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同事被裁了,当场崩溃......

新闻 开发工具
今天和前同事聊天,得知前东家又裁员了,这次裁员力度很大,据说达到 60% 以上,集团只保留三,四十人,这是什么概念,4月份的时候还有 200 多人,相当于 5 个月就裁员 80% 以上!

[[424995]]

今天和前同事聊天,得知前东家又裁员了,这次裁员力度很大,据说达到 60% 以上,集团只保留三,四十人,这是什么概念,4月份的时候还有 200 多人,相当于 5 个月就裁员 80% 以上! 

这几年见证了集团陆续融资几十亿的风光,见证了一个个明星项目的崛起,一度还以为有上市的希望,结果却发现每次都在追风口。

追风口没问题,问题是踩中风口后,供应链,服务没跟上,结果每个项目在最初阶段都靠着烧钱迅速起飞,融资。

但飞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痛,在中后期减少补贴后,一个个项目又迅速坠落,正应了那句话「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实在让人唏嘘而已。

[[424996]] 

集团转型的背后,其实是面对阿里,京东等巨头碾压的无力与思变,垂直电商在面对巨头的对抗时,确实只有被碾压的份。

从一个数据就可以一见端倪,18 年母婴市场预估三万亿,结果最头部的宝宝树这一年的营收才 7.8 亿。

看着很多是吧,其实连预估规模的 1% 都不到,因为大部分用户都流向阿里,京东这些综合电商平台了。

毕竟在上面购买更让人放心,说明垂直电商的天花板有限,难以做大,所以垂直类电商如果没有和巨头的错位竞争,这个方向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可能靠价格战一开始还能吸引些用户,但企业终究是要盈利的,一旦补贴停止,再加上没有巨头的品牌光环加持,用户很容易就会流失。

高层也看到了母婴垂直电商是个伪命题,所以也是急于思变,正好,此时社交电商崛起。

拼多多也是借着这股东风通过在微信里利用「拼团」、「砍一刀」等裂变玩法迅速崛起,硬是从巨头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高层也看到了社交电商的机会,立即投入资源整合,只是可惜当时选择了云集这种会员制的社交电商,打着社交电商的名义,但实际上和传销没有本质的区别。 

由于它的形式就是传销,由于传销本身滚雪球的裂变,加上初期不计成本的补贴,用户量,DAU 等很快就起来了,也很快引起了资本的注意,很快宣传融资 8.6 亿。

但很可惜,由于它的传销本质,一开始它就是错的!这也为它后来被罚款 3000 w,拖欠商家货款等黑天鹅事件埋下了伏笔。

社交电商本身没有错,确实在用户裂变上有其天然的优质,但吸引用户进来后,要想留住用户,还是要像拼多多这样深耕供应链,利用低价好货来留住用户。

但是由于集团一开始就选择了走捷径,选择了有传销性质的会员制电商,导致拉人头的收益远高于卖货的收益,既然这样大家都去拉人头了,谁还愿意专心卖货呢?

后果就是拉人头的收益一旦下降,后期用户增长也就陷入了停滞,也就是这种模式其实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也许高层意识到了,但为什么还要做呢?

因为用户增长快,可以吸引资本注意,可以融到资啊,只是玩到最后资本也不傻,也看出这种模式的弊病,于是不再继续接盘,集团只能暴雷了,一开始的商业模式就是有原罪的,很难走得远!

说了这么多,对我们个人什么启发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尽量去大厂,如果可以持续呆在大厂里

「持续呆在大厂里总的来说平均收益会远高于那些时而在大厂又时而想创业去一些中小厂的」,这句话是当时我拿到天猫和集团 offer 最终却选择了集团时阿里的面试官劝我说的。

忘了是哪家公司做的一个多年的统计得出的结果,仔细想想确实很有道理,大厂的 package 相对来说始终高于那些中小厂,包括股票之类的收益也很稳定,就算下跌,其实也跌不了多少,毕竟巨头就算陨落也不太可能一下就轰然倒塌。

