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全球大概有3.75亿人口将面临重新就业,其中中国占1亿。麦肯锡报告中分了11个行业大类,看不同国家未来在这些行业的岗位需求变化。其中涉及到创意工作、技术类工程师、管理类以及社会互动类的岗位需求增长明显,因为机器还无法在这些领域取代人类。另一方面,那些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物理活动的部分岗位需求将下降明显。
报告指出,按基本的市场供需关系,那些需求下降的岗位工资也将面临工资下降的窘境。与此同时,岗位学历要求将进一步提升,要求较低学历的岗位数将减少,大学乃至更高学历要求的岗位将增多。
麦肯锡报告还特别指出,在自动化的浪潮中,全社会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需要保持积极的稳健增长,以保证工作岗位的增加;二是提供工作培训机会,帮助个人学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三是提高商业社会乃至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流动性;四是为那些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人提供收入和重新就业帮助。
总而言之,对于每个个人来说,需要对未来高速发展的工作环境提前做好准备,努力掌握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能。未来对于人类而非机器的岗位需求将持续存在,但人们也应重新思考传统的工作方式还是否可行。
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人,普通人最大的担忧就是,它会不会抢了我的饭碗?过去,这还只是担忧,现在,麦肯锡可以用一份160页的报告(只是报告摘要哟)明确告诉你:
- 全球最高达50%的工作是可以被机器人取代的;
- 有六成的工作岗位,其30%的工作量可以由机器代劳;
- 到2030年(还有13年时间),保守估计全球15%的人(约4亿人)会因人工智能工作发生变动,激进预估会影响30%的全球人口,也就是8亿人。
虽然机器人对人类的“威胁”不小,但是麦肯锡的研究认为,不同国家,不同岗位,受到的冲击是有显著差别的。比如,越是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越有动力率先采用机器人,因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的程度会更快更高。
如下图所示:到2030年,全球平均被机器人取代的劳动力比率是15%,作为不发达国家的代表,印度这一比率仅有9%;中国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为16%;而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德国,这一比率高达23%和24%。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普通劳动者正面临被机器人取代的巨大风险。
从具体岗位上看,稳定环境中的体力工作(如机器操作员和快餐行业员工)会率先受到冲击;
多变环境中的工作被取代的风险较低,因为从技术上来看,这些工作难以实现自动化。如专业研究人员、照顾岗位、建筑师、管理人员、教育者、技术专家、艺术工作者等岗位需求未来会增多。
尤其是照顾类岗位(医生、护士、高级护理),无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人力需求,这显然是受全球老龄化的影响。
在这个报告中,麦肯锡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子报告(而且还被排在了各国子报告的第一个,可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麦肯锡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国将受益于自动化。一方面,中国正走向老龄化,到2030年,17%的人口都将在65岁以上;另一方面,中国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如果不是自动化,我们可能还会出现劳动力缺口,在生产效率上也难以提高。
但对劳动力的冲击也不小,具体来说有三点:
一是总体岗位需求减少。
人工智能取代了一些职业,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但总体来看,到2030年,受人工智能普及的影响,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会较现在(2016年)减少1600万。
二是部分岗位消失。
中国哪个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麦肯锡认为,是机械师和厨师。到2030年,以这两个岗位为代表的基础工作会减少360万。猜测可能是考虑到中餐的流水化生产趋势,厨师的需求会大大减少。
比如我们就知道一家叫一米云站的企业,他们是做中餐供应链,以热链盒饭供应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学校等大规模用餐场景。在他们的中餐工厂里,厨师这个传统餐饮必需的岗位,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取代了。
三是上亿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转换岗位——这就是摩擦性失业。
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至少1.18亿人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这要求他们学习新技能,适应与机器人的合作分工;其中700-1200万人需要转换职业(这意味着他们原有的岗位彻底被机器人取代,不再有人工的价值)。如果人工智能以更乐观的速度发展的话,这一数字将扩大到2.36亿,也就是三分之一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