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Kubernetes 在企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生产环境中运维多个集群。本文主要讲述一些关于多集群 Kubernetes 的思考,包括为什么选择多集群,多集群的好处以及多集群的落地方案。
VMware2020 年 Kubernetes 使用报告中指出,在采用 kubernetes 组织中 20%的组织运行 40+数目的集群。
为什么企业需要多集群?
单集群 Kubernetes 承载能力有限
首先看看官方文档中关于单集群承载能力的描述:
在 v1.12,Kubernetes 支持最多具有 5000 个节点的集群。更具体地说,我们支持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配置:
- 不超过 5000 个节点
- Pod 总数不超过 150000
- 总共不超过 300000 个容器
- 每个节点不超过 100 个 Pod
虽然现在 Kubernetes 已经发展到 v1.20,但是关于单集群承载能力一直没有变化。可见提高单集群负载能力并不是社区的发展方向。
如果我们的业务规模超过了 5000 台,那么企业不得不考虑多个集群。
混合云或是多云架构决定了需要多个集群
到目前,其实多云或是混合云的架构很普遍了。
比如企业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提供 Global 服务。
或像新浪微博一样,自建数据中心 + 阿里云,阿里云用于服务弹性流量。
另外公有云并没有想象中的海量资源。比如公有云的头部客户搞大促需要很大数量机器的时候,都是需要提前和公有云申请,然后公有云提前准备的。
为了避免被单家供应商锁定,或是出于成本等考虑,企业选择了多云架构,也决定了我们需要多个集群。
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即使前面两条都未满足,那么我们是否要把所有的工作负载部署到一个集群哪?
如果集群控制面出现故障,那么所有的服务都会受到影响。
也许大家认为 Kubernetes 的控制面本身就是高可用的(三个 api-server),不会有整个控制层不可用的可能。
其实则不然,我们在生产环境中,已经处理很多次类似故障了。如果一个应用(一般指需要调用 api-server 接口)在大量地调用 api-server,会导致 api-server 接连挂掉,最终不可用。直到找到故障应用,并把故障应用删除。
所以在生产环境中,一是需要严格控制访问 api-server 的权限,二是需要做好测试,三是可以考虑业务应用和基础设施分开部署。其实单集群和多集群的选择和”选择一台超算 or 多台普通机器“的问题类似。后来分布式计算的发展说明大家选择了多个普通机器。
多集群的好处
多集群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着更好地表现:
- 可用性
- 隔离性
- 扩展性
多集群应用程序架构
实际上,可以通过两种模型来构建多集群应用程序架构
- 副本 :将应用程序复制到多个可用性区域或数据中心,每个集群都运行应用程序的完整副本。我们可以依靠 Smart DNS(在 GCP,有 Global 负载均衡器的概念) 将流量路由到距离用户最近的集群,以实现最小的网络延迟。如果我们一个集群发生故障,我们可以将流量路由到其他健康集群,实现故障转移。
- 按服务划分:按照业务相关程度,将应用部署在不同的集群。这种模型,提供了非常好的隔离性,但是服务划分却比较复杂。
社区多集群落地方案
实际上,社区一直在探索多集群 Kubernetes 的最佳实践,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以 Kubernetes 为中心
着力于支持和扩展用于多集群用例的核心 Kubernetes 原语,从而为多个集群提供集中式管理平面。Kubernetes 集群联邦项目采用了这种方法。
理解集群联邦的最好方法是可视化跨多个 Kubernetes 集群的元集群。想象一下一个逻辑控制平面,该逻辑控制平面编排多个 Kubernetes 主节点,类似于每个主节点如何控制其自身集群中的节点。
其实集群联邦本质上做了两件事情:
- 跨集群分发资源:通过抽象 Templates ,Placement,Overrides 三个概念,可以实现将资源(比如 Deployment)部署到不通的集群,并且实现多集群扩缩。
- 多集群服务发现:支持多集群 Service 和 Ingress。截止到目前,联邦项目尚处于 alpha 状态,当我们选择落地的时候,需要一定量的开发工作。
以网络为中心
以网络为中心的方法专注于在集群之间创建网络连接,以便集群内的应用程序可以相互通信。
Istio 的多集群支持,Linkerd 服务镜像和 Consul 的 Mesh 网关是通过 Service mesh 解决方案来实现网络连通。
而另外一种是 Cilium 关于多集群网络的方案。Cilium 本身是一种 CNI 网络,该方案少了服务治理的功能。
Cilium Cluster Mesh 解决方案通过隧道或直接路由,解决跨多个 Kubernetes 集群的 Pod IP 路由,而无需任何网关或代理。当然我们需要规划好每个集群的 POD CIDR。
- 每个 Kubernetes 集群都维护自己的 etcd 集群,其中包含该集群的状态。来自多个集群的状态永远不会混入 etcd 中。
- 每个集群通过一组 etcd 代理公开其自己的 etcd。在其他集群中运行的 Cilium 代理连接到 etcd 代理以监视更改,并将多集群相关状态复制到自己的集群中。使用 etcd 代理可确保 etcd 观察程序的可伸缩性。访问受 TLS 证书保护。
- 从一个集群到另一个集群的访问始终是只读的。这样可以确保故障域保持不变,即一个集群中的故障永远不会传播到其他集群中。
- 通过简单的 Kubernetes secret 资源进行配置,该资源包含远程 etcd 代理的寻址信息以及集群名称和访问 etcd 代理所需的证书。
思考
上面我们讲到了两种落地多集群 Kubernetes 的方案,其实并不是非 A 即 B。
比如,当我们在落地大集群的过程中,很多公司只是用 Kubernetes 解决部署的问题。服务发现选择 consul,zk 等注册中心,配置文件管理使用配置中心,负载均衡也没有使用 kubernetes 中 Service。
此时结合两种方案是最佳实践。
集群联邦解决部署和发布的问题。Service mesh 解决多集群流量访问的问题。不过此时,工作负载集群中的 Pod,Service mesh 的控制面以及网关都需要对接外部的注册中心。具体架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