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黄艳芳(方塘智库科创中国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
简言之,区块链可以分解为“区块”和“链”两部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由区块构成的一条链。其中,区块可分为区块头和区块体,区块头记录前一个区块的加密数据并为数据加盖时间戳,就像发票代码一样。区块体保存区块所有的交易内容,如同发票上的明细。一个个区块相连,形成一个链,这个链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个可信的分布式数据库,其网络是基于安全的密码技术运作的,具有分布式、难以篡改两大核心机制。分布式和难以篡改的性质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这是区块链能够创造信任的基础。
区块链之所以得到快速的推广并向着广泛普及的方向不断推进,与其针对社会信任关系的重构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信任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信任危机愈演愈烈,亟需找到重构信任的出路。
从重构信任关系的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可谓恰逢其时。区块链正在悄悄改变社会的交易方式、生产效率和人际关系,其核心价值不在于计算机技术,而是链接各行业,让数据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难题。
《区块链:看得见的信任》这本出版于2019年的书,前瞻性地展望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阐释了现代社会的信任难题,并结合案例提出区块链技术重构社会信任的路径。
一、数字时代的社会信任危机
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状态下的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系统信任。人际信任是基于熟悉的信任,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就是典型的人际信任。
但这种建立在“熟人”基础上的信任,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因为每个人能够认识且熟悉的人数是有限的。
另外,在基于地缘和血缘的“熟人”社会,信任更多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但从个人交往角度来说,很多时候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此时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认同,因为缺乏必要的数据而无从推理,更没有制度上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接踵而来,以地域和血缘为纽带的社群被打破,系统信任取代人际信任。
系统信任是工业社会状态下的信任,高效率的、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协作,在社会各个方面成就了一批令人信服的机构,这些机构有着无比强大的公信力,充当着“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中介。例如消费者不相信商家,觉得商家会弄虚作假,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信任第三方检测机构。
在“陌生人”社会,理性权衡成为信任关系中的主要成分。人们在利用制度或机构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可以从不同的机构得到其他对象的大量数据,从而仔细进行利弊分析,最后判断风险的大小。
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仍无法完全基于理性分析信任。因为很多机构都不完全透明,难免存在暗箱操作。人们获取的对方信息总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加上自身逻辑推论难免有缺陷,所以在做出信任决定的最后时刻,不得不求助于情感。信任一旦求助情感,就意味着我们被伤害的风险依然存在。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信任遭到更大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个体的精神和肉体都禁锢在自己的舒适圈。同时,新技术赋能的商业主体穷尽所能,迎合和营造舒适区,构成了强大的外部力量。内外结合使得每个人只愿意接触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远离那些价值观不同的人,社会更加碎片化,导致原本基于社会协作的系统信任被动摇,所以人们必须重新找到信任的基础。
于是,重塑社会信任就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治理问题,当然,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技术问题。
二、数据共享是重构社会信任关系的关键
信任由最初的基于“熟人”进化成基于“制度”,最终将演变成基于“技术”的信任。现在,随着社会网络向虚拟网络的进一步迁移,社会信任有可能完全基于信息技术,而区块链正是其核心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一切将会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那么,区块链技术对社会信任关系的重构是如何发生的呢?
首先,及时验证,保证数据真实。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任何一个现实社会的机构,都可以用网络里的节点进行表达。所有节点数据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体现运营规则的智能合约,都得到了网络的验证,没有获得认证的信息,无法在网络中传播。所以,在区块链网络世界里,每个节点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如果节点的所有行为都在区块链网络中进行,那么数据将得到及时验证,永久储存。
在区块链网络中,每个节点的信息一旦上链,将难以篡改。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区块链可以完整记录包含生命体征、医生诊断、康复情况等在内的全周期治疗信息,这些信息无法删除,会被永久保存,且难以篡改,这将有助于重塑医生与病人及医疗机构之间的信任。
其次,信任量化,评估客观度极高。区块链网络可以调用某节点的所有信息,计算该节点的可信度。更重要的是,计算信用的算法是公开透明的。这种完全客观的计算,杜绝了现实世界里评估每个节点可信度的主观性。因此,在区块链网络里,一个节点对另一个节点的信任没有掺杂半点感情色彩,也不需要理性的衡量,只是节点的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得到的某个数值。信任不再是情感表达,只是数学的表达。
近年来陆续有疫情诈捐、善款挪用的报道,究其原因,还是事实不清,信息不透明。公益组织善款使用不完全透明,捐赠方对善款去向产生担忧。民众担忧善款的使用是否合法,善款是否真正落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里,这些都会影响爱心人士对公益组织的信任。
区块链在公益领域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以上这些信任难题。区块链上整个捐赠过程的信息是透明的,数据上链的同时进行加密,并加盖时间戳,用户的每一次操作内容和时间都会生成区块,记录在链上,用户可以查阅任何一位捐款者的捐款时间、款项转移时间,追溯善款是否落实到位。区块链的应用将信任量化、数据化,确保整个捐款流程更具有可信性。
第三,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无条件信任。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是用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一旦满足合同的预定要求,将在计算机上自动执行。传统交易过程由于信任严重不对等,缔约双方签订的合约很可能成为霸王条款,所以需要第三方机构担任“信任”中介,但这不能完全消除双方对信任的担忧。
智能合约的引入不需要求助第三方机构作为“信任中介”。这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将信任量化,交易双方无论处在哪条区块链上,都可以轻松获得对方的信用值,从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双方缔约时的信任成本趋于零。此外,智能合约的应用能够在不影响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情况下,减少付款延迟、错误的风险,这些都将大幅提升交易可信度。
区块链将信任数字化和量化,以网络为边界,以代码为载体,以数据和算法为依据,是重构社会信任的利器。
但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要重构信任,数据共享至关重要。作者在书中提到,虽然物联网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现实社会普及物联网仍需时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块链只可能得到有关节点的部分数据,信任计算也基于已获得的数据进行。因此,实现各类外部系统和链与链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跨链操作,是保证区块链重构信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