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net
Telnet程序的目的是通过网络提供远程登录或虚拟终端能力。换句话说,计算机A的用户可以与网络中任意计算机B联机操作,对该用户而言,就像坐在计算机B面前一样。Telnet是通过TCP端口号23提供服务的。
因为同时使一台计算机访问另一台计算机的唯一方法,是通过使用通信设备专用端口,如调制解调器或网络,去建立联系,所以Telnet才得以发展。Telnet比初看上去要复杂一些,因为终端及计算机型号繁多,每个型号都有自己的控制代码和终端特性。当直接与服务器连接时,服务器CPU必须处理二者之间终端代码的翻译工作,这样就加重了服务器CPU的负担。通过同时激活多个远程登录,服务器CPU可以无限制地使用间隙时间处理翻译工作。
Telnet通过在Telnet协议内部嵌入终端特性排序减轻了这种负担。当两台计算机使用Telnet进行通信时,在连接阶段Telnet本身可以为对话确定和设置通信及终端参数,而且它不支持参与连接的终端用户不能处理的服务。当使用Telnet建立连接后,两个终端用户为两台计算机都采用相同的方法交换信息,以减轻服务器CPU的负担,使二者承担的工作量大小相当。
通常情况下,Telnet关于服务器包括这样一个过程,该服务器为Telnet对话接受引入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telnet Server。客户(进行调用的终端用户)可运行一个通常称telnet的程序,该程序试图与服务器相连接。
SNMP
SNMP是被广泛接受并投入使用的工业标准,它采用轮询机制,提供最基本的功能集。最适合小型、快速、低价格的环境使用。它只要求无证实的数据传送层,自身具备纠错的能力。其实现、理解和排错均很简单,并受到许多产品(包括分组交换产品)的广泛支持。
SNMP始于1989年,是基于TCP/IP的多厂商不同设备的管理而设计的。其后,SNMP的应用又扩展到其它协议组。
SNMP版本1是在互连网中应用的管理技术,它基本上稳定了四年。新一代的SNMP版本2及其框架是对现行版本的扩展。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安全特性和其它功能,仍能保持了与当前产品的最高等级的互操作性能力。同时,SNMP版本2设计中考虑了向后兼容能力。目前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运行版本1,预计版本2将日益普及,成为互连网领域和非互
连网领域的混合语言。
从概念上讲,SNMP仅有对数据项的读(READ)和写(WRITE)两种简单操作,利用这两种基本操作可以演绎出所有的操作。
SNMP的基本操作如图8-1所示。
图8-1:SNMP的操作
SNMP规定操作必须是原子操作,陷阱操作(TRAP)允许在发生事件时发送有关的事件报告。
与SNMP密切相关的是网络管理数据的标准──管理信息库(MIB)和管理信息结构规范(SMI)。MIB定义了特定的网络管理变量和它们的含义,而SMI规定了用于定义和识别MIB变量的原则。SMI通过对MIB中允许的变量类型加以限制以及制定命名和变量类型来建立规则,保持了网络管理协议的简单性。由于MIB定义独立于网络管理协议,使网络管理协议可以适应于更广泛的领域,而保持MIB的一致性是一个主要难题。目前对一些主要的协议已有了相应的MIB标准或标准草案,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专有MIB。
SNMP的两个主要优点
Œ通过降低占网管系统中大多数的代理部件的成本来降低整个网管系统的成本。SNMP的管理站承担了可靠的数据传输责任,而代理只需要作出响应,这降低了代理的开销并减少了复杂性。 降低了通信量。通过受管资源的本地控制和双方管理功能的协调,保证了管理操作的正常运行。
【责任编辑:赵宁宁 TEL:(010)6847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