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以为大数据可以帮助提升用户体验,没想到大数据走了“歪路”被用来杀熟。
2018年,“大数据杀熟”成为网络十大流行语,足见网民对这种行为的痛恨。
今年3月,复旦大学教授打车800次,花费50000元,石锤大数据杀熟,更是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有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曾经遭遇大数据杀熟:
- 用非会员的账号到某电商平台买猫粮,发现开通会员可以享受优惠,结果用自己的会员账号打开一看,竟然只能原价购买;
-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点的外卖,老客户的配送费竟然比新用户的高,开通会员用红包,价格反而比新用户更贵;
- 某电商平台,竟然还可以根据用户采购商品的频率,制定价格策略。采用奶粉的频率被精准掌控,平时低价展示,等到了采购奶粉的日子,迅速恢复原价。
天下苦杀熟久矣!
大数据杀熟,终将迎来它的末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将于8月17日至20日举行。本次会议将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三审稿,三稿将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针对性规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主任臧铁伟表示,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包括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等,应在充分告知个人信息处理相关事项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草案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保证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的公平公正,不得通过自动化决策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其实大数据杀熟由来已久,最早出现在2000年。
当时亚马逊认为,老用户的购买意愿更强,相比新用户,老用户有更强的意愿在亚马逊上购物。
于是亚马逊选取了68种畅销DVD光盘做作为实验。根据用户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等数据,对这些DVD光盘进行差别定价。
一个名为《泰特斯》的光盘,新用户只需要22.7美元,老用户却要花费26.24美元才能将它买下。
亚马逊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销售利润。
然而没过多久,用户就发现了这一可耻行为。民愤恨恨之下,亚马逊CEO不得不亲自道歉,并退还差价。
虽然亚马逊杀熟失败,但却给后来者启发,杀熟是可以获得更多利润的。
为了抵制大数据杀熟,很多网友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小妙招,包括但不限于:
- 不用时卸载APP,用的时候再装回来,让大数据自己是流失用户,给予优惠;
- 搜过A关键词时,先搜索BCDE等一些不相关的关键词,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 关掉定位、关掉许wifi自动连接,关掉app数据许可,使app无法精准推送广告;
无论是用户的行为,还是国家立法,种种迹象表明,大数据杀熟始终不得人心。
对企业而言,如果再利用大数据杀熟,不但不能从中获利,还将面临法律风险,应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