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4日这一程序员专属节日,51CTO 精心打造的“1024程序员嘉年华”线上技术分享活动圆满举行。首届嘉年华汇聚了20余位技术专家,通过线上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活动共涉及六大主题,20余个细分话题,不仅传播热门 IT 技术的最新趋势,帮助程序员探索IT技术新趋势、开拓技术新思维,同时分享了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让线上技术用户与IT技术大咖进行了深度交流,增强了见识。
大咖论道,共叙开源新势力
近年来,开源生态发展迅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科技的关键。在开源创新新势力专场,Apache Kylin 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PMC)马洪宾,Apache Pulsar PMC 成员和 Committer 陈航以及 TiDB 社区技术布道师,TiDB 社区技术总监李仲舒,围绕 Kylin、Pulsar 和 TiDB 三大开源技术进行了精彩分享。
Kyligence 技术合伙人、首席研究员,Apache Kylin 项目管理委员会成员(PMC)马洪宾老师带来了《开源的商业化和云产品化》的主题分享。Kyligence 由 Apache Kylin 创始团队创建,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数据云平台,为企业实现自动化的数据服务和管理。马洪宾老师从开源的时代背景讲起,介绍了 Apache Kylin 发展概况,并以 Kyligence 为例,讲述了开源商业化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马洪宾老师表示,开源商业化存在 SUPPORT 模式、OPEN CORE 模式、云产品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取得成功。而商业化想要成功,就要想清楚商业化的本质是什么?能为客户提供的第一价值是什么?最后马老师介绍了云化产品的一些技术考量。
Apache Pulsar PMC & Committer 陈航老师在接下来的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云原生消息流平台 Apache Pulsar 的架构设计与原理。Apache Pulsar 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顶级项目,是下一代云原生分布式消息流平台,集消息、存储、轻量化函数式计算为一体,采用计算与存储分离架构设计,支持多租户、持久化存储、多机房跨区域数据复制,具有强一致性、高吞吐、低延时及高可扩展性等流数据存储特性。 陈航老师表示,Pulsar 定位于云原生生态中的消息平台。Pulsar 社区有很多工作是让用户更方便地借助云原生的优势,在云环境中将 Pulsar 作为消息服务的基础。开源社区是 StreamNative 发展的基础,StreamNative 从事的与 Pulsar 相关的工作大部分已经开源。
TiDB 是一款开源并且可以同时支持在线事务处理和在线分析处理的融合型分布式数据库产品,具备水平扩容或者缩容、金融级高可用、实时 HTAP、云原生等特性的分布式数据库、兼容 MySQL 5.7 协议和 MySQL 生态等重要特性。TiDB 适合高可用、强一致要求较高、数据规模较大等各种应用场景。TiDB 社区布道师,社区技术总监李仲舒表示,TiDB 已经成为了数据库领域国际顶级开源项目,有着强大的周边开源生态。而为了做好真正的开源生态,TiDB 不仅支持 MySQL 协议接口 ,还支持 PostgreSQL ,并具有与大数据组件整合的能力,数据库治理能力等。最后,李仲舒老师介绍了 TiDB 社区的现状。
《开源创新新势力》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1
分享实践技术,探索智能运维之道
在智能运维专场中,资深大数据运维专家高俊峰、云智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郑铁樵、阿里云容器服务技术专家熊峰三位老师从当前智能运维行业的热点技术出发,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实际经验,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高俊峰老师在《智能运维中的大数据》演讲中指出,运维数据是建设与落地 AIOps 的基石,落地 AIOps 平台架构、基于数据驱动的运维管理模式、明确智能运维目标是 AIOps 是数据体系建设的核心。接下来,高俊峰老师分别介绍了智能运维的5大典型应用场景和AIOps的核心技术,他表示,AIOps 一定是建立在高度完善的运维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只有 AI 没有 Ops,是谈不上 AIOps。
