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刚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居全球首位,截至今年6月,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96.1万个,占全球的70%以上,已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美国东西方研究所总裁、CEO布鲁斯·麦康纳参加了每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目睹了5G部署给中国带来的诸多变化。他认为,随着5G部署到人类和机器使用的设备上,更多人可以享受到数字资源和数字服务,组织和决策的灵活性提高了,机动性也增强了。“我们已经看到,在疫情全球流行的背景下,数据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资产,5G与数据这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加速创新的潜力,由此将产生新的服务形式和制造方法。”麦康纳表示,5G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数字服务和更大的便利,这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的关注点是5G对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他介绍,工业互联网主要的功能在于底层收集数据,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操作系统分析数据,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判断,最后以App支撑决策。现在因为5G的到来,工业互联网的闭环内增加了一种接入方式,以5G模组方式连接工业生产装备,特别是那些物料小车、机器人、无人机等移动设备。
“5G工业模组不仅仅是一种与传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并行的接入模式,而且可以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型工业网关,有助于推动工业互联网扁平化、IP化、无线化。”邬贺铨认为,由于5G本身就考虑了连接企业的需要,因此,5G企业网的新架构加上新的工业网关,构建了工业互联网的新格局,它可以增强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全球5G的竞争赛道已从“建起来”逐渐转向“用起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这个阶段的5G能力要转化成实际应用,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体验优化阶段,即把5G加载到目前的应用中,进行优化升级;第二步是实现更多交互功能;第三步才是出现一个新型终端,像XR(扩展现实)沉浸式体验一样带来更多新的体验和可能。
到目前为止,5G应用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行业。过去两年是起步阶段,在一些重点行业实现了基本的场景适配,并着力解决成本、网络工程化、运营模式等随之而来的问题。余晓晖认为,未来两三年将涌现规模化应用,彼时所有5G产业化和标准化过程将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还能做什么?余晓晖说,目前做得最多的是增量创新,比如工厂检测、电网检测都属于非常典型的通过增量创新赋能,但5G时代能否出现杀手级应用,将取决于通信行业和其他行业企业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