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Native李理关于Apache Pulsar Committer我的开源成长之路

业界
了解一个新的项目和社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网站和文档,二是源码。往往源码阅读难度较大,而文档更容易帮助新手入门。

2022 年初,经 Apache Pulsar 项目管理委员会投票,StreamNative 全栈工程师李理成功当选 Apache Pulsar Committer。其主要贡献方向是 PIP - 87 和 PIP - 112,可以简单理解为文档和网站相关工作。

生活中的李理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喜好广泛:旅游、爬山、做木工等各种手工小玩意儿、读书等。他接受采访时的 Zoom 背景是家里茶室,墙上展示着自己做的木工、小物件和茶具。

那么,“懂生活”的李理如何看待 Apache Pulsar 项目和社区?又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获得 work-life balance,拥有闲适惬意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李理和 StreamNative 以及 Apache Pulsar 社区的双向奔赴吧。 

(我们将从李理的第一视角走进他的开源生活)

李理谈开源:何为大本大宗

了解一个新的项目和社区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网站和文档,二是源码。往往源码阅读难度较大,而文档更容易帮助新手入门。文档既是新人们的入门指南,也是集结社区贡献的重要内容。文档不完善、网站不友好会严重影响用户与开发者的体验。文档写的好,用的好,体验才好,大家才愿意用,才有助于一个项目的推广与普及。

我在 Pulsar 的主要贡献围绕 PIP - 87 和 PIP - 112展开:

• 升级 Pulsar 网站,改版基础框架;

• 优化 Release Note 自动化脚本;

• 升级 Pulsar 文档,实现自动化处理。

我和团队同事,也是 Apache Pulsar PMC 成员的刘昱在接收社区对网站使用体验的多方反馈、框架的优化意见并统一整理后,升级优化了网站框架。已升级的网站功能特性完善,菜单可以展开,具备响应式布局;移动端适配友好,用户使用手机访问也能获得舒适的体验。

此外,新网站的构建也带来了文档上的更新:通过自动化脚本,在构建过程中实现文档自动生成,随后文档直接嵌入到网站中,如此可以大程度减少繁琐的工作,优化人力时间配置,提高执行效率。同时,针对版本多组件内容杂糅这样的问题,我对文档进行了归档分级。

完善健壮的文档是开发优秀开源项目的关键。如果有相关负责人员对其进行维护、保证用户体验感友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现在很多开源项目在文档和网站方面的贡献者数量上都有所匮乏。因此,对缺少贡献者关注的网站和文档投入必要的人力时间技术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Pulsar 零贡献加入 StreamNative

我的职业经历蛮丰富的:在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如 Java/Pyhton/Go 服务端、Web 前端、iOS 客户端、ELK 运维和研发等工作。加入 StreamNative 前,我做了一年多的 ELK 相关技术栈工作,团队在运维 Kafka 遇到很多痛点,于是我们开始调研 Pulsar,我也是从那时开始逐渐了解到 Pulsar。之后,我在前 Leader 的推荐下加入 StreamNative 大家庭,从事 Apache Pulsar 社区的研发工作。

Pulsar 零贡献也可以加入 StreamNative 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同于团队内大多数工程师,我在进入 StreamNative 前,没有参与任何 Pulsar 主项目贡献,而是以用户的角色接触和调研 Pulsar 项目。在加入 StreamNative 后才真正地参与 Pulsar 社区,实现用户向开发者角色的转变。

结果导向型和与 StreamNative 的双向奔赴

我的上一份工作也是远程办公模式,可以说,我的工作状态是无缝切换的。但前后团队风格还是有所区别,我更喜欢 StreamNative 结果导向型的开放式公司文化,因为我能够在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中灵活安排个人时间,平衡好自己的工作生活。