云智慧首席研究员郑铁樵老师在《云智慧智能运维算法体系》的主题分享中指出,信息系统复杂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能力愈发重要。他表示,智能运维的核心在于探索智能技术如何转化、服务、适配运维行业的发展,因此一定要与实际场景进行深入融合。郑铁樵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给运维行业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并全面介绍了云智慧的 AIOps 算法 SDK 和实验台,为智能运维行业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熊峰老师在《OpenYurt 阿里云边缘云原生最佳实践》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边缘计算现状、趋势和挑战,并从云边一体的边缘云原生角度入手,详细讲解了阿里云边缘容器服务 ACK@Edge 架构及其功能核心CNCF开源项目OpenYurt的主要特性。作为业界首个以无侵入方式将 kubernetes 无缝扩展至边缘计算领域的智能平台,OpenYurt 在原生 k8s 基础上抽象了云边通道、单元化管理、流量拓扑、边缘自治、算力状态精细化检测等一系列特性,着力解决大规模边缘计算场景下业务落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在开源社区,OpenYurt 和 EdgeX Foundary, eKuiper 分别在云原生 IoT 标准,边缘中间件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他表示,欢迎广大有志于深耕边缘计算领域的广大开发者加入,一起丰富和完善 OpenYurt,使之成为边缘云原生的不二之选。
《智能运维实战》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2
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鸿蒙开发者该如何选择
鸿蒙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鸿蒙技术架构向更成熟的方向演进以及生态的逐渐繁荣,开发者和企业在面对变化的技术趋势需要有全局性的认知,并据此在自我技能提升和业务布局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本论坛邀请了四位在不同领域深度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的大咖为开发者和企业讲解鸿蒙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对开源生态的解读。
OpenHarmony 是首个国内开源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黄明龙老师分享了 OpenHarmony 对开源社区定义以及开源社区治理机制,并向与会者详细讲解了当前OpenHarmony 在各个领域的进展。OpenHarmony 开源社区针对不同的参与者建立了辅导制、激励制度、人员管理制度、SIG 组管理制度等,希望通过制度和管理的完善来促进开源社区的健康成长。随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梁克雷老师分享了在开源社区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将在社区建立更加完善的 review 机制和丰富代码注释,同时也号召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开源共建中来。
51CTO HarmonyOS 技术社区 MVP 朱有鹏老师就近期举办的 HDC2021 上公布的鸿蒙最新进展做了深度解读,为开发者指明了鸿蒙未来的发展方向。朱有鹏老师认为 HarmonyOS 未来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与 AOSP 和 Java 共存,华为新推出的基于 JS 编程的 ArkUI 框架在规避风险和编码效率上有很大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至于尚未正式对外公布的新语言,朱老师认为它的编码方式更类似于 swiftUI,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
张云波老师分享了 51CTO HarmonyOS 技术社区开发纯鸿蒙 APP 的初心和心得体会。张云波老师认为鸿蒙人才培养需要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标杆型、学习型的 APP,为开发者提供开发思路。而在实际的 APP 开发过程中,张云波老师认为 JS 具有更高的开发效率,但需要处理好 SDK 版本兼容性问题。张老师建议开发者在选择开发语言和 SDK 版本时应当根据业务的诉求来选择,Java 更为成熟和稳定,但随着 HarmonyOS 技术框架的更迭会有重构的风险,JS 开发效率高,功能支持略显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鸿蒙现状与热点技术探讨》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3
聚焦云原生实践,探索开发新模式
