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近几年来最火热的基础软件领域了,无论是开发者,创业者,投资者,爱好者,投身于数据库及相关领域的人越来越多。
数据库无处不在,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和方向,并且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数据量呈指数级上涨,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储性能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造就了数据库以及相关领域的繁荣。
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database)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一个数据集合,这些数据互相关联,映射了真实世界的一些数据模型,例如一个班级(class)里的学生(student),学生会选课(student-lesson),老师会上课(teacher-lesson),学生会有考试成绩(student-grade),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数据库的上层,有提供给用户查询数据的语言,最常见的即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这门课程主要专注于如何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系统,而不是教我们如何使用一个数据库。
设计要点
让我们先忘记 MySQL、PostgreSQL、Oracle 这些知名的数据库系统,来看看如果是我们自己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应该怎么做,需要考虑和权衡哪些因素。
最直观的想法,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一个 CSV 文件当中,文件中的每一行就是一条记录,每个文件中存储的是同一类数据,例如我们有两类数据,歌手(artist) 和 唱片(album),artist 的数据有三个属性,分别是歌手的名字、出生年、国家,album 的数据也有三个属性,唱片名字、属于哪个歌手、发行年份,数据存储如下所示:
如果我们需要访问这个数据库,我们只能加载并解析这个文件,然后逐行寻找所需要的行。
这样的实现存在什么问题呢?简单总结大致如下:
数据控制访问:
- 如果 album 的 year 字段数据被无效的字符串覆盖了?•如果一条 album 的数据需要对应多个 artist 数据?•删除一条 album 中的数据会怎么样?
实现细节:
- 怎么查找到一条记录?•如果有多个线程在同一时刻向文件中写入数据?
持久性:
- 如果更新一条数据的时候机器崩溃了?•怎样把数据复制到多台机器上以获得高可用特性?
这些问题都是数据库需要解决的,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系统需要屏蔽掉所有的细节,让用户能够安心存储数据、查询数据,并且不担心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
Relational Model
1970 年代,数据存储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和实现,每个应用都需要自己去实现一套数据存储的方案,这非常不利于应用和程序的移植。于是 Ted Codd 在 1970 年提出了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个关键点:
- 数据存储在简单的数据结构中
- 能够通过高级语言访问数据库
- 物理存储的细节交给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数据模型(data model)指的是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概念集合,常见的数据模型有以下几种:
- Relational
- Key/Value
- Graph
- Document
- Column-family
- Array / Matrix
- Hierarchical
- Network
其中 relational 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关系模型,大多数常见的数据库系统例如 MySQL、PostgreSQL、Oracle 都是关系模型;K/V、Graph、Document、Column Family 属于 NoSQL 类型,例如 rocksdb、neo4j、MongoDB、Redis;Array/Matrix 常用于机器学习领域,例如 TileDB;Hierarchical 和 Network 分别代表层次和网状模型,是很古老的数据模型了,目前已经过时。
relational model 主要有三个关键的点:
- structure:定义关系(relation)的结构、属性
- integrity: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符合预期的限制,例如一些字段的数据类型限制
- manipulation:怎样去访问和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其中 relation 可以认为是一张表,一个 tuple 是一个元组,表示一个表中的一条记录。
一个 relation 通常有一个主键(primary key),标识一个唯一的 tuple,大多数的数据库会自动创建一个内置的主键,如果用户没有指定主键的话。relation 的外键(foreign key)通常标识一个 relation 映射到另一个 relation 的 tuple。
这节课主要讲述了数据库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设计的要点,然后了解了常见的几种数据模型,本课程主要专注于关系型数据模型,下节课将会了解下数据库的操作语言—SQL 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