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9月份央视网的消息,工业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1.68亿部,同比增长80%,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103.7万个,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级市城市、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5G终端用户突破4亿。
中国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然而,我们似乎对5G没有太多的感觉。根据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我国4G用户达到12.89亿。虽然5G用户正在不断增加,但速度很慢,从5G元年201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4G用户仍然占据主导力量。
从表面上看,是套餐资费太贵,最便宜的套餐也要六七十一个月,信号方面,极端情况体验不好,在高速公路上信号有时还不如4G。换上5G套餐,除了网速快一点,没有太多质的变化。
实际上,这些并不是主要原因。
在3G、4G时代,用户需求都走在技术的前面。3G、4G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对移动计算的场景已经做了若干实践和研究,而不是用新技术去想需求。
5G时代则恰恰相反, 用户本身没有太明显的需求,似乎是通过新技术去匹配需求,又没有成功。
我们普遍对5G无感,主要是因为以下4个方面:
范围覆盖成本高
因为信号频率、波长与传输衰减原因,1个2G基站可以覆盖7公里,一个4G基站可以覆盖1公里,一个5G基站仅能覆盖300米。
全球4G基站大约有500万个,中国就占了340万多个,可以说我们为了4G的覆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不像很多发达国家,运营商为了节约成本,许多偏远地区不提供4G服务。
如果中国想将原先的4G覆盖地区,全部替换为5G服务,那么至少需要1360万个基站,一个5G基站价格在20万到60万之间,总投资额达到惊人的6.5万亿!
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截止2021年8月,我国建成5G基站已超过100万个。
这个数据虽然占全球数量的70%以上,但与完全国覆盖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高昂的覆盖成本使短时间内5G无法做到完全覆盖,许多地区5G的体验还不如4G。
5G基站耗电量高
一般4G单系统功耗为1300w,而5G基站单系统是这一数字的3倍左右,华为为3500w,中兴为3255w。如此一来,在同样覆盖面积的前提下,5G单位面积耗电成本是4G的12倍!全面覆盖足以让一家运营商当年的利润变为负数。
成本上升是5G套餐资费上升的主要原因,对于价格敏感以及一些用户来说,他们更愿意使用4G网络,而不是价格贵,提升又不大的5G网络。
承载网需大规模扩容
理论上,4G速度可达到100mbps,但实际上达不到这样的速度,因为使用人数太多,会造成承载网扛不住这么大的流量需求,用户普遍速度在30-80mbps之间。
假如仅仅将4G基站换成5G基站,而没有对承载网、骨干网进行大规模扩容改造的话,5G的速率跟4G的速率会保持一致,这样一来,5G目前仅有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速度没有变化,用户对5G就更无感了。
5G生态圈
5G生态圈是目前用户对5G无感最主要的原因。在5G推广早期,很多人都认为它会给VR、自动驾驶、AI等技术带来新的可能。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发现,5G对这些行业的加持很有限。
自动驾驶并不依赖网络,而是依赖汽车里的电脑,因为如果网络信号差,就会导致汽车无法驾驶,那么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因为基站到服务器的带宽、线路,5G和4G并没有区别,5G的低延迟也不会有质的飞越。至于所谓的观看4K、8K视频,耗电量变高不说,如此分辨率的视频,也已经超过人眼所能感知的范围了。
目前我们对5G并没有太大的感觉,是不是意味着5G一点用都没有呢?
不禁让小蔚想起了这段时间“元宇宙”的话题,“元宇宙”是不是未来?当然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将打造“元宇宙”定位自己的战略目标。但是,由于资本大肆鼓吹,各大媒体、平台滥用元宇宙概念牟利,让元宇宙渐行渐远。
2019年前后,大肆鼓吹5G,实际上5G的效果又大大不及预期,让不少人产生5G是骗局的想法。
4G带来了什么?短视频和千姿百态的个人网络直播,这是在4G普及率较高时才出现的,而目前5G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几乎不会带来新的功能,就目前而言,它只不过是4G的升级版,仅此而已。
就像自动驾驶取代人工驾驶、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劳动力一样,5G也必将代替4G,但完全取代4G的路还很远,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冷静对待5G,才能给它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让它成为割韭菜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