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面对千行百业不断涌现出的新场景、新需求,企业需要快速满足功能与服务的交付和迭代速度,传统的开发方式已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云原生。
中国联通超前布局,自2016年开始探索云原生。12月6日,联通云迎来技术、产品、服务、生态全面升级,其中在技术领域,联通云云原生技术引领是一大亮点。联通云支撑中国联通集约化业务系统,创造了承载4亿+用户核心业务运营、单一集群规模5W+节点、30W+容器实时调度、30亿次+日调用量的央企超大规模云原生实践,也是目前全球运营商领域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最佳云原生实践标杆。
在前两期的联通云云原生技术引领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联通云原生的发展历程以及领先优势,作为承载中国联通集约化业务系统的一朵原生云,联通云的底气亦来源于支撑和服务包括中国华电、中国铁塔、中央电教馆等在内近20万客户的深厚实践。下一步,联通云云原生又将走向何方?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统筹布局”、“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深化融合应用创新”等要求,联通云将紧密结合相关政策要求,紧跟下一代数字原生技术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规划未来云原生演进方向:
助力新基建,释放极致算力,联通云云原生深耕算网融合。随着AI、5G、HPC、MEC移动边缘计算等新业务的逐渐落地和普及,多层次的算力设施体系已经无处不在,网络需要为云、边、端算力的高效协同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计算与网络将深度融合,迈向云网融合 2.0,即算网一体的新阶段,急需同频共振的算网一体数字化基础设施。
联通云云原生将基于多元算力、软硬协同,为大、物、智、安、链打造高效的云计算平台;并利用算网一体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提升和优化客户体验。实现云、网、边、端、业协同,以更加灵活、弹性、可靠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服务。
持续追求高效敏捷开发,联通云云原生向以应用为中心的架构演进。考虑到企业需要敏捷的业务能力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联通云云原生将通过现代化的应用开发模式,帮助客户实现应用敏捷开发,提升业务应用的迭代速度,不仅能满足高效响应用户的需求,还会保证全流程的安全。
具体将实现如下:基于微服务、Serverless 等技术,将应用拆分为能独立运行,满足客户需求的独立模块,实现应用的高可用、弹性扩展。以低代码+DevOps为核心的开发运维一体化模式,加速软件交付速度,同时抽象化、模板化、自动化、智能化、立体化应用运维。新增用云、管云和上云工具,来提升用户使用云上资源的体验,提升业务上云的效率与质量。
夯实新基建的数字化底座,联通云云原生优化云网调度。云边端一体化的发展,必然需要一个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平台来支持。联通云云原生基于自身央企超大规模云原生实践,在未来会基于Kubernetes云原生应用编排引擎,突破单集群大规模、跨集群、跨地域、云端边一体化联动调度能力的瓶颈,从而为企业各种场景提供极致的弹性资源服务。打造一套包含运行时、单机存储、单机网络方案的联通云云原生底层系统,具备强隔离、快启动、高稳定特性。实现业务应用可以自由在集群、在云之间灵活部署和迁移,并结合服务网格完成多云跨云场景下的综合服务治理。
提升新基建安全保障水平,联通云云原生聚焦零信任安全。云计算成为数字基础设施重要支撑,随着虚拟化和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粒度细化,传统网络边界消失。微服务化促进了分布式部署模式的发展,安全边界模糊。传统安全架构的局限性,使其无法满足云计算的安全需求。下一步,针对面向云原生环境的安全场景,联通云云原生将形成具备弹性敏捷、轻量级、可编排等技术特点的安全防护机制,来确保联通云云原生环境中的容器、编排系统和微服务等安全。
推动数据要素化和要素数据化,联通云云原生实现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云计算为海量数据处理提供超强算力,大数据挖掘的价值和规律则能够使云计算更好地与行业应用结合并发挥更大的作用。考虑大数据的特性,联通云会通过云原生调度海量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与大数据的深度集成。并按需独立分配计算、存储主机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联通云云原生将基于弹性裸金属,为大数据上云提供最佳算力底座,实现分钟级的资源弹性发放等能力。实现存算云化、数据共池、弹性扩缩、计算优化、存储冗余,挖掘建云、上云、用云、管云数据价值,反哺云计算,滋养云原生技术拓展。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从多维度提升能力,持续锻造安全可信、云网一体、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联通云,以联通云为统一算力底座,向政企客户提供从顶层设计、解决方案、集成交付、运营服务的一揽子数字化服务,贡献可信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