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构想
工作场域
1 个框架和 3个原则
◼︎ 回过头来看,过去 20 个月对人类社会活动的重构是超出了所有人预判的。从宏观的社会运作,到微观的人际交往,我们发觉「非共时沟通」(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成为一种新的默认。——奔向线上、实时录屏、下载回看的一系列动作,让沟通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超越,颠覆了我们经久熟识的协作方式,也进而将要彻底改变工作场域的组织方式。似乎,在 20 个月的实践里,我们发现面对面开会也并不那么必要了,为了聚在同一物理空间反而在路上消耗了更多的精力、排放了更多的碳。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不在一起工作,会不会让员工没有归属感?居家的员工,真的在认真上班吗?少了上下班的路,实际上是不是意味着工作对生活的进一步侵蚀?
这一切疑问,恰恰指示了重新构想工作场域的必要。微软的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调查发现,73%的受访者希望继续拥有灵活远程办公的选择。我们已经毫无疑问步入了混合办公的纪元——现在的问题,是怎样重新构想工业文明、企业出现以来就习以为常的单一办公组织形式,用更包容、更有参与感、更高效的方式组织这生活中的8小时。
那么,应该如何开始重新构想和设计?当我们在谈工作时,我们谈的实际上是三个要素:人员/People、地点/Place、流程/Process。以此为坐标系,面对人员多元化的需求,在过去的 20 个月里已经涌现了数以万计的新应用、新理论、新技术。
在选择这些新事物时,只有时刻记住以下 3 大原则,才不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
眼下,事务性的工作,诸如开会、审批、演讲,都能几乎无损地以混合的方式达成。那工位上的价值观小旗、同座推荐的新书、走廊里家庭日的留影,这些软性、沉浸的沟通和体验,如何才能复刻到混合办公模式下呢?
在重新构想新一代的工作场景时,第一原则应当是整合。不仅仅要数字化除了事务性之外的所有职场体验,还要将这些体验整合到日常的数字工作流当中。否则,这些精心设计的海报、推荐、影集,很可能成为一个0点击的内网网页。
越来越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开始研究「员工体验平台」,因为混合办公的新常态尤为需要的正是一个把软性体验植入到硬性事务,两者并行存在的新场域。在这里,员工打开操作界面可能最先看到的是公司新鲜事的“今日头条”,跟路过前台看到企业使命一样。这里可能也有虚拟的公共区域,大家交流新出的电影和书籍。与此同时,后台会提示你已经在线工作多长时间,是时候休息了,就像以往你的同桌提醒你去倒水一样。
我们此刻,仍然会感到“数字化工作的疲惫”。是因为技术让永不下线成为可能,也似乎造就了一种压力,“上线即工作、不下线不休息”。但理想的状况显然不是这样,当我们把职场体验完整、有序地整合到工作流中,恰恰是对抗数字化工作疲惫的最好方式。
条桌、白板、透明玻璃,当下办公室的标配很好地支持了纯线下办公的需求。虽则无可厚非,但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设备是单纯为在场的员工配备的。
现在,应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不在场的员工们。比如——
「屏幕是不是够大?」
大屏幕有利于包容性,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快速、轻松地进场,就像在会议桌前占一席之地一样。
「摄像机和麦克风位置是否最优?」
以确定识别谁在说话,通过跟踪活跃发言者,精准取景保持眼神接触。
「远程的同事是否可以自如表达?」
举手发言、浮窗表情等包容性功能可以帮助远程员工跟上现场节奏,并提供机会以非口头方式或在不打断正在演讲者的情况下插话。
· 乃至于,「是否应该重新设计白板?」
好让镜头那边的同事不被书写者挡住白板上的字。
从纸笔到 Word,从表单到 Excel,从幻灯片到 PPT——办公场域的现代化首先展现为工具的数字化。然而,这些赋能往往都是零碎的,办公室职能同事常常要不断在各个应用之间切换,数据也储存在不同地方,体验与数据流都离散的。
接下来,混合办公让一切更加数字化之后,首个需要攻克的山头就是工具与体验的重新整合。这里的效率飞跃可不仅仅是解决了员工切换工具的问题,更重要的让员工方便地使用,并将使用数据归集在员工可触达的门户,连接和整合各种各样数字应用和系统,以员工为中心,为员工构筑全新体验。
而低代码和 AI 技术的介入,则会让员工自己创造工具、改造流程变得更容易。当在场和远程的员工在同一个平台使用工具,他们也可以不断交互并创造新的工具,而这些属于员工的新创造也不断被整合进来,整个组织将变得更灵活、更富有生命力。
可以说,未来企业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是团队创造与工具创造的双重竞争力。
拥抱混合办公
就是企业发展的下一个关窍
那么,员工体验平台的应用是否已经成熟?
哪些技术可以支持不在场员工?
低代码和 AI 如何在办公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