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将于6月15日启动,大赛分为云底座和产业两大赛道,包含云应用创新、代码上太空、世界难题、无人车等7大赛事,总奖金额将达500万。
其中,华为云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等合作单位共同发起“代码上卫星”活动,面向广大开发者征集能适用于卫星的创新应用,入选作品将有机会通过华为云和北邮联合设计的全球首个“云原生卫星计算平台”部署到“天算星座”计划的多颗卫星中,实现“星海畅游”。
“代码上太空”旨在鼓励广大开发者充分运用华为云云原生、边缘云、AI、大数据等技术,结合云原生卫星计算平台,创造性开发,加速卫星计算智能化进程,帮助卫星更好地服务于应急通讯、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社会领域。
去年12月,首颗搭载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的卫星在轨稳定运行。该卫星由北京邮电大学和华为云联合开发,基于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及其边缘AI子项目Sedna实现卫星计算平台的智能化,首次将云原生、边云协同等理念引入到空间计算领域。云原生卫星平台打破了传统卫星在轨计算应用的开发、运维限制,支持应用在轨部署和更新,使得卫星在太空中可以随时调用边缘和中心云的资源进行复杂的任务处理,有效降低了空天计算时延。同时,通过卫星与地面站协同推理,相同任务下,计算精度提升了50%以上,卫星回传数据量可减少90%。
本次活动,来自学界的北京邮电大学王尚广教授,产业方面长光卫星副总经理王栋博士、天仪研究院CTO任维佳,华为云AI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院士等7位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并提出产学研各领域共同关心的课题,为开发者提供应用创新方向。
评审委员会介绍,人类已经发射了数千枚人造卫星,这些卫星在太空中承担了科学探测和研究、天气预报、城乡规划、通信、导航等多个领域的工作。从最早的单一功能,到现在的一星多用,对于卫星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复杂的太空场景中,提高卫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服务能力,让卫星更好、更快地向地面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是卫星全产业链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
通过将华为云研发并开源的KubeEdge引入到卫星计算平台,并对其中关键组件进行针对性设计与改造,使其适应空天计算特殊要求,可以实现星、地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将传统的预占式资源分配方式变为按需使用的智能资源调度,提升计算资源的使用效率。
KubeEdge提供了强大的边缘设备管理框架和数据同步总线,开发者通过简单的代码开发便可以接入大量的卫星传感数据,通过AI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可以产生很多创新性的应用。例如,卫星在轨运行的轨道受到地球重力、太阳活动很多复杂因素影响,导致卫星轨道难以精准的预测。利用GPS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能提供轨道外推精度,将有效降低卫星在轨运行的代价,提高卫星的自主性,提升星座编队和保持能力,在即将到来的星群时代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开发者可基于华为云大数据分析工具展开卫星数据分析。
受限于空间和能源供应,星载计算平台资源往往有限,很多复杂、高精度的任务无法在卫星上有效运行。KubeEdge社区中的Sedna子项目,实现了卫星应用和云端AI应用的协同联动,支持云平台已有AI能力快速延伸至卫星,并通过数据协同,支持中心云和卫星系统的联动,提升卫星的计算能力。参赛者也可以考虑基于Sedna、ModelBox等AI框架,设计一个星地协同的AI类应用。
本次大赛,华为云将为每个开发者团队发放1000元云资源券,并提供专家技术赋能指导。活动最终将选出3个最具创新性和行业前景的应用部署于“天算星座”计划的卫星中,帮助开发者实现“代码上太空”。
据了解, 2022华为开发者大赛以“创想无限”为主题,除代码上太空特色活动外,还包含云应用创新、无人车挑战、世界难题、鲲鹏、昇腾、乾坤云服务6大赛事,覆盖中国、亚太、拉美、中东、非洲、欧洲6大赛区。在这里,开发者可以用技术连接梦想,发挥无限想象,开启无限创新,创造无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