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德国电信、沃达丰等13家主要欧洲电信运营商的CEO发表联合声明。他们在声明中表示,大型科技平台产生了庞大的网络流量,且还在不断增长。他们从这些不断增长的流量中赚取了大量的收益,但是却让电信部门进行不断的、大规模的网络投资和规划。他们认为,要想欧盟公民能够持续享受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成果,这些大型科技平台也要合理地支付一部分网络建设成本。
这并非是电信运营商第一次将矛头指向互联网巨头,但是13家运营商联合“揭竿而起”并不多见。类似的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出现过,这对国内运营商的启示是什么?
在目前的时间节点,行业出现了两个新的变量。
一是5G开始建设。设备投入、运转电费……整体网络建设成本倍增。目前来看,全球也还没有找特别清晰的商业模式,整体行业利润都在遭受着下行的压力。运营商在找任何可以降低网络建设费用的手段和途径。
二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显然让全社会加速了数字化的进程。在这个数字化进程中,头部互联网公司聚集起了大量的用户,发展增速。与此相映衬,虽然底子是基础信息网络,运营商却并没有在传统的语言、流量等业务中,得到太大突破。
13家欧洲运营商CEO,代表的是后面资本的声音。资本家花了钱,在整个产业链上产生了收益,却没到收到自己口袋,当然不行。从这个逻辑上看,运营商要求大型互联网企业分担一部分网络建设成本,有一定的合理性。
那么在中国呢?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加快建设。从2021年起,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开始加大合建700M网络,会进一步解决农村和偏远地方的覆盖。这些,都让我们在上头跑的车(应用),体验会被优化,获得感会增强。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都是央企。国家在花大力气,以央企为龙头,加快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工信部已经正式发布了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有很明确的要求和指引。
央企的特征是什么?是国家承担对自己国民责任的显性体现、主要抓手。去年疫情期间,学生都改成上网课了。西藏昌都有一个小女孩,村里信号不好,她每天只能爬到雪山顶上去听网课。中国移动就专门去给小女孩所在村,建了一座基站。这是没法从商业逻辑能说的事。这就是央企的社会责任。而且我们知道,这并不是个例。
这样普及全国的信息基础建设,也成就了大型互联网企业。但其根本,还是为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自立自强,为了人民的美好数字生活。
在享受国家新基建的红利后,互联网企业吸纳了大量的用户,在一定市场上形成垄断。那么接下来呢?
把纯资本运作那套, 挟用户而自重,某宝屏蔽某度搜索、某信屏蔽某宝链接,垄断市场再资本运作,获取更多"暴"利。放在这里演绎,立场是不对的。就象当年周小川说数字货币:金融创新是手段,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不能本末倒置;权威媒体评价社区团购: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当然,行业都有一个初期到成熟的过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事物。当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到今天,我们要怎么处理车和路的关系呢?运营商要不要向大型互联网企业收网络建设费用?
基础建设是国资,这并不是简单地回答一个收,还是不收。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后,立法立规,让收与不收,都有法可依。这就是合规经营,依法治国。
而互联网企业,从社会里获取数据这种要素,进行生产、服务和产品,成就了自己和企业。那么一方面,请将获得的利益与数据提供者共享,至少先保护好用户隐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调整分配机制,提高服务对象的收入待遇,比如外卖公司的商家履约服务费、网约车企业的抽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