全栈工程师给大家第一印象往往是:工作内容广泛,杂而不精。但在我看来,“工作不在于具体做了什么,做了多少,而是在于实际解决了什么问题,贡献了多大价值”,即一个人在工作中的价值不在于工作方向和负责的产品内容,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个理念,我对目前的工作体验感觉良好,不论是 Apache Pulsar 官网和文档的持续升级工作,还是产品方面的对接工作,只要解决了实际存在的问题,我均能从中获得价值认同感。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结果导向型风格,正与团队工作模式相契合。

同时,浓厚的工程师团队文化让我感到自在,公司工程师比例占据整体员工比例的 80% 左右,工程师“通病”在这里被放大了:不仅仅在工作中,甚至线下团建时,大家的讨论话题离不开技术二字,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这就是工程师追寻的归属感吧。

对于许多人来说,远程办公相较办公室文化有更多弊端,如孤独感、工作生活界限模糊等等,但是远程、弹性、结果导向的组合仿佛是为我量身打造,我认为这些弊端是完全可以克服的,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达到远程办公优于办公室文化的效果。

首先我自认为是一个强自驱力的人,我习惯于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规划时间,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同时我也会定期主动找团队 Leader 沟通和反馈工作内容。那么其余时间就可以留给家庭生活和业余活动。平时有时间我会去爬山,待疫情形势好转,我计划不定期去旅游,边旅游边工作。弹性工作方式的好处还在于工作短歇时,我可以在家附近散步,放空大脑、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充足的计划和执行力能够保证我的工作与闲适并存。

另外,StreamNative 团队不会让大家孤独。StreamNative 的社交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既不会过于频繁,又可以适当地减轻大家的孤独感。公司系统随机配对的 Donut(云“茶水间”聊天)和每月一次的 Cloud Drink(云团建)给我们带来了“官方摸鱼”的聊天时间,小伙伴们走出工作,畅谈工作之外的话题,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结语

StreamNative 作为一家开源商业化公司,聚集了大量像李理一样的优秀人才。作为 Apache Pulsar 创始团队成员组建的企业,StreamNative 拥有着“原厂”的称号,也因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的加成不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未来,StreamNative 仍会本着发展社区、促进生态发展的理念,研发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助力更多企业前行。

关于StreamNative

StreamNative 是一家开源基础软件公司,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顶级项目 Apache Pulsar 创始团队组建而成,围绕 Pulsar 打造下一代云原生批流融合数据平台。StreamNative 作为 Apache Pulsar 商业化公司,专注于开源生态和社区构建,致力于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创始团队成员曾就职于 Yahoo、Twitter、Splunk、EMC 等知名大公司。

关于Apache Pulsar

是云原生时代的消息队列和流融合系统,提供统一的消费模型,支持消息队列和流两种场景,既能为队列场景提供企业级读写服务质量和强一致性保障,又能为流场景提供高吞吐、低延迟;采用存储计算分离架构,支持大集群、多租户、百万级 Topic、跨地域数据复制、持久化存储、分层存储、高可扩展性等企业级和金融级功能。 

责任编辑:企业商讯
相关推荐

2021-09-03 14:43:55

StreamNativ开源

2022-04-29 22:38:57

开源

2021-03-04 09:31:42

开源技术 项目

2009-07-08 13:08:30

JNCIEJuniper认证

2015-10-28 11:17:40

2009-07-08 13:44:04

云计算开源IBM

2024-01-29 08:09:21

ApacheLTS版本

2021-07-08 16:23:48

鸿蒙HarmonyOS应用

2021-11-29 08:24:57

腾讯技术职业

2013-02-26 09:41:31

微信Line

2019-10-30 10:44:31

区块链比特币去中心化

2022-09-26 08:00:00

存储Apache Pul数据

2020-01-08 09:31:58

知识图谱互联网

2022-08-23 09:58:59

云原生SLS日志服务

2017-06-30 10:35:05

今目标协同办公即时通讯

2014-03-13 10:06:53

2013-03-25 11:11:37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书籍编程语言书

2020-11-21 19:04:33

技术开发指标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