云原生推动着云计算的再次升级,同时,微服务、容器、Severless、DevOps、CI/CD 正在改变着企业的应用架构和开发模式。在云原生专场中,来自 51CTO 社区的优秀作者李博、作业帮基础架构负责人董晓聪、51CTO 学堂金牌讲师李泽阳、51CTO 学堂金牌讲师杜宽分别分享了他们在云原生演进及落地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李博老师在《打造基于 Quarkus 技术的云原生 Java 微服务框架的入门实践》的演讲中重点介绍了 Quarkus 云原生框架的实践流程。他首先对 Quarkus 的概念进行了解释:Quarkus (夸克斯)是 RedHa t基于(Apache License 2.0)的开源项目,它用于集成了 Kubernetes,并且用于创建适配于 GraalVM 和 OpenJDK HotSpot 的云原生框架。他表示无论是在 Docker 容器还是在宿主机上,不管是哪种运行模式,如果要想发挥出 Quarkus 真正的实力,那么一定要在 Kubernetes 集群上才可以。如何将 Quarkus 和 Kubernetes 完美结合,将会是 Java 云原生服务的重要风向标。
董晓聪老师围绕《作业帮云原生探索和落地实践》进行了主题演讲。他提到,一直致力于用科技手段助力教育普惠的作业帮在IT基础架构的演进中经历了诸多挑战。面对由于非功能逻辑导致的业务中断、碎片化、环境异构等问题,作业帮采用云原生架构,用基础设施接管业务中大量非功能逻辑,实现弹性、可观测、韧性、自动化、可持续等特性,同时基于云原生架构解决部署问题,实现了多云间的自由迁徙,进而达成稳定性提升、成本降低、运维效率提升等多方面的收益。未来,作业帮将继续在云原生安全、云边协同、数据存储多云架构等方向深化探索。
在《基于 GitLab+Jenkins 的 GitOps 实践》的演讲中,李泽阳老师主要就如何基于主流的 CI/CD 工具实践 GitOps,开发设计 Kubernetes 交付流水线展开了论述。GitOps 是云原生 DevOps 的最佳实践方法之一,面向 Kubernetes 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稳定和安全的 CI/CD 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应用系统的声明性基础架构和应用程序存放在 Git 的版本控制库中,并视相关的 Git 仓库为唯一可信源。李泽阳老师提到,将 GitOps 理论方法应用在持续交付流水线上,可以构建安全的云原生 CI/CD 管道模型。通过使用像 Git 这样的简单工具,开发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创建新功能而不是运维相关任务上。
在专场最后,杜宽老师带来了关于《云原生基础及基于 K8s 的云原生应用开发指南》的主题分享。他以日常生活中的概念类比,形象地说明了云原生相关基础概念和涉及的技术。而 Kubernetes 作为谷歌开发的第三个容器管理系统,具有天生高可用、负载均衡、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借助 Kubernetes 的编排功能,用户可以构建跨多个容器的应用服务,实现跨集群调度,扩展容器,以及长期持续管理。同时,杜宽老师还分享了基于服务网格的云原生应用架构设计。服务网格将微服务通信下沉到基础设施层,实现了业务逻辑和非业务逻辑的分离,可以让开发者更关注于业务的开发,加速应用上云,实现应用的云原生化。
《云原生时代的开发新模式》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4
低代码实战 快速实现业务创新
如今,低代码平台正在改变软件的开发方式,通过可视化编程的方式,降低研发门槛,提高生产效率。在低代码开发实践专场,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全渠道事业部创新技术总经理崔宏禹、明道云资深技术顾问张春泉、涂鸦开发者平台前端负责人,SaaS 开发框架前端技术负责人郑标、以及西门子 Mendix 解决方案顾问温云龙四位老师分别分享了不同的低代码平台是如何助力企业加速转型创新。
崔宏禹老师在《微软低代码平台与数字化转型》的主题分享中,详细介绍了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开发新范式--微软低代码平台 Microsoft Power Platform 四大组件、特色、安全合规性,以及在汽车、零售、健康医疗、专业服务、金融等场景下的应用。崔宏禹老师表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一个降低开发门槛,提高开发效率的工具,能快速实现部分业务需求。Power Platform 是一个整合企业员工和系统的工具和平台,开发门槛低,上手速度快,让专业的开发人员可以从事更高阶的开发工作,让业务人员实现基础的业务需求,同时打通企业内外部、老旧系统的数据连接,让数据可以说话,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在《明道云零代码 APaaS 与异构系统集成的方法示范》的分享中,张春泉老师重点介绍了明道云零代码和低代码的能力,以及平台的部署形式、企业成功案例等内容,帮助企业高效构建企业应用。张春泉老师介绍说,明道云成立于2013年8⽉,其 APaaS 产品【明道云】是一款零代码应用搭建平台,通过聚焦企业中后台应用的复杂度特征,抽象出高颗粒度的数据结构,用户角色,权限,工作流等定义能力,让IT人员和非IT专业人员均可灵活运用,不用写代码便可快速搭建各种满足需求的企业应用,降低时间人力成本。同时,明道云支持 SaaS 以及私有两种部署方式,通过应用数据支持与外部系统数据进行双向传输交互,方便与现有系统进行整合。此外,明道云还具有低代码能力,通过 API 和 Webhook 和其他系统对接,私有部署还可以利用开源项目来实现完全自由的前端自定义和扩展。
