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加上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的优化,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下游应用场景的开发,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人工智能产业正在稳定增长
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通过其算力、数据、算法等内生动力,为实体经济各领域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20年,AI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国际数据公司(IDC)测算,全球AI产业规模为15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我国AI产业规模达到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我国高度重视AI的发展,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扶持AI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
人工智能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伴随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数据基础的日趋成熟,AI在训练层(学习能力)、感知层(信息接收能力)、认知层(分析信息能力)方面的技术都已成熟,如今正式转入实质应用的产业效益转化阶段,并且已在医疗、交通、零售、工业、教育等行业实现大量应用。
●AI+医疗
近年来,“AI+医疗”迅速发展,凭借其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医学影像、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精准医疗和医疗支付等方面。虽然“AI+医疗”仍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化应用程度相对较低,且整体市场渗透率也较低,但是“AI+医疗”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IDC的数据显示,预计至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将占整个市场规模的1/5。未来,AI不仅能为医院及药企的管理与研发提供帮助,而且能帮助医疗机构提升医疗现代化水平,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AI+交通
“AI+交通”是指在交通系统管理、出行导航、车内交互等多个交通环节,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5G等技术,实现交通智能化,从而提升城市交通便利水平,提高道路通行速度,优化人车交互体验。
从交通管理方面来看,传统的城市交通网络缺少数字化管理,存在路面数据无法及时获取、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AI的识别技术与超强算法可以实时监控路面异常情况,预判拥堵趋势,调整信号灯时间差,对路面网络进行整体优化。
在出行导航方面,AI可以凭借实时的道路数据信息,掌握线路情况、历史行车时长等数据,通过对海量大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最佳的出行方案。
在人车交互方面,AI先通过深度学习功能,记录车主的驾驶习惯,然后通过语音交互技术,为车主提供优质的人车交互体验,实现行车习惯记忆、疲劳监测、突发状况紧急制动停车等功能,最终实现车辆的完全自动驾驶。
●AI+零售
“AI+零售”是指应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场景中的落地应用,通过为零售行业的参与主体以及不同业务环节进行赋能,进而实现对零售行业的整体升级和改造。
AI将主要应用于智能客服、精准营销、无人化零售、智能化运营等服务,促使产业中“人—货—场”结构发生变化,让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加快流转,并提高产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无人化零售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通过AI技术贯穿实体零售模式的全链条,从而提高支付、财务、供应链等不同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AI+工业
因为工业细分领域较多且各领域的研发、生产、管理环节差异性较大,所以目前工业领域的AI市场渗透率比较低。据调查显示,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市场渗透率仅为8.6%,其中电子、汽车、石化领域的应用较成熟。从AI技术的具体应用来看,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集中于生产环节,通过产品识别、测量、定位及检测等功能,实现产品分拣、装配、搬运、质检等多个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运营。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所以我国工业领域的AI应用价值潜力较大。另外,工业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但由于工业领域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行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AI可以释放各环节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并且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AI+教育
“AI+教育”是以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支撑,实现个性化备课、线上AI课程直播、个性化答疑、智能化校园信息化管理、智能测评、智能批改等。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预计到2023年我国“AI+教育”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