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向“人工智能”的转变,是时代的高速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下面就让我们揭开本届奥运会上的科技面纱,探寻奥运场上神奇的AI技术吧。
一、机器人大军
东京政府以奥运会为契机,启动“为全市安装机器人”的大型项目,并将东京台场附近的奥运村建设成“机器人村”,配备了警卫、翻译、清扫、迎宾、配送等功能的机器人。
奥运村的大部分工作被机器人包揽,有巡逻检查、紧急支援等维安作业的警卫机器人;有承担扛行李、送快递、捡垃圾等粗重活的服务机器人;有在机场定点站岗的机场观光机器人;有结合手机、拍照、导览多功能的随身机器人。其中外骨骼设备,可以大大减轻体力工人的腰部负担,最多可减轻腰肌40%的负荷。
二、3D运动员跟踪技术
针对运动场上运动员无法用肉眼捕捉的信息这个微小的细节,东京奥运会在田径赛场首次使用全新的“3D运动员跟踪技术”。
它可以在田径运动员几秒钟的奔跑时间内,清晰详细记录运动员各种微小信息,并进行3D动态画面的场景细节回放。
在仅有几秒钟的百米田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跑、奔跑时的动作,身体的角度,步伐大小,加速时间,迈出每一步时动作的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比赛结果。
各国奥运参赛队教练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的收集资料和回放功能,详细地了解运动员身体状况,做出比赛战术调整和制定赛后的训练计划。
三、 人工智能裁判
东京奥运会赛场上的摄像头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些摄像头不再是一个个只具备录像和回放功能的设备,而是能将相机与人工智能结合,提供各种比赛实时数据。
各个比赛场馆中随处可见人工智能裁判身影,排球、田径、体操等诸多项目均采用了AI技术。在沙滩排球中,观众在看到双方比分的同时,还能看到排球的实时速度。AI在获取了选手的速度、运动方向以及跳跃的高度等原始数据之后,就能推断出对应的击球类型,传球类型。体操运动更是应用AI技术检测选手的姿势、审查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四、人脸识别技术
在过去历届奥运会上,对每个身份证件进行人工检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如今,人脸识别的精确度已经高达99.5%以上。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工作人员可以事先在系统里录入人员信息,安全检查时仅需3秒就可以完成比对,快速高效。
据了解,含有IC芯片的身份验证机器将会自动验证那些进入场馆的人员身份,东京奥运会40余个比赛场馆都配备了这种检测装置。测试结果显示,就算多人快速通过,该识别系统也能非常顺利地完成认证,屏幕会立即显示出IC卡持有人的照片。
五、 AI当“教练”筛选出最佳比赛场地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中首次加入了冲浪这一比赛项目。美国冲浪运动员Carissa Moore在女子冲浪比赛中夺冠,取得了奥运史上的首枚冲浪项目的金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Carissa Moore的赛前训练中运用了多种技术帮助其教练对她的训练进行调整。她的夺金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机器学习等各类新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次的冲浪比赛中,USA Surfing利用机器学习来分析运动员在冲浪中的各项数据,帮助运动员更好的提高自己在赛场上的表现。而Surfline基于机器学习实现的海浪预测技术,让比赛场地和时间得以确定,给运动员创造了最佳的展示舞台。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AI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的便利,东京奥运会更是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了珍贵的机会,打造了一个智能化的奥运会。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城市,深圳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规模持续增长。在发展的同时,也同样支持并关注AI 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AI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AI人才供求比例已经到了1∶10,供需严重失衡。人工智能(AI)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加快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