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架构设计中如何做好技术决策?

开发 前端 新闻
今天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做架构设计的分享,其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做技术决策,我针对我们前端团队整理了5条做技术决策的原则。

今天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做架构设计的分享,其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做技术决策,我针对我们前端团队整理了5条做技术决策的原则。

原则1: 遵守公认的好的设计原则,比如说:

  • DRY - Don't repeat yourself (不要重复自己)
  • KISS - Keep it Simple, Silly (让设计尽可能的简单)
  • YAGNI - You aren't gonna need it (只做刚刚好的设计,不要过度设计)
  • … 其他

原则2: 找出最本源的需求,而不应该局限于当前的技术实现和资源

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被表面需求所误导,类似于乔布斯的名言:“如果亨利福特在发明汽车之前去做市场调查,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大家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如果我们在做设计和技术决策的时候,没有找出用户的真实需求,很容易就会在错误的方向上狂奔,做很多无用功!

要找出本源的需求,还是需要多问为什么,多和干系人沟通,少考虑技术细节,少被现有的技术所误导或局限。

案例:设计部门希望设计系统支持Angular

我们设计部门最近希望我们的设计系统提供 Angular 版本,因为当前只支持 React 版本。从这个需求来看,表面是是要我们开发 Angular 版本,其实如果仔细追问他们到底为什么需要 Angular 版本,是因为有一个团队还在用 Angular ,他们希望这个团队能用我们的设计系统,但是人家表示用不了。其实本源的需求是希望有更多的团队用设计系统,而不是要支持 Angualr 

那要满足这个团队的这个需求,是不是非要做一个 Angular 版本不可呢?当然不需要,如果我能提供一个类似于 BootStrap  HTML  CSS 版本,其实他们一样能用起来,而这么做成本不高,并且别的团队也可以用。

原则3: 聚焦于 “收益”、“成本”和“风险”三者之间的平衡,而不是技术本身

每一次技术决策,其实本质上就是一次取舍( Trade-Offs 

每一次取舍( Trade-Offs ),本质上就是在“收益”、“成本”和“风险”三者之间的平衡

既然每一个决策都涉及到收益成本风险,那么就不能只看收益而无视成本和风险。就像前一个案例中提到的,设计部门考虑的是 Angular 版本带来的收益,但是他们却忽略了打造一套 Angular 版本的设计系统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所以在做技术决策的时候,理性的考虑一下 决策背后的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关系是很必要的,而不是仅靠喜好或者直觉来做决策。

原则4: 选择某个技术背后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某个技术

这条原则特别适用于前端领域,在前端,各种新技术、框架、工具层出不穷,如果总是追新,或者被某个软文吸引轻易选择了某个技术,最终会带来巨大的成本。

案例:为什么我们从Preact迁移到React

在早些年的时候,我们前端选择了 Preact 作为UI渲染技术,这有早年 React License 的原因,也有 Preact 更小性能更好的原因。

然而这些年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核心原因都是生态不够好。

比如说 Preact 调试很麻烦,因为它不像 React 有一个强大的 DevTools ;比如说我们遇到过 Preact 在服务端渲染的内存泄漏问题,如果像我们这样大规模访问量的用户多一点,可能早就有人踩过坑了,不需要我们去花很长时间定位并最终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最近我们在集成 Nextjs  Nextjs 是完全为 React 设计的,对 Preact 兼容性并不好。

这样的案例还很多,所以选择技术,它背后的生态和社区活跃度很重要。

原则5: 不仅要考虑如何构建,还要考虑如何维护

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只管搭建新项目的时候爽,而不管后续维护是不是困难,用了一堆自己喜欢的新技术,最后难以维护。下一个人接手了,搞不好会推翻重写一遍,这样的循环一次又一次。

这样的错误我也常犯,比如2年前 React Hooks 刚出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用它来替代 Redux ,结果上线后发现不好维护,有 Bug 也不好定位,不像以前 Redux ,数据流特别清晰,借助工具非常好重现和定位问题,最终上线没多久就改回去了。

所以现在在做技术决策的时候,我们很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将来维护的时候是不是很麻烦。

包括我在代码审查的时候,有时候看到一些功能能运行的很好 PR,但是代码写的比较难懂的,或者没有遵守最佳实践的,只要是给未来的维护造成麻烦的,我都会毫不犹豫要求重写,避免增加未来的维护成本。

最后

上面就是我们现在实践的五个技术决策原则:

  • 原则 1: 遵守公认的好的设计原则
  • 原则 2: 找出最本源的需求,而不应该局限于当前的技术实现和资源
  • 原则 3: 聚焦于 “收益”、“成本”和“风险”三者之间的平衡,而不是技术本身
  • 原则 4: 选择某个技术背后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某个技术
  • 原则 5: 不仅要考虑如何构建,还要考虑如何维护

这些原则绝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踩坑。但我也会一直在反思曾经做过的决策,对于做出的不太好的决策,会反过来考虑是否要修订这些原则,最终通过不断完善决策原则,帮助我和团队更好的做出技术决策。

责任编辑:张燕妮 来源: code秘密花园
相关推荐

2023-08-20 12:21:18

软件开发架构设计

2023-03-21 08:41:09

结构设计数据库高性能

2019-09-26 09:14:26

架构运维技术

2018-04-18 16:27:11

互联网技术学习

2017-07-17 16:06:58

大数据产品设计架构技术策略

2021-01-19 09:59:02

招聘管理团队

2018-05-15 15:33:07

Leader前端团队

2022-06-08 10:05:43

技术管理数据

2019-08-19 09:01:54

项目管理

2009-04-17 15:57:33

技术人才定位职场

2019-04-29 09:52:46

容器安全漏洞网络安全

2011-05-26 16:27:24

SEO

2020-07-22 07:00:00

微服务架构

2017-05-10 09:13:24

DevOpsDevOps转型

2021-12-24 07:10:36

架构分层模块化

2023-01-09 09:00:00

树服务架构驱动决策

2022-06-22 08:02:01

业务监控Web站点监控

2013-07-10 09:22:59

云配置云实践云应用程序接口

2011-04-18 13:20:40

单元测试软件测试

2011-05-25 16:59:20

前端工程师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