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卷不动了,还能做什么?

原创 精选
开发
我们在感叹互联网数十年跌宕浪潮的同时,也似乎看到了引发新动能的希望岛屿。

作者 | 云昭

驶入深水区后的互联网,求变者和裸泳者共存成为了一种新常态。我们在感叹互联网数十年跌宕浪潮的同时,也似乎看到了引发新动能的希望岛屿。

Web3,新能源,开源,这些新涌现的领域究竟发展几何?本文带大家探讨一下转型中互联网人的破局姿势。

1、新生代选择了Web3

如果说「元宇宙」是刚吹爆的新风口,那么Web3才是属于技术人在“反内卷”时代的海之征途。

而这个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仿佛一夜之间唤醒了区块链人。顶尖人才正在从中心化公司跳槽到去中心化公司。

近年以来,如前Twitter Spaces首席数据科学家Julien、前谷歌副总裁CHatterjee等硅谷人纷纷告别传统互联网赛道,选择了Web3。

“传统”互联网行业里呆久了,就会发现从商业模式到运营组织模式的弊病,各自领域的巨头控制着流量走向,以996加班透支了“规模红利”,却发现后续的增长无从下手,放眼放去,一片红海。正所谓“传统世界太卷了”,不想被卷的人开始拥抱Web3。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其核心价值在于去中心化、创新、公平和实验。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Web3则把重点放在了社区而非公司,强调成员而非用户。一旦产品上链,便永久存在不可删除,并会清晰界定购买者的使用权、所有权和商业权力。

不仅大厂的顶尖人才,第一批00后也开始了Web3创业,这些人没有选择传统世界的“高效内卷”,也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了这个新世界。

抛开创业,技术人同样也有很多Web3选择。你可以是前端开发者、全栈开发者、智能合约开发者、rust/solana开发者、solidity开发者、架构、区块链、协议开发者等等。

个人的兴趣更显重要,如果对底层技术感兴趣,共识机制、p2p网络、虚拟机、智能合约、存储、跨链、layer2都是比较不错的研究方向,只要你能在某一个方向上有深入的研究,这个行业少不了你的位置,至于应用层的东西就更多了,DEFI目前面临了瓶颈,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衍生品交易、NFT等等。

开发者可以将成熟的技术和目的驱动的技术结合起来,寻求进入Web3端。有种观点认为,Web3.0是元宇宙趋势中的底层基础设施。假设Web2.0代表移动时代,Metaverse代表元宇宙时代,并且社区应用型产品最终变成Metaverse空间的基础单位,那么Web3.0实际上为元宇宙时代提供了一种生态共荣的治理方案。从这个视角看,公链更像这个新型网络社区的底层Root,而并不是只是简单地建立应用的行业标准。

一个例子就是,如果微软两位员工产生了冲突,Windows并不能解决这种冲突,但是公链却有可能自带解决这种线上冲突的工具和机制。

从业者基本都从零开始,差距并不大。到目前为止,Web3尚没有很成型的研究,但只要稍稍往前迈一步,就会产生价值,即所谓低垂的果实。

创新总是在边缘处发生,Web3的路还很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成为一场变革。

2、开源恒久远

从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渴望通过开源来控制成本,提高效能。

2016年,正是中国开源风起之时,最早一批的开源项目和创业公司开始出现。

2019年之后,中国的开源版图开始在全球视野中点亮,国际开源社区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上升:Github上关注者最多的前五个账号中,有两个是中国人,国内开源界的大咖更多参与到国际主流开源基金会的管理层。另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选择成为了开源基金会的合作单位。短短三年间,互联网大厂纷纷上阵,成立开源委员会和开源办公室。而拥有多年开源工作经验的技术人也迎来了创业之年。

对于开源人而言,远程办公模式已经成为常态。分布式协作工具必不可少。工作区和生活区的边界,由本人做划线,而绩效评估上则信奉结果导向,而不是工作时长。每个工程师的产出结果都清晰可见,这是开源项目的特质。

开源到真正的开启商业化,可能需要经历三到五年的产品打磨期,而走到上市阶段可能更久。

国外的开源巨头DataBricks,从第一个项目开源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已经上市的Kafka以及背后的公司Confluent,从开源到上市也是需要十多年的历程。

技术门槛高、研发阶段更是慢工细活。尤其在基础软件领域,从业人数并不多,每个开源人都需要做长期投入的准备。另一方面,用户的需求和反馈的总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打磨产品同样需要资源和时间的持续投入。

烧钱是开源创企的无奈之举。开源人同样也有失败的焦虑。

今年年初,faker.js项目删库事件从侧面折射出开源生态下的不均衡:项目库作者穷得叮当响,用自己开源项目的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开源是一种商业模式,但身处其中的开源人,却不能仅仅把它看作商业模式。如何共享开源的生态红利,值得深入探讨。

