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能否成为主流?破局关键在于……

业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举国上下艰难应考,企业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要求员工延迟到岗,在家远程办公处理各种业务,由此,远程办公的概念引发热议。 测评君认为,远程办公涉及到数据在远距离、不同网络环境下传输的情况,很可能导致数据流转效率不足,这将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举国上下艰难应考,企业迅速响应国家号召,要求员工延迟到岗,在家远程办公处理各种业务,由此,远程办公的概念引发热议。

  测评君认为,远程办公涉及到数据在远距离、不同网络环境下传输的情况,很可能导致数据流转效率不足,这将会拖慢整个项目进度。不同成员分散在各地,距离不一,网络环境不同,需要及时与总部交换数据信息,尤其考验一个企业的数据传输能力,时间就是金钱,在效率至上的大环境中,企业高效分发数据的能力,正体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市面上现有传输软件能否支撑远程办公场景呢?本期小编带来了镭速传输的测评数据,着重展示镭速传输在面对远距离和不同网络环境下的传输表现,敬请期待!

  一、测试环境

  镭速测试版本号:5.0.1.0

  测试样本文件:10GB的test.txt文件

图片1.png

  二、测试内容

  网络带宽为100Mbps前提下,从北京分别传输10GB大文件至北京、南京、美国,传输速度、传输耗时分别是多少?

 

  同城传输,网络带宽分别为50Mbps、100Mbps、200Mbps情况下,传输速度、传输耗时分别是多少?

图片3.png

  三、预制条件

  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关闭压缩功能

  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报文大小均使用1400字节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四、统计速度

  在镭速传输客户端点击任务查看速度

  在镭速传输客户端任务传输速度曲线图中查看速度变化

  五、测试结果

  

图片6.png

  如上图所示,从北京利用镭速传输分别将10GB文件分发至北京、南京、美国,传输距离由近至远,其上传下载速度均值在12.26MB/s,传输最长耗时849s。

  从中国到美国,上传下载10GB的文件,耗时不超过15分钟,镭速传输的这项测试结果着实惊艳了测评君,跨境无障碍极速传输,镭速当之无愧。

  测评君赶紧去镭速传输官网查询了他们的技术白皮书,了解到镭速有自主研发的Raysync高速传输协议,在低延迟、无丢包的局域网环境,系统会自动选择使用TCP进行传输,在高延迟、有丢包的互联网中,系统会自动选择UDP进行传输。可以在面对任何网络时延、丢包的情况下,自动将传输速度调节至最优状态!

图片7.png

  上图呈现的是不同带宽的测试数据,以省内传输10GB文件为前提。可以看到不同的带宽对传输的速度和时间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带宽越大,传输的速度越优,耗时更少。在带宽为50Mbps的时候,传输10GB文件耗时在27分钟左右,这个数据已经能秒杀一众传统传输工具了。在带宽为200Mbps时,传输速度有了质的飞跃,速度大幅提升,耗时仅需要7分钟。

  未来,远程办公能否成为主流办公形态?测评君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远程大背景下数据传输技术的突破。传输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破除时空、地域对办公地点和环境的限制,为企业和个人节约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市面上现有传输软件能否支撑远程办公场景?本期测评对象——镭速传输(Raysync)让传输的距离和用户的网络环境都不再成为阻碍,镭速传输已经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责任编辑:企业商讯
相关推荐

2019-06-06 09:31:45

开源技术 趋势

2013-12-12 10:59:40

移动端产品在线教育移动互联网

2021-12-11 07:38:20

5G 5G网络5G商用

2011-06-01 16:16:33

Office平板电脑微软

2022-08-03 14:55:42

5G

2022-08-23 10:05:38

物联网安全物联网设备物联网

2015-09-09 18:02:49

戴尔云计算

2021-01-28 13:55:23

数字化转型数字中台

2021-02-26 20:32:40

加密货币比特币货币

2016-04-26 09:46:00

物联网Gartner

2021-12-29 11:22:15

Linux操作系统Windows

2017-12-22 17:40:27

云计算混合云多云

2018-03-02 15:39:18

显示器分辨率主流

2024-07-24 13:31:13

2009-04-08 13:08:22

多核服务器英特尔

2021-08-12 17:25:10

零信任网络安全网络攻击

2022-06-30 17:57:41

混合云多云公有云

2014-12-08 16:12:07

CA Technolo虚拟化

2022-01-14 10:33:29

DDoS攻击网络攻击网络安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