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遥
审校 | 武穆
Emoji表情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人的沟通神器,每当不知道如何回复的时候,Emoji表情往往可以“救命”,既能解决尴尬的处境,同时也能更自然地过度到下一个话题当中。如今,Emoji表情早已扩展到了图片和动图,内容丰富的同时,也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中的重要表达方式。7月17日是世界表情符号日,前程无忧借此机会向数千职场人发起的Emoji社交沟通使用调查。
受访职场人中最常用“捂脸”占比将近50%,其次是“ok”和“强”,在讨厌的表情里,将近60%的职场受访人把“微笑”排到了第一位,其次是“尴尬”和“擦汗”。
图片来源:微博@前程无忧51job
近90%的受访职场人在社交中习惯使用Emoji等表情,超过60%的职场人高频使用,从不使用Emoji等表情的职场人不足5%。
显然,这种通过Emoji表情进行沟通,已经成为了社交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拿来交流、互动的Emoji表情也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呢?
1.表情包进了“判决书”
前段时间,江苏高院发文科普,已有表情包被写入判决书。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高院
检索裁判文书网显示,自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从2018年的8件增长到了2021年的61件,增幅比较明显。
看似表达情绪的Emoji表情,早已不再单纯了。比如这两个案例。
案例1:
在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承租方刘某在租赁期满后,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后,对方既不表示继续承租,也不表示搬离案涉房屋,只是回复了一个“太阳”表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后,出租方起诉至法院并依据表情认为承租方同意加租,后续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案例2:
在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中,被告马某通过微信向原告刘某发送了多个“炸弹”的表情表达情绪,刘某认为该表情有人身威胁的意思,于是诉至法院要求马某进行赔礼道歉,后双方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和解。另外,就连我们常用表示“ok”的表情,在某一起纠纷案中,也被视为是同意对方的请求。
而在某些情况下,Emoji表情甚至是指代某类人群和事物。
如部分案件中,以“笑脸”表情代指涉黄人员、“糖果”“酒杯”等符号代指违禁药品并进行交易,通过表情隐喻含义从而达到逃避审查的目的。
所以在这些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就对司法认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毕竟同一表情在不容语境里表达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比如捂脸的表情既可以表示尴尬也可以表示婉拒或无奈,较强的主观性就导致其难以判定。
更何况,Emoji表情并不是统一的,各个运营商都有设计适合自家设备和系统的Emoji表情,像是安卓的微笑表情,在苹果设备就表示尴尬,显示的差异也会造成判定困扰。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高院“不同平台上的微笑Emoji表情”
不过在江苏高院的文章中,明确表示,下图的三个表情已经被写入了判决书当中,虽说数量有限,但已经开始逐步把Emoji表情当做重要的法律依据来判定了。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高院
2.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早在2017年,针对这些网络上的违法违规问题,就成立了互联网法院,像是“爱奇艺会员专属广告案”等大大小小的案件,都通过互联网法院进行审理和宣判。
一边处理违法违规案件的同时,另一边也在不断颁布新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其中明确表示,要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落实互联网企业信息管理主体责任,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中国网信网
像是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等违法活动都要严厉打击。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2020年5月1日起,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图片来源:中国网信网
等等新规也在慢慢颁布,从对网络治理到聊天记录和表情的约束,其目的就是在比较“混乱”的网络环境当中,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同时维护好民众的权利。
3.写在最后
谁也无法想到, 1999年,栗田穣崇设计并创造的Emoji表情,在成为了突破文化差异的新潮语言后,也能被写入判决。
图片来源:CNN-栗田穰崇设计的Emoji表情.或许这就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必经阶段吧。
Emoji表情在职场中的运用可以使得沟通更加轻松有效,但正是其含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标准不一致性,才会导致这些违法违规的问题发生。
不过,在法律的推动下,表情已经成为了一种合法的表达形式,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到处乱撒野是行不通的。
以后不光是要为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责,更要为自己发过的表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