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理由是滴滴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7 月 4 日晚,国家网信办宣布因滴滴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已通知应用商店下架其应用。
相比于两天前网信办对滴滴发起安全审查的公告,4 日的处理决定没有再提 “维护国家安全”字样。但是,不同于过去的限期下架,这次网信办没有说滴滴什么时候可以重新上架。今年 5 月底,工信部下架包括脉脉、途牛旅游在内的一批应用时,也没提重新上架时间。
对于应用被下架,滴滴表示将 “坚决落实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要求,已于 7 月 3 日暂停新用户注册,滴滴出行应用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下架整改。已下载用户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机师傅的接单不受影响。”
根据网信办此前处理的企业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的案例来看,企业不当行为主要包括四大类: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收集与提供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
遭安全审查当天,滴滴股价当晚滴滴股价盘前一度跌幅超过 10 %,盘后跌幅收窄至 5.34%。目前美股休市,最新下架对股价的影响还未体现。
行业分析师认为,滴滴作为《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2020 年出台以来第一家实施审查的企业,意味着滴滴被认定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对滴滴和所有在海外上市,拥有行业基础信息的中国公司及供应链企业而言都敲响了警钟。
而舆论则持续发酵。
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过相关风险,“公司被要求检查并改正,可能存在违反反垄断、反不公平竞争、税收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若监管机构认定,公司可能会受到处罚。”
但全球已有多家律所宣布征集投资者,代表他们对滴滴可能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律的行为开展调查。
7 月 3 日国内传言称滴滴是因为 “在海外上市,把数据打包交给美国” 而遭到处理。当日滴滴副总裁李敏作出回应,“滴滴国内用户数据和道路数据都存放在国内服务器,绝无可能把数据交给美国。滴滴将对造谣者起诉维权。”
除了数据安全争议,滴滴还面临着一系列运营许可问题和反垄断调查带来的风险。
根据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 2016 年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公司需要在经营属地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驾驶员需持有双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上岗。
据上海市青浦区交通委员会 2021 年 6 月通报,滴滴出行不具有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以及多地监管部门曾通告,滴滴存在驾驶员未持有双证上岗,遭到地方监管罚款的问题。
至于反垄断方面,今年 3 月,市场监管总局曾开出罚单,根据《反垄断法》对包括滴滴、腾讯、百度、美团等 12 家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作出顶格处罚 50 万元。
自那之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与阿里、腾讯、滴滴等超过 30 家互联网企业面谈,要求各家公司完成自查,提交合规承诺。
6 月 17 日滴滴上市前夕,路透社曾引用匿名消息源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开始对滴滴出行展开反垄断调查,具体包括叫车业务的定价机制是否足够透明,以及是否使用了任何不公平地排挤小型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
消息人士称,调查目前处于初始阶段,监管机构尚未给该公司下达具体指示。
对于该报道,滴滴表示 “不评论匿名消息人士没有根据的臆测。” 市场监管总局未回应置评请求。