现在想想当时的选择,确实深有感触,当时我为什么选择来集团呢,其实两家薪资给的差不多(只相差 1k),但集团这边多给了一些入职期权。

这个说实话对当时的我而言很有诱惑力,因为当时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在母婴领域占据绝对的市场地位,也融了好几亿,看起来就要上市了,结果后来是一地鸡毛。

也不能说选择错了,只是如果当初选择去天猫,说不定现在的发展又是另一份天地。

创业公司的期权看起来很香,但你要知道创业公司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99% 以上会死掉,所以对承诺的高期权但低现金 offer 一定要谨慎乐观。

那有人就说了你为什么选择创业了呢,这就涉及到公司的选择逻辑了。 

选择公司的一点小建议

我选择创业,之前也说过了,主要是因为我们创业前业务就已经盈利了,现金流很稳定。

相当于我们是有返利业务,这个现金流再加上上千万的融资,而且切入的是巨头看不上的新兴领域:视频号和抖音电商 Saas 化,领域足够细分,也避免了和巨头的直接对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错位竞争。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都可以活得很不错,我自己感觉是个很好的机会,目前创业五个月,也逐渐有了起色,而且我们一步步都得都很踏实,现金流控制得不错,行稳才能致远!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定要加入一个看起来很有潜力的公司:

首先要看业务是否合法(打擦边球的也要谨慎考虑),模式和巨头相比是否是足够的错位竞争(直接和巨头面对面对抗下场一定很惨)。

其次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可能业务当前看起来发展很不错,但如果是靠烧钱维持的话那要谨慎了,因为很可能几个月后现金就耗完了。

现在是存量博杀的时代,投资机构选择投资时会非常谨慎,会考量你的业务是否健康,发展是否迅速,模式是否可复制等。

就以我们为例,我们目前也在寻求第二轮的融资,也找了 IDG 等知名投资机构,但他们的态度是模式比较看好,但还是要考察一段时间。

考察达到它们的预期后才会考虑投资,像之前 ofo 那样疯狂投钱换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深耕细作,构造自己的核心壁垒才是王道。

个人发展的一些思考

这次裁员基本上把客户端的都裁了,由此我想到了当时朋友圈看到的一个段子。 

 

个人的发展还是要紧跟时代的趋势,现在去做客户端,去做 Windows 桌面开发我个人是不建议的。

比如说客户端,我司甚至没有这个职位,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小程序足以承载你的流量入口,足以支撑你的业务,更好的选择是后端开发。

这个之前我强调过多次,后端的技术上限相对更高,更重要的是贴近业务,懂业务才能更好地在公司立足。

我记得之前有个公司的老程序员在公司的地位稳如泰山,一是他的技术牛逼,但更重要的公司的某套系统基本上是他几年间一手搭起来的,没有比他更清楚这套系统的人,里面的业务逻辑经过几年的迭代,错综复杂,公司离不开他。

对于个人而言,还是要深耕技术,不要过早地转管理,技术始终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不要成为定制型人才(换了一家其他业务就玩不转了),持续学习,打造自己的影响力,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她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责任编辑:庞桂玉 来源: 51CTO技术栈
相关推荐

2019-04-04 08:52:18

码农ITGitHub

2020-04-07 08:00:02

Redis缓存数据

2021-01-18 11:27:03

Istio架构云环境

2009-06-22 14:36:09

ITIL运维管理摩卡软件

2009-04-07 10:45:17

IBM雇员枪杀

2009-05-05 09:51:32

面试离职求职

2019-12-09 09:12:59

程序员年薪裁员

2021-07-22 07:50:47

删库系统数据

2018-12-07 09:50:36

裁员失业中年人

2009-04-30 17:39:16

裁员调查

2009-02-02 13:01:00

雅虎裁员

2021-10-18 08:15:12

CTO代码裁员

2019-01-17 15:30:56

面试亚马逊Android

2018-12-17 11:03:02

技术,裁员,寒冬

2020-06-05 08:10:51

失业就业裸辞

2009-09-15 21:35:01

IT运维管理裁员摩卡软件

2020-04-30 10:07:54

数据库数据迁移Insert into

2020-04-24 09:14:21

术语网络安全黑客

2020-10-16 09:09:56

代码业务模型

2021-12-26 00:29:18

百度裁员直播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