在不确定的空间里寻找破局之路,本身是一场冒险,但行者无疆。在《StreamNative刘昱:职业开源人的向上之路》一文中,职业开源人刘昱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第一,中国企业用户对于开源付费的观念逐渐开放,变得更能接受开源商业化;

第二,他们更多地会去关心社区的代码质量和活跃度,把经济成本放在之后去考虑。他们也会更多地考察软件是不是适用于自己本身,而不是迷信一些大厂或大型基金会;

第三,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关心开源的合规性,对开源协议投以更多关注。

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中国的开源已经初步拥有了较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足够的市场空间。但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欠缺哪些呢?开源的人才储备、安全治理、供应链生态建设等等都是待解决的问题。

3、造车

乔布斯改变了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那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会是谁呢?“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或许在列。

“改变世界,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成为了特斯拉员工心中的那束光。

这也不失为每一位转型到“造车”行业的技术人的内心写照。

移动互联的红利渐渐消退,怀揣着梦想的求变者,毅然抛掉固有的“社交”、“电商”、“短视频”行业,走进新能源版图。

被称为新能源天花板的特斯拉,成为了新生代技术人的宠儿。普通专员与总裁平等对话,坚持“第一性原理”来拆解和摸索。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里,处处可以看到忙碌与压力的缩影,那么薪酬高吗?虽然一辆电动汽车的毛利润可以达到一万美金,但员工的薪资优势,与传统互联网大厂相比,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新兴产业意味着新的视野,正如一位刚入职不久的特斯拉员工所言:学得很多,经济、政策、自动驾驶、金融等等。

图片

图源:脉脉

回到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是一直被寄以厚望的新能源创企。图像算法、相机模型、对话系统等感知类算法研究者成为了这里的香饽饽,月薪40K起步。造车这个风口已经得到了认可。而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技术人突破自我进入到这行的硬技术通货。

风口热度不减,小米自去年3月宣布“造车”后,小米汽车的量产计划提上日程。按照计划,小米首辆汽车将会在2024年下线并实现量产。

根据某媒体博主透露的消息,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已经在9月28日下线。显然,造车的节奏在加快。

在2022年雷军年度演讲上,小米创始人雷军表示“未来两年不再披露造车进展”,同时否认小米“造车”错过风口。

新能源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完善且日趋成型,处于下游的“跨界”、“转型”的互联网公司,即将面临表面上看是量产与盈利的问题,二阶思考后,其实更多的是产品创新与打磨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储备。

特斯拉人有一句话讲“开局即是决战,起点即是终点”,而对于从学习者出身的国内互联网人而言,能否发挥自身优势,“后发”制霸赛道呢?我们拭目以待。

4、写在最后

当然,身处变局之中,不同语境下的求变者做出的选择不同,上面仅列出了一些,还有很多,比如各大手机厂商立志突破技术封锁,颇具“二次创业”味道的自研芯片,再比如国内AI技术迎来了ToB赛道上的“数字化转型”,又比如元宇宙风口下的消费级AR眼镜的回归。

每个赛道都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这也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一时兴起不能长久,放手一搏也需持续投入,如此方能看见终章。

伴随着每一项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升级,也会不断释放和证明自身的价值给社会。而处于变革中的每个个体,同样有着自己的机遇。我们看到了房地产黄金30年、传统互联网黄金20年,下一个黄金年代是什么?

“Nothing That Is Human Is Alien To Me”——凡人所有,皆为我有。

相信不论答案如何,我们都会有幸见证有如当年的鼎盛场景。

参考链接:

​https://m-robo.datayes.com/feed/detail?id=221396​

责任编辑:薛彦泽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09-09-07 09:13:46

Google Wave

2024-03-21 16:49:01

Java22版本开发

2022-07-07 11:35:11

Web2Web3互联网

2015-05-20 17:09:47

云存储数据云端化

2020-07-06 14:39:18

知识图谱思维

2020-03-31 09:53:08

互联网数据技术

2015-08-28 16:09:44

2017-06-12 14:26:10

项目经理程序员项目管理

2015-03-18 15:20:42

2017-07-28 08:10:40

互联网+政务智能

2014-07-24 16:35:16

2016-12-05 13:22:15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2020-05-12 20:55:40

垃圾分类物联网IOT

2022-01-28 10:34:01

手机AndroidRAM

2020-08-17 07:58:49

互联网程序员技术

2015-06-24 15:35:54

2020-04-01 17:39:57

天翼云新基建

2021-07-22 15:16:32

物联网环境开发

2014-03-14 17:31:45

IT渠道互联网化

2023-03-07 08:22:34

MySQL优化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