郑标老师介绍了涂鸦在海量物联网场景下, SaaS 开发向零代码转型的思考和实践。郑标老师表示,物联网应用开发成本高、工期长,不同团队开发的软件基础架构不同难以复用,此外不同客户需要的功能不一样,定制成本高,而零代码 SaaS 开发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物联网场景下的开发难题。此外,郑标老师着重介绍了 SaaS 服务零代码搭建,微前端+微服务架构以及零代码路线图。
Mendix 是2005年由荷兰人 Derek Roos 成立的公司,2018年被西门子收购,2021年1月19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温云龙老师在《Mendix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介绍与应用》的分享中,主要介绍了 Mendix 低代码平台的应用场景、系统架构、开发环境使用、案例分享。温云龙介绍说, Mendix 作为一个通用的低代码平台,16年的时间一直都是遵循模型驱动,自顶而下的设计逻辑,来构建产品的;从业务数据结构映射的设计,到页面的生成,应用交互的构建,都是始终坚持和数据模型息息相关的;用户从界面上的一个按钮,一个下拉菜单,到进行业务处理,都需要设计者和开发者遵循模型的关系,这样构建出来的应用,逻辑非常清晰,而且规范化程度非常高。
《低代码开发实践》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5
解析鸿蒙核心技术能力,实现业务落地
在鸿蒙生态的发展中丰富的设备是鸿蒙商业生态圈的基石,面向物联网的操作系统需要大量的成熟硬件来支撑,而软件生态左右着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鸿蒙生态上限的高度。本场分享着眼于鸿蒙的软硬件生态基础建设:开源三方组件、驱动适配语言适配、芯片移植这三个方向,为开发者呈现出鸿蒙生态建设的具体形式和技术实现。
在应用开发中第三方组件能够极大地提升开发效率,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工程师朱伟老师作为国内首批 HarmonyOS 开发人员深入参与了鸿蒙技术共建,在此次分享中朱伟老师认为在 HarmonyOS 的初期缺少应用层面的开源生态支持,急需开源组件库和核心库的补充以及生态构建。第三方开源组件生态建设既是应用开源生态中最重要的生态环节之一,也会降低相关应用的开发难度,为开源生态建设扫清障碍,保证了后续开源生态的发展和建设。
华为 HDE 唐佐林老师此次带来了《基于Python的鸿蒙设备开发》的分享。唐老师针对目前鸿蒙设备开发仍然采用传统嵌入式开发模式、固件应用不易升级、测试调试手段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使用Python语言来做鸿蒙硬件开发的解决方案,该项目目前已经开源并已成立了SIG组。唐老师认为使用 Python 开发鸿蒙设备语言门槛相对简单,也容易上手,并且接口统一,不需要频繁的代码重构,也支持应用程序的在线升级,具有长期优势。
软通动力主任工程师叶璇老师拥有十多年嵌入式开发经验,此次为开发者们带来了《Hi3861 驱动开发入门》,为开发者们详细介绍了 OpenHarmony 的系统定位、系统分类和三大特性,从技术架构和系统内核特性方面入手为开发者剖析了 OpenHarmony。并以软通动力 IoT 智能开发套件为例为广大开发者讲解了 OpenHarmony 驱动开发的技术难点和要点。
一个系统的成功一定伴随着生态链上下游的成熟。连志安老师分享了基于 ARM 架构下的 OpenHarmony 的移植,并从各个芯片生态的角度分析了当前 OpenHarmony 在选择芯片时的一些考量,并认为 ARM 是一个十分成熟,且和 OpenHarmony 契合度较高的芯片架构。此次分享中连志安老师详细分享了 OpenHarmony 的移植步骤和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完整软硬件解决方案:星空派。
《鸿蒙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专场回放视频:https://harmonyos.51cto.com/activity/106
无论你是开发、测试还是运维,每一位程序员都渴望精进,在技术的道路上领跑。在10月24日当天,20余位讲师分享了他们对前沿IT技术的理解以及技术的实践经验,至此,首届1024 51CTO 程序员嘉年华线上技术分享活动圆满结束。51CTO 也会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和企业实践应用,为广大程序员提供优质的内容、技术分享以及相关活动,帮助程序员开拓技术思维眼界,获取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