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Wi-Fi,恐怕大家再熟悉不过,而Wi-Fi 6是对这种无线技术进行的第六次也是最新的一次升级。Wi-Fi 6在调制,编码,多用户并发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和优化,与速度提升相比,更关注因应用,用户体验,无线环境的整体优化。更贴合于现阶段多Wi-Fi终端、多应用普及的场景。现阶段各类终端和应用繁多,如视频类应用、即时通讯类应用等,因此无线场景中多并发、短报文的情况越来越多,早期的Wi-Fi协议应对这种情景并无技术优势,而Wi-Fi 6针对这些场景做了大量的改进和优化,能大幅度的提升使用者的无线体验。
从技术标准上看,Wi-Fi 6的纸面实力毋庸置疑,最高理论速度是9.6Gpbs。相比之下,Wi-Fi 5只有6.9Gbps,单条空间流80MHz下的速度从433Mbps提高到600.4Mbps。除此之外,相信大家也在各个路由器厂商的宣传中看到了不少新特性,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与Wi-Fi 5相比,Wi-Fi 6到底强在哪些方面。
01. 1024-QAM(正交振幅调制)
1024-QAM(正交振幅调制)是一种调制方式,所谓调制就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的过程,反之则称为解调,调制方式越高阶,转换过程中数据密度就越高。
QAM编码采用了二维(点阵)调制方式,实际应用中QAM数值是2的N次方。比如说64-QAM,64是2的6次方,一次就可以传输6个bit的数据;Wi-Fi 5支持的最高调制是256-QAM,因此Wi-Fi 5一次可以携带8个bit的数据信息,Wi-Fi 6支持的最高调制是1024-QAM,Wi-Fi 6一次可以携带10bit,通过使用1024-QAM,让Wi-Fi 6的物理层协商速率提升了25%。
02. 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
多用户多进多出(MU-MIMO)同样是 Wi-Fi 6引入的新特性之一,它让AP可以同时与多台终端并发通信。
Wi-Fi 6在Wi-Fi 5下行MU-MIMO的基础上新增上行MU-MIMO,WIFI5的MU-MIMO仅适用于下载。同时也把Wi-Fi 5最大支持4×4的下行MU-MIMO提升到最大支持8×8的上下行MU-MIMO,支持同时向8个终端发送数据,与Wi-Fi 5相比,下行链路容量增加了2倍,上行链路容量增加了8倍,从而大幅提高无线接入总容量。
具体来说,SU-MIMO路由器信号一般是一个圆环,一般是以路由器为圆心向外发射信号,根据远近等关系(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远近,更多的是信号质量等方面),依次单独与上网设备进行通讯。当接入的设备过多时,就会出现设备等待通讯的情况,网络卡顿的情况就由此产生。而MU-MIMO路由的信号在时域、频域、空域三个维度上分成多个部分,就像是同时发出多个不同的信号。支持MU-MIMO的路由器能够同时与多部设备协同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个信号互不干扰,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03. OFDMA技术
OFDMA技术是在频域上将无线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子载波),形成一个个射频资源单元,用户传输数据时,数据将承载在每个资源单元上,而不是像Wi-Fi 4/5(使用OFDM技术)时那样占用整个信道。
OFDM调制原理是将信道切分为子载波,但单一信道内的子载波须同时使用。OFDMA调制则更进一步,将现有的802.11信道(20、40、80和160MHz宽度)划分成具有固定数量子载波的较小子信道,并将特定子载波集进一步指派给个别STA,从而为多个用户同时服务。
通过OFDMA技术可实现在每个时间段内多个终端同时并行传输,不必依次排队等待、相互竞争,提升了效率,提高了无线接入的密度,降低了排队的等待时延。
04. BSS着色技术
BSS着色技术可以实现更多同步传输,即AP可以识别两个相距不远但并不相邻的AP和终端设备,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实现无线并发传输而不会相互影响。用于解决不同AP在相同信道下并发冲突的问题。
传统传输机制每次发送数据之前,会监听无线信道上有无其他AP也在传送数据,如果有,先避让,等下个时间段再传送。这意味着多个AP工作于同一信道时,由于采用轮流单独通信的方式,会大幅降低网络容量。
BBS着色机制会在数据报头加入6bits的BSS Color来指定不同的AP,这样一来,当路由器或设备在发送数据前侦听到信道已被占用时,会首先检查该“占用”的BSS Color,确定是否是同一AP的网络,如果不是,则不用避让,从而允许多个AP在同一信道上运行,并智能管理多用户同时并行传输。
05. 目标唤醒时间(TWT)
目标唤醒时间(TWT) 让设备可自行协商它们何时以及多常唤醒以发送或接收资料,这项功能可以增加设备的休眠时间并显著延长行动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的电池寿命。
这个服务可以降低支持Wi-Fi 6终端的电力消耗。现在很多设备连接WIFI的情况下耗电严重,尤其是使用电池的IOT物联网设备。减少用户之间的争用和冲突,显著提升STA的休眠时间,节约电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