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现今穿戴式装置是否成功或失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正随着科技进步,变得愈来愈可能成为主导的力量之一。因为,穿戴式装置必须汇集新封装技术、采用新基板、净化功率、低耗电、新型连接性、灵活性、耐用性以及时尚的要求。
虽然这一些挑战仍然很艰巨,但是长期成长的潜力,正在推动该产业往更宽广的市场前进。
现今,在健身手环、智能手表的带领下,穿戴式装置出货量于2021年将超越2亿。未来随着智能眼镜、或者AR眼镜的加入,穿戴式装置很可能再创市场高峰。根据Arm的消费性研究表明,高达58%的受访者对日常佩戴AR智能眼镜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因为其使用范例除了沉浸式游戏之外,还包含屏幕投影到移动导航和翻译。
Cadence认为,发展AR眼镜需要技术融合,包含:先进封装、先进传感器和传感器间的融合技术、对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并且必须无缝接轨于工作中运行并提供价值。英飞凌认为,鉴于穿戴式装置可用的电池电量有限,所以其不仅需要考虑产品,还需要考虑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
Arm也发现,随着超低成本微处理器不断地商品化,所有类型的市场都将出现有趣的用例,例如:智能传感器、智能标记和智能包装。使用这些产品可以通过减少食物浪费来帮助实现可持续性,并通过智能生命周期追踪促进循环经济。就个人而言,最大的影响是在医疗保健领域。
穿戴式装置使用案例一旦变多,其所产生数据将变得愈来愈有价值。透过分析这些数据,或者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即可发挥数据的价值,也对未来穿戴式装置的研发带来正面循环。
现今来看,数据最高的价值可能是来自医疗保健产业,透过穿戴的设备、衣服、贴片等,即可建立生态系统充分分析数据。
不过,数据的准确性是穿戴式装置市场的一个挑战。如果要发挥穿戴式装置在医疗保健的功效,拥有好的传感器才能够提高准确度。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传感器融合,将多个传感器组合在一起。一旦一个传感器告诉穿戴者一件事,透过多个传感器就能够验证该数据的准确度。
在技术障碍上,转向采用灵活和合身的基板成为趋势。原本基板材料是硅和类似的半导体金属,但是新基板是采用软材料技术,包含:纺织品、织物,或者使用塑料、凝胶、生物膜都是可选择地软性材料。
总之,穿戴式装置正在透过技术精进、创新材料、低成本、低耗电持续改进中,未来下一代的穿戴式技术将在这基础上,于未来五至十年将会颠覆产业面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