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腾讯员工爆料:鹅厂的末位淘汰制让人心理崩溃

新闻
腾讯所采用的考核机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末位淘汰制,对一定范围内的员工进行“3-6-1”或者“2-7-1”分出个A、B、C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绩效等级评出谁较为优秀。

众所周知,腾讯是一家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大厂,各种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让许多优秀人才削尖脑袋想往里进,可见腾讯的竞争有多激烈,能进入腾讯公司的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01、在腾讯公司被打2星意味着什么?

失去未来一年的晋升和加薪资格、年终奖少了、跳槽时的简历背调受影响......

腾讯所采用的考核机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末位淘汰制,对一定范围内的员工进行“3-6-1”或者“2-7-1”分出个A、B、C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绩效等级评出谁较为优秀。

像我们常提及的阿里、华为,以及许多公司都在使用末位淘汰制,而末位淘汰制却是许多职场人的噩梦,认为这就是一个逼迫企业员工内卷的机制。

其实,遭众人抵制的末位淘汰制本身并非没有好处,不仅可以激活人才活力,也能淘汰掉一部分能力不足的人。

但随着末位淘汰制跌下神坛,我们需要反思,这个众多企业家都热衷使用的机制究竟有何不妥。

事实上,末位淘汰制在人员冗杂、需要降本增效的企业在初期使用是没问题的,但随着持续使用,许多问题便暴露出来:

淘汰到多少人才算合适?为什么平日里勤恳的员工却被末位出局?

02、商君认为,以缓冲机制做辅助,有助于规避风险,妥善处理好考核与淘汰。

任何机制都是有利有弊的,需要企业迎合时代发展,再利用缓冲机制做辅助,才能有效避免错失人才的风险。

末位淘汰制在前期确实可以帮助企业淘汰掉一部分能力不足的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淘汰的人数越来越多,将要被淘汰的都是各部门核心人员的时候,就会遇到难题:该不该裁?到底裁多少人才算是正确的?

末位淘汰制本质上是一种绩效考核,反映的是员工对该绩效任务的完成程度。

如果考核不公平公正的话,平时勤恳的员工可能会被裁掉,剩下的都是与领导关系好的员工,便会很容易让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和热情,导致企业错失人才,企业的总体绩效也会受到影响。

所谓缓冲机制,就是给即将被淘汰的员工一个缓冲期,让员工在缓冲期内有机会为自己再争取一次留下的机会。

可以通过内部轮岗、内部竞聘等方式去尝试自己更感兴趣或是更有优势的领域,也可以是上级对其进行绩效辅导和绩效沟通,提高员工技能和能力,最终使其能力到达得以完成绩效指标的水平。

一味采用末尾淘汰制容易造成削减过度、内部恶性竞争、忽视员工长远发展和潜力、会使得到较差考评等级的员工失去信心和热情、可能会对企业总体绩效造成影响。

以缓冲机制做辅助,就能使企业有效规避错失人才的风险,通过结合辅助机制,找到“考核”与“淘汰”之间的平衡点。

03、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和别人的成长有关。

被誉为“最受尊敬的CEO”、“全球第一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的通用电气(GE)前董事长、CEO杰克·韦尔奇曾说:

“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和别人的成长有关。”

杰克·韦尔奇在职期间自创的“活力曲线”,也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末位淘汰制。他通过这个制度砍掉25%的企业,将350个经营单位裁减结合为13个主要业务部门。

这期间省下来的资产对员工培训中心——克罗顿维尔学院投资了4500万美元,每个月还会到那里给学员们上课。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同时,利用末位淘汰制促使企业员工进步,即使在GE公司被淘汰的员工到其他公司也依旧是佼佼者。

不仅如此,韦尔奇还花至少一半的时间去研究他的员工,用一本大笔记本以图表的形式记录下每个员工的变化和进步。

对于员工的反馈和报告会仔细耐心审批,写出夸奖或是不足之处,让员工感觉到自己被领导重视,并不是写了没人看,就会更加认真去反思自己。

从而与员工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去解决绩效问题。

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给员工提供方法、辅导员工,让员工感到被重视和被鼓励,以“自发努力”取代“被卷”和“不得已而为之”。

客户公司张经理手下有10个员工,大部分是公司新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张经理每周给他们下发指标任务,一旦员工没有完成,张经理就采取扣奖金、扣绩效分等方式,试图激起他们的积极性。殊不知员工不是不够积极,而是经验不足、没有找对方法,这样的无经验小白在末位淘汰制中就如同炮灰。后来不出所料,张经理部门里有两位新来的员工离职了。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位员工进入到新的公司却干得风生水起,让张经理直拍大腿表示:“错过人才”!

只是一味推崇末位淘汰制,以眼前定未来,让无经验小白惨当炮灰,新鲜血液流失,企业原本想要的优胜劣汰变成逆向淘汰。

员工内卷,已经排名较前的员工为了明哲保身,不愿意去创新和开拓,而被淘汰的老员工则需要另找一个外部优秀人才来填补空缺,这些后果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绩效水平。

再者,部分企业没有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考核的形式大于结果,很容易出现“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做事的员工只能得到1星或者2星,而整天和领导套近乎的员工却可以得到很好的绩效考评等级”的现象。

总结

末位淘汰制应是维持企业正常新陈代谢、激活企业人才活力的一味良药,企业在运用末位淘汰制时应以员工进步为目的,而不是以淘汰员工为目的。

通过结合绩效辅导、绩效沟通、内部流动等缓冲机制可以规避错失人才的风险,既是给员工的一次机会,也是给企业的一次机会,在留下人才的同时凸显企业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责任编辑:未丽燕 来源: 今日头条
相关推荐

2009-08-28 10:15:26

运营商员工末位淘汰制

2009-04-03 08:26:54

华为末位淘汰制裁员

2010-03-25 10:04:53

2013-03-20 10:23:49

微软行贿

2018-09-06 08:46:15

腾讯秋招跳槽

2019-02-28 10:11:44

互联网数据技术

2020-11-02 11:23:14

腾讯跳槽百度

2020-12-11 08:42:06

Kona 开源JDK

2021-09-16 10:01:45

腾讯设计师职业生涯

2020-11-17 06:57:15

存储互联网用户

2021-03-10 08:05:10

Nginx面试并发

2023-03-21 15:47:03

开发编程

2012-06-01 14:46:13

华为裁员

2011-02-28 16:03:39

微软

2021-06-15 19:30:34

JAVA虚引用对象

2019-08-27 14:40:50

开源技术 趋势

2020-12-09 15:24:15

安全计算竞赛

2024-04-28 13:03:30

AI训练

2013-12-26 13:57:37

Windows 8.2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