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共有12个城市进入榜单。其中,排名提升最多的是大连,其次是杭州;广东双子星均有上佳表现,深圳上升6位跻身前十,广州上升8位来到第24名;武汉和西安则是“唯二”排名退后的内地城市。
从头部区域来看,上海、北京和深圳均已进入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而上海本次提升2位,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得益于高出综合排名的“金融科技”,深圳、广州、杭州、大连排名快速上升。
01 深圳升六位进前十
2007年,首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发布,此后每半年更新一次。本期GFCI全球共有119个城市入榜,其中中国内地共有12个城市进入榜单,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青岛、杭州、大连、天津、南京、西安、武汉。
在这12个城市中,京沪依旧保持高位。其中,上海排名提升2位,成为仅次于纽约、伦敦、中国香港的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金融科技”分项排名位居全球第2;北京指数评分下降1分,但排名仍保持第8位,“金融科技”分项排名上升2位位居全球第3。
深圳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城市声誉等分项排名均有所上升,总排位上升6位重回第10位(深圳在去年的榜单中曾列第8位)。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北京深圳的总评分均在710分上下,上海只领先北京4分,领先深圳也只有7分,如果深圳保持住势头,有可能颠覆三甲格局。
广州排名上升8位来到第24位,与排名第20位的苏黎世只差5分,有可能冲击前20名。处于腰部的城市成都、青岛排名保持不变,分别为第37位、第38位,其中成都金融科技排名提升16位,比较亮眼。更亮眼的是杭州、大连——大连评分提升82分,排名上升19位位居94名;杭州评分提升64分,排名提升18位来到第93位。
百名开外的城市天津、南京、西安、武汉评分也有大幅增长,其中南京评分提升71分,排名上升7位;天津评分提升61分,排名上升7位;西安评分提升65分,排名下降2位;武汉评分提升48分,排名下降3位,成为榜单最后一名。这些城市评分迅速上升,进步空间巨大。
02 金融科技成重要变量
榜单内外皆有故事。近5年来,深圳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阶梯向上”,从“全球20大”进入“全球10大”金融中心。本次深圳排名大幅上升,得益于指数中各项指标均有提升,尤其“金融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11位,此外,“金融科技”深圳排名全球第6,体现了强劲竞争力。
事实上,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于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期金融科技排行榜中,纽约排名第一,其次是上海、北京和旧金山,深圳和中国香港分别位居第6和第8。中美两国城市几乎包揽了金融科技头部排名。
《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打造“一区四中心”:即在构建金融安全区的前提下,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大力推进“金融+”战略,着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和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毫无疑问,深圳的目标不止前十。
大连、杭州本次排名分别上升了19位、18位,两地进入百强也有赖于金融科技支撑。在“金融科技”分榜单中,大连评分增加了46分。大连拥有信息技术与高校集聚优势, 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和金融业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 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金融科技中心。
作为知名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之一,杭州被公认为“全球移动支付之城”,近年来招引落地了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2019 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杭州“获得信贷”指标全国城市排名首位。2020 年城市资本活力指数全国城市排名第2。
杭州的表现亮眼,附近的非省会城市则有些落寂。例如苏州、宁波、无锡在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上均遥遥领先于武汉、西安、大连等城市,但是它们都没有出现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榜单之列。这跟城市级别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较大关系。
“苏州一直在思考如何把金融做好,但受困于法人金融机构和一些总部聚集与其他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有比较大的差距,主要靠苏州地方生态环境来凝聚一些金融资源”,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苏州金融中心发展的最大特点是,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善于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开展创新,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作用。
03 区域金融分化明显
排名是“虚”的,产业是实的。进入榜单的12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增加值累计超过3.4万亿元,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1%。2020年,12个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加值最低增速为5.4%,最高增速达到10.6%,大部分位于7%-8%。从金融业增加值可以直观地感受各个金融中心的“斤两”。
2021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4739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的15.4%;两年平均增速达8.3%,位居一线城市首位,这也是深圳金融中心排名大幅前进的注脚。
2021年,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603.7亿元,同比增长4.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9%,占比接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2021上海金融业增加值7973.25亿元,同比增长7.5%。前三强地位相当稳固。
京沪深之外的区域分化较为明显。杭州在区域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2020全年金融业增加值2038亿元,增长10.6%排名第一。武汉和西安这两个国中城市指数评分增长较快,但受困于疫情,总体排名有一定下滑,2020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1069.98亿元,增长6.9%,武汉金融业增加值1628.48亿元,同比增长6.2%。
榜单中排名最高的西部城市是成都。2020年,成都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114.81亿元,位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北部城市则表现不一。2020年,青岛实现金融业增加值861.8亿元,同比增长7.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和服务业的比重也分别上升至6.9%和11.3%。天津金融业增加值2056.73亿元,增长5.1%——这个增速比较“危险”了。
事实上,相比金融业增加值这个数字,各金融中心城市的市场灵活度、适应性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表现,是更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从这个角度上讲,进入榜单的城市并不能放松,没进榜单的城市也不必神伤。毕竟,不是所有城市都能成为“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