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人们幻想中的技术,如今自动驾驶逐渐成为现实。以谷歌、特斯拉、优步、百度、蔚来、滴滴等企业为代表,全球众多国家的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试验。本着提高交通安全性以及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初心,如今自动驾驶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在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公司宣称已经或即将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距离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越来越近。但从L4到L5这一步却是无比艰难的,如果不具备足够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一步之遥就可能让无人驾驶规模化上路成为空谈。
与此同时,在众厂商宣传的L2-L4级别自动驾驶应用中,安全性问题也时常发生,这些都极大阻碍了产业的进程。近日,一位年仅31岁的企业家驾驶蔚来ES8在处于“NOP状态”的情况发生交通事故意外身亡,便再度将我们的目光聚集到自动驾驶安全问题之上。自动驾驶安全如何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自动驾驶相关安全事故。近年来,全球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自动驾驶交通事故,涉及企业包括苹果、谷歌、优步、滴滴等等。而其中,特斯拉更是“常客”。据报道,自2018年以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收到了11起涉及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事故报告。
总而言之,就目前来看,不管是自动驾驶测试也好,试运营也罢,或是正式上路,依然逃不过“安全”二字。而这两个字也成为阻碍自动驾驶汽车真正规模化落地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好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呢?以及该如何促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呢?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其一是在技术方面,各国政府和企业应当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提升自动驾驶汽车识别、感知、决策等重要环节的能力,使得自动驾驶汽车自身的安全水平得到充分提高。换句话说,就是“打铁自身硬”。只有从技术和产品层面首先保障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后续应用才能更加巩固加强。
其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自动驾驶汽车不同于普通汽车,其规模化普及需要车路协同的支持。也就是说,自动驾驶车辆需要和其他车辆、附属公路设施等进行信息交互,这样才能安全、运行。所以,要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切实需求,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针对性的建立新基础设施。
其三是在法律法规方面,要持续完善现有的交通法规,并继续制定自动驾驶专门法规,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涉及的所有因素纳入立法考量,加强对自动驾驶汽车运行的监管以及对驾驶者(乘坐者)、交通参与者的宣传教育。只有“软硬”两手都抓起来,安全意识才能提高,安全保障才能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