资源也是裁员的重点部门。
亚马逊素来以员工流失率高而闻名。此前有报道称,亚马逊会利用所谓“绩效改进计划(PIP)”将绩效排名靠后的员工从公司裁掉,尤为残酷的是,亚马逊会定期“PIP”其6%-10%的员工。
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如果本次裁员相关消息属实,那可能是亚马逊28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
裁员潮下的挣扎
今年下半年,科技行业的关键词或许就是“收缩”。
对于硅谷的精英们,感触也许更深。在整体经济环境尚未陷入低迷之时,甚至在疫情爆发伊始,硅谷一众科技巨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如今疯狂扩张的恶果开始反噬。
很多公司在过去六个月重新评估了内部员工的架构和规模,或停止了招聘计划,或开启了裁员行动。
- 美国网约车巨头Lyft宣布裁员13%;
- 支付处理商Stripe为削减成本,解雇了14%的员工,逾1100 名员工;
- 软件巨头Salesforce计划在感恩节假期前裁员2500人;
- 社交网络巨头Facebook母公司Meta于上周宣布裁员1.1万人;
- 苹果在前几个月已经解雇了约100名负责招聘业务的合同员工,目前已经暂停招聘除研发部门以外的许多职位
……
当然还有最近风波不断的Twitter。11月14日,“马斯克突然开除80%推特合同工”的新闻登上热搜。事实上,自马斯克收购推特以来,已经裁掉约一半推特员工,4400名合同工被解雇,只是马斯克最新的“动刀”之举。
对于大规模裁员,各企业的高管们陆续登场,发表了对外声明。
马斯克表示,推特每天亏损400万美元,因此需要大幅降低成本,以防群狼出没。
而已经辞去推特CEO一职多时的杰克·多尔西则表示:“我把公司的规模发展得太快了,我为此道歉。”
扎克伯格在公司网站的声明中提到,“对于这些决定,以及我们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要负责”。他预计自防疫封锁以来,电子商务和网络流量的激增将是永久的。“但宏观经济低迷、竞争加剧等问题,导致公司的收入远低于预期。这一点我弄错了。”
尽管决策层各有各的说辞,但裁员潮下真正受影响的还是每一个打工人。
电商巨头的无奈
据科技行业裁员统计网站Layoffs.fyi估算,今年美国科技行业可能已经有10万人失业。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在外界看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疫情的长久影响。新冠疫情爆发之初,鉴于远程办公、线上娱乐、无接触配送等需求的爆发,美国科技公司反而获得了一波增长的契机。但随着西方国家疫情管控措施的放开,市场需求减少,加之消费能力的疲软,使众多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呈断崖式下跌。
其二,全球经济下行。全球性通货膨胀蔓延,美联储多次加息致使美元走强,加之区域性冲突加剧,导致给科技公司输血的风险投资大大减少,迫使科技公司放弃疯狂扩张型增长方式,寻找能快速“回血”的途径。裁员成为了降低成本、稳定股价的最直接的手段,也成为了挽回投资者信心的表态之举。
就亚马逊来说,其在10月份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释放出了令人失望的信号,导致股价下挫超过13%,这标志着亚马逊的市值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跌破1万亿美元。亚马逊股价今年下跌了约41%,超过了标普500指数14%的跌幅,有望成为自2008年以来股价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在此轮裁员计划未透露之前,亚马逊还削减了一系列业务,包括亚马逊护理(Amazon Care)以及小型送货机器人Scout等。不过显然这并不足以应对经济恶化的压力。如果亚马逊真的在临近感恩节购物季之际宣布裁员,对这个电商巨头而言无疑是极为艰难的决定。
能苟就苟的冬天
硅谷裁员潮的出现,是人才饱和的警示,也是科技界投资造富神话的终结。对每个打工人来说,面对裁员潮如何给自己留好后路呢?
首先,对自身立场保持洞察。有人认为有经验有能力就不愁找不到下一个岗位,但实际上,如果身处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岗位。在这一背景下不妨先“苟一苟”,再谋后动。
再者,适时表现出“可感知”的价值。无论你工作上有多努力,如果老板看不到,很多时候就是徒劳。适时地表现出自己的价值,让你的工作成果直观可视,职场存在感更强一点,或许就会带来不同的机会。
最后,谨记不断给自己充电。无论身处什么行业,提前做好规划,潜心补足短板,保持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嗅觉,在危机到来之际也能“扛住”,甚至达成转危为机的跨越。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