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汛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暴雨,使全省人民付出了巨额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虚拟世界这头,也并不平静。
强降雨致使很多机房、数据中心停电,多家网站因此陷入瘫痪。
20日晚,晋江文学发文称,晋江文学城主要网站业务所在的异地骨干机房在郑州市,机房因暴雨停电,导致部分线路出现不稳定,甚至打不开网页的情况。
360竞价发布公告,因河南暴雨导致机房故障,部分报表无法查询。
西部数码、景安网络等服务商郑州区域均机房停电,被迫启用柴油发动机供电。
暴雨重创了河南互联网基础设施。
说到自然灾害和数据中心,就不得不提灾备系统。
对大型信息系统来说,灾难不仅仅指自然灾害,还包括各种人为的因素。为了抵御这些风险,灾备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灾备一词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著名的软件和IT服务企业SunGard建起了全世界第一个灾备中心。这家公司的主席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计算机事故发生后的4小时内,我们的备份都能让你的服务再次上线,并且平稳运行210天。”
尽管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容灾系统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美国“911恐怖袭击。”
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近3000名美国人在此次恐怖袭击中丧生,与其同时,世贸中心的公司也并不好过。
世贸中心几乎所有的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纽约银行因缺乏灾备系统和有力的应急措施,数据中心全毁,通讯线路中断,数月后不得不破产清算。
相比之下,具备完善灾备系统的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恢复了全部业务。
灾难发生后,德意志银行调动4000多名员工以及全球分行的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业务的运行。
摩根士丹利在世贸中心25层的办公室全毁,但半小时内就在灾备中心建立了第二办公室,第二天业务全部恢复。
911事件发生,让所有企业了解了灾备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攻击、硬件损坏、系统瘫痪、内部员工删库事件频频发生,因为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致使数据中心瘫痪,甚至数据丢失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 2000年,美国八大网站遭遇DDoS攻击,部分网站瘫痪长达3天,造成约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2009年,因为机场EMC系统硬盘损坏,台北桃园机场宕机36小时。
- 2013年,伦敦交易所因为电脑系统瘫痪,停盘将近7个小时。
灾备,成为衡量一个公司从技术层面上抗击风险的水平。如今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都或多或少地有一套自己的灾备系统,或者灾备方案。
灾备系统有三个等级划分:
数据级灾备
数据级灾备主要关注数据,在灾难发生时,如何保护数据不被破坏?最早期的数据级灾备,是通过卡车运输硬盘来完成。现在则主要通过数据中心之间,超大容量光纤数据同步来完成。
应用级灾备
应用级灾备主要关注应用是否可以被延续,通常会在异地灾备中心备份一套完整的支撑系统,以保证主生产中心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即切换生产中心,缩短系统的停机时间。
业务级灾备
业务级灾备一般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灾备方案,不仅仅要对所有代码进行备份,还包括线下规章制度以及人员组成。
河南洪灾导致多家网站瘫痪,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网站均恢复了运行,显然是灾备系统的功劳。
不过由于此次受影响的网站,并不承接金融业务,数据中心等级可能比较低,受到洪灾的影响较大。像承接金融业务的数据中心,都能抗住一般的自然灾害,影响